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1.下列叙述与生物学事实相符的是A.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组成B.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基因上的多种密码子决定C.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D.蓝藻细胞内含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组成,在一个基因中一种氨基酸只能对应一中密码子,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发生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过程都可以提供能量,蓝藻含有叶绿素a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选择D。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养料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D.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外形似蝌蚪,有利于精子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卵细胞体积大不利于与周围物质交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外形似蝌蚪,有利于精子运动。
故选择A。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原理。
3.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③肿瘤的治疗④花粉离体培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农作物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NA复制时,碱基配对容易发生出错,所以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间期,故①正确;②秋水仙素的作用之一是阻止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作用于前期,故②错误;③肿瘤的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阻止肿瘤细胞DNA的复制,可以达到抑制其增殖的效果,故③正确;④花药离体培养是减数分裂产生花粉后,获得单倍体的过程,与细胞的分裂间期无关,故④错误.故选A.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影响细胞分裂间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4.有人做如下实验,将一些水生植物浸在水族箱中,用太阳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太阳灯与水族箱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光照强度,并以植物在光下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氧气量)表示光合速率。
测得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此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A.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B.CO2浓度是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C.温度是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D.随光源与水族箱距离减小,光合速率先增加而后减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光补偿点(P):是指在此光强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正好=呼吸作用消耗的量,也就是: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净光合作用=0。
光饱和点:指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那一时刻的光强,也就是说此点之后,光合速率的曲线为一条稳定的平行与横轴的直线(没有特殊情况的条件下)。
故选择A。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5.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要求选“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所以必须选择体细胞发育成完整有机体的选项,所以选D。
B选项只是发育成血细胞,没有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所以不选B。
A 是种子长成植株是有性生殖。
C是花粉是生殖细胞,不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细胞全能性的理解。
6.下图1是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体的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链为RNA链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3可知黑色素的合成需要基因A、b、C,图2所示的基因型为Aabb,可能能合成黑色素,故A错误;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1链的(A+C)=b2链的(A+C),且b2链不含碱基T.b1链的(A+T+C)/b2链的(A+T+G)=0.3,说明b2链含有碱基T,则b1链为RNA,故B错误;C、由图3可知,合成物质乙需要A和b基因,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不能合成物质乙,故C错误;D、图2所示的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该生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细胞中都存在4个b基因,故D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以图为载体,考查转录、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控制性状、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7.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3)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5)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A.(1)(2)(5) B.(2)(4)(5) C.(1)(3)(4) D.(1)(2)(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看形态大小(就是颜色)因此1中明显出现上下相通的染色体,1有同源染色体,因此错。
染色单体是相对存在的,要看同一着丝点是否有多个染色体,1,4中都没有单体,数量为0个。
像2,4这样同一个着丝点有两个染色体就是有染色单体,数量都为8个。
4中无同源染色体,是姐妹染色体分开为件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3图为有丝分裂,2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动物的生殖器官内,通过有丝分裂对精原细胞增殖,然后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
故选D。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对同源染色体的辨认和应用。
8.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同种生物一群个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同种生物一群个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侧交的表现型比为1∶1,植物可以自交最简单,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但不知道数量。
故选C。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应用。
9.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 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和aabb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A.aaBb×Aabb或B.AaBb×Aabb或AaBb×aabbC.aaBb×AaBb或AaBb×AabbD.aaBb×aabb或Aabb×aabb【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推知,子代三种表现型的比例是1:1:2,从而可知,亲本的两对基因分别符合侧交,故选择A。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对分离定律的应用。
10.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所有细胞中都有,不对;B复制发生在间期,不对;C翻译在核糖体(细胞质),不对;DRNA上相同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1.下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B.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当第三个碱基改变是通常编码的氨基酸不变,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增添、缺失、倒位、易位,故选择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集基因突变的各种情况。
12.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B.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⑬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D.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⑪⑫⑬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计算出A为24%,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在动植物细胞中不能发生的过程有⑪⑫,分别是RNA复制和逆转录。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基因表达的过程,以及对中心法则的理解。
13.若用32P标记“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模板,原料不含放射性。
中期染色体为46条,在后期因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为92,而被标记的染色体不会增加。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半保留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
14.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红绿色盲B.21三体综合征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性腺发育不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红绿色盲基因太围观无法观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但细胞形态改变能观察,21三体综合征和性腺发育不良都是染色体异常可以观察,故选择A。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分。
15.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
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