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设计、评价
包而不管,“三违”现象严重。个别地区矿业秩序仍然
较乱,打非治违不力,偷采盗采、超层越界开采、不正 规开采问题仍很突出。
3.安全 监管力 量层层 衰弱
普遍存在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从事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工作的人员少,缺乏专业知识,监管的矿山多;由于工 作任务重、经费不足、业务培训不够等原因,使监管力 量更显薄弱,监管效率和质量与监管任务严重倒挂。
(二)非煤矿山及尾矿库现状
非煤矿山1606家 取证矿山1131家
地下矿山174家 露天矿山938家 其他矿山19家
基建、技改扩建210家
地下矿山103家 露天矿山107家
长期停产停工232家 地质勘探32家 采掘施工34家
在用137座
在建9座 已闭库34座 停用库52座
三等及以上8座
232家 尾矿库
非煤矿山设计、评价、检测检验等技术支撑单位数量较
少,质量不高,存在挂靠现象严重,市场混乱。部分安
4.技术 支撑力 量不强 全评价机构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道德,技术力量薄 弱,评价报告水平低、质量差。大多数矿山特别小矿山 企业没有专(兼)职的救援力量,素质不高,装备落后 ,救援能力不强。有些矿山企业的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 、可操作性,有的缺少专项预案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新《安全生产法》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
1.各级人民政府:
(1)各级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的规定(第8条); (2)各级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相关规定(第11条); (3)鼓励和指出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的规定(第15条); (4)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有功人员给予奖励的规定(第16、73条); (5)开展安全检查的规定(第59条); (6)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规定(第 77、82条); (7)组织事故抢救和事故调查,发布事故调查报告的规定(第82、83 条)。
4
次新安全生产法已经规定了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也要 追责。
提高了对事故查处惩罚的标准。修改前的安全生产法
5
的最高罚款是500万,新的安全生产法提到了2000万。而且 这次增加了一个内容,对发生事故企业的负责人有了处罚的 条款,是上一年工资收入的40%、60%、80%,如果对事故瞒 报、处理不力,可以罚款100%。不仅如此,还要追究党纪、 政纪处分,或者追究刑事责任,而且终身不能进入本行业再 担任领导职务。
针对性强、有用有力的过硬措施;有的对尾矿库安全重 视程度高,忽视了地下矿山和大量小型露天矿山安全风 险;有的企业不重视安全投入,不重视安全条件,不重 视隐患治理,不重视内部管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不到位甚至根本不落实。
金属非金属矿山90%为小型矿山,其中一些先天不足, 2.非煤 矿山发 展方式 仍然落 后,企 业安全 基础非 常薄弱 开采工艺、装备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一些安全基础 薄弱,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图纸管理 混乱;一些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低 ,培训工作也不到位;一些企业层层转包、以包代管、
(四)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对非煤矿山安全
生产工作重视不够,重发展、重速度、重生产、重效益 1.对非 煤矿山 安全生 产工作 缺乏足 够重视
、轻安全;一些地区过于强调非煤矿山没有瓦斯危害、 多年来重特大事故少等情况,存在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
;有的对工作满足于一般化和常规化,缺乏切实可行、
新《安全生产法》从加强预防、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加强隐患排查、完善监管、加大违法惩处力度等方面做了 修改,涉及修改的条款70多项,明确要求建立企业负责、 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 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突出了以下五个特点:
把安全生产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人为
1
本、安全发展”明确写入了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也写入了安全生产法,安 全生产摆位有了很大的提升。
★10.安全设施、设备,符合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按规定定期检测检验 (第33、34条); ★11.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落实操作岗位应急措施。(第37条); ★12.及时发现、治理和消除本单位安全事故隐患(第38条); ★13.积极采取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 障水平,确保所采用的工艺装备及相关劳动工具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第 26条); ★14.保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第28 条); ★15.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第25条); ★16.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第48条); ★17.按要求上报安全生产事故,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妥善处理对事故伤 亡人员依法赔偿等事故善后工作(第47条); ★1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责任。
非金属矿山
3225 2136 1829 1550 1255
另一方面,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稳步下降(见表2) 表2:2010年以来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情况
事故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年 1-9月 事故起数 50 44 43 30 17 13 其中:3人及以上 较大事故起数 2 1 5 1 0 1 死亡人数 60 54 63 32 18 18 其中:较大事 故死亡人数 7 7 17 3 0 4
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迁、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的步步推 进,这部曾经开创了时代的法律,日益显现出在制度设计上 的种种缺憾。修改前的《安全生产法》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 落脚点,弱化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而且带有计划经济体 制下的痕迹,是一部完全管制法制模式的法律,更加强调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而对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强调不够,政 府监管职责过大、企业违法成本过低,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违
很多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企业无视法律法规。去年我 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东方煤矿“8.19”事故,共造成27人死 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511.0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企业超层越界,进入大矿弃采的煤与瓦斯突出禁区非 法盗采,并在图纸、井筒、巷道、监控上做手脚,采取种 种手段蓄意隐瞒、逃避监管,加上管理混乱、违规操作, 最终酿成27名矿工遇难的重大事故。手段之恶劣、后果之 严重,与谋财害命无异。对这起事故的处理也是非常严厉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人,给予行政处罚1人、党纪政纪 处分20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企业的主体责任更加强化。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承担起
2
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有18项内容明确了企业负什么责,可 操作性非常强。一部法律能够对某一事项进行大篇幅的细化 ,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很少见的。
3
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监管进一步强化。基层政
府监管安全生产的责任规定的非常清晰。
强化隐患排查工作。过去只有出事故才做追究,这
▲新《安全生产法》明确了企业主要责任人的责任(第18条)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
产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
5.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6.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一方面,矿山数量逐年下降(见表1) 表1:2010年以来金属非金属矿山情况
矿山 矿山总数 地下矿山 露天矿山 金属矿山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3640 2537 2221 1932 1606 447 420 399 386 325 3193 2117 1822 1546 1281 415 401 392 382 351
(4)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和建立违法行为信息库的规定(第70、75 条);
(5)统计分析和公布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第86条)
《矿山安全法》是规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 是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的重要法 律依据。由于矿山监督管理体制和外部经济环境都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组织修订,明年可望 出台《矿山安全健康法》。
▲新《安全生产法》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1.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第21条)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第4条) ★3. 持续具备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第17条) ★4. 确保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需要(第20条); ★5. 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25条) ★6. 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或岗位存在的危险、伤害因素、防范措 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教育职工承担相应义务(第41条) ★7.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 教育从业人中按规定佩戴使用(第42条) ★8.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检测、监控(第43条) ★9. 预防和减少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第49条)
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指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行业、
领域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按照“三个必须”(管业务必 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关安全)的要求,主 要内容: (1)保障安全生产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的规定(第10条); (2)享有检查权、处理权和采取行政强制权的相关规定(第60~62、 64~67条);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执法要求规定(第81、84条);
主 要 内 容
1 我省非煤矿山现状及安全生产形势 2 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
3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
4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来自 第一部分我省非煤矿山现状及安全生产形势
(一)矿产资源情况
我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的 矿种有138种,现已开采的有煤、铜、铁、 金、铅、锌、石灰石、岩盐、石油、地热、 矿泉水、高岭土等70多个矿种。其中,煤炭、 铜、铁储量均具全国前列。
规生产行为等问题。
吉林德惠“6.3”火灾事故
不 断 给 我 们 敲 响 安 全 生 产 的 警 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