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加强口语交际教学
摘要: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策略:⑴营造民主、宽松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⑵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⑶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情境;互动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化公民的‘必备’能力”,[1]它比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能力要求更高,因为它包含有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
作为培养国民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而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主阵地,作为师范学校的教师理应关注小学的口语交际课的开展情况,为在校的师范生——未来的小学教师今后从事口语教学摸索出一些途径。
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㈠营造民主、宽松的语言环境,培养小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是最好的老师。
口语交际课上,许多学生的嘴却很“紧”。
要真正的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现代教学论的真谛就是主张在教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口语交际课在这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㈡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活动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
丰富教材内容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凭借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更重要的是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出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一,立足课文,描述画面。
阅读教材中有许多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这些课文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
第二,凭借内容,复述课文。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复述要在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让他们把所读课文的内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复述出来。
第三,充分想象,续编故事。
有些课文的结尾虽尽而意犹未了,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充分想象。
如《狼和小羊》一文,结尾写到“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
”善良的孩子
们可不想小羊就这样让狼吃掉,对这样的课文结尾不满意。
于是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丰富的想象,给课文续编了种种结尾。
2. 创设学生生活情境。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生活的必备技能。
所以,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情境必须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或再现。
真境孕育真情,真情引发真言,从而产生自然而然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真实的交际活动。
根据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让学生直接面对,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生活,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以原汁原味、未加改造的生活为交际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的口语发展影响不可低估。
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利用合理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
如大胆、自如、礼貌地接受别人的提问及向别人提问。
㈢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锻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以往听话或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特征。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往来交换思想、交流经验、成果、情感,
或者买卖东西,寻求帮助,交涉事情等待人处世的活动,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
第一,互动互促。
这里所谓的互动互促,指的是口语交际课中师生、学生之间在口语交际中协同参与、彼此作用、相互促进,旨在使教师、学生都获得协调发展。
第二,互评互励。
口语交际课还应重视师生间的互评互励,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
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自主发展,并让学生获得鼓励,看到存在的问题与毛病,从而主动解决问题与克服缺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不必对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做丝毫无误的评价,而应鼓励学生自我调节,允许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使课堂上有更多的“我来补充”、“我有不同意见”等异议。
第三,开拓小组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只有开拓各种各样的口语交际空间,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内个体之间进行交际,让学生变换组合小组进行交际,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交际,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口语交际实践中去,尤其能满足学生之间交际的需要。
总而言之,如果能在口语交际课堂中灵活使用以上策略,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形成基础的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又能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抓好朗读、背诵、复述和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讨论交流训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锻炼口语表达,并提高思维能力与认识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得到迅速的提高,真正地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m]
[2]杨成章. 语文教育心理学[m]
[3]于永正,潘自由. 小学“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试验[m] [4]徐楚知.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协同教学探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