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
摘要混凝土工程在施工时,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通过对混凝土工程几种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十分必要1-2]。

1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1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发生塑性收缩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很低,不能抵抗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干燥收缩裂缝。

发生干燥收缩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收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过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构件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即产生干缩裂缝。

1.2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蜂窝往往出现在钢筋最密集处或混凝土难以捣实的部位。

1.3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麻面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出现局部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4露筋
露筋是拆模后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面的现象。

露筋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钢筋保护层太小,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严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联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1.5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孔洞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杂物,被卡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