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洪水调查
附近 各村 普遍 传说
4
XX村东南角, 火神庙旧址
1917年
124.79
刘永成
洪水调查的测量工作
一、洪痕的水准测量
重要的洪水痕迹的高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的 采用五等水准测量。进行水准测量时,一般应由附近已 有的水准基点接测,并注明何种标高起算。
二、河道简易地形图测绘
河道简易地形图是反映调查河段内河床地形及洪水 泛滥情况的一张图,图上应绘有: ①洪水泛滥情况 ②测绘标志物 ③主要地形特征 ④重要地物
六、洪峰流量可靠程度的评定
洪峰流量的可靠程度,是指计算的洪峰流量的真实程 度,通常是从有关水力因素的考虑和推流方法是否合理 来综合评定。评定因素是随不同计算方法而已,洪峰流 量的可靠程度按“可靠”、“较可靠”、“供参考”三 级进行评定。
⒊访问调查 选定河段后,即可按调查内容细致、深入、全面地进 行访问。访问方式一般为个别访问和开座谈会。访问调 查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宣传调查目的的意义,消除群 众疑虑,让群众自然地反映历史洪水情况,不要诱导指 点。访问情况要用群众原话或原意如实记录。 ⒋现场核实 对调查访问的资料,应在现场进行初步整理和综合分 析,发现问题应在现场弄清,确认的洪痕应作出标记。
二、洪痕可靠程度的评定
洪水痕迹经调查测量后,应对其可靠性作出评价,以 便应用时作为参考。评定的标准有“可靠”、“较可 靠”、“供参考”三个级别。详情请见下表。
洪水痕迹可靠程度评定表
项 目
可靠
等 级 较可靠 供参考
指认人印象 和旁证
亲眼所见,印象深刻, 所述情况逼真,旁证确 凿
亲眼所见,印象比较深 听传说,或印象不深, 刻,所述情况比较逼真,所述情况不够清楚具体, 旁证材料较少 缺乏旁证
调查资料的整理
一、洪峰流量推算,按下列规定进行:
①调查河段附近有基本站,区间无较大支流加入,而 又有条件将调查洪痕移置到基本站断面时,可用水位流 量关系曲线高水延长推算。 ②调查河段顺直、洪痕点较多、河床稳定时,可用比 降—面积法推算。 ③调查河段较长,洪痕点分散,沿程河底坡降和横断 面有变化,水面线较曲折,可用水面曲线法推算。 ④调查河段下游有急滩、卡口、堰闸等良好控制断面 时,可用相应的水力学公式推算。 ⑤当特大洪水的洪痕可靠,估算要求较高时,可设立 临时测流断面测流,或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推算。
五、摄影
洪水调查河段的摄影工作包括: ①明显的洪水痕迹或其记载 ②河槽及滩地的覆盖情况 ③河道形势及地形 拍摄洪水痕迹时,照相机视线应垂直于痕迹,平行于 地面,并尽可能显示附近地物地貌。为使拍摄碑文、壁 字字迹清楚,可先涂以白粉或黑墨。拍摄水印,可用手 指点位置。拍摄河床覆盖情况,相机视线应与横断面垂 直。为表示树木高矮、沙石大小,可用人体或测尺作为 陪衬。对河道形状、水流流势,须登高拍摄,以求全貌。 应记录所拍对象、地点、方向,并附简要说明。
二、现场调查
⒈情况调查 到达调查地区后,应依靠当地各级领导,汇报洪水调 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取得协助,到有关部门搜集资料, 了解河道变迁情况,洪水淹没范围,村屯分布、沿河城 镇及古建筑物、老住户及住址等情况。 ⒉河道踏勘 根据当地了解的情况,对原拟调查河段进行实地踏勘。 踏勘时,主要了解河段控制条件及居民点分布、河床稳 定性、断面特征、主槽及河滩组成情况,有无支流、分 流、急滩、卡口、跌水等存在。其目的在于了解河道水 流特性,以便选择适宜的调查河段。
⑷沿河水准点位置及高程,必要时需搜集地形测 量时已设置的图根点位置及高程记载表。 ⑸与调查洪水有关的历史文献、文物、考证资料 等。 ⒉准备仪器、工具及用品 主要有水准仪、全站仪、照相机、水准尺、测杆、 皮尺及有关表薄等,必要时还应携带救生设备。 ⒊初步确定调查范围 并据此选择交通路线,编制工作计划。
洪水调查
洪水调查的目的
洪水调查就是补充观测资料系列不足而进行的工 作,其所得成果,可作为设计洪水的补充资料或 延长实测系列的重要依据。此外调查资料有助于 研究洪水的地区分布规律,印证无资料地区洪水 的地理综合成果,以弥补定位观测的不足。考证 小面积暴雨的稀遇程度(重现期)。
调查内容
①选择适当的调查河段,查明洪痕,测出洪痕高程。 ②查明洪水起涨时间、峰现时间、落平时间及其总历 时。 ③查明河道变迁情况及洪痕断面冲淤变化的幅度。 ④查明调查河段内河床组成及糙率情况。 ⑤收集当地有关历史文献、古迹及碑文、民谣等。 ⑥考察洪水的相对大小及其在历史洪水中所处的序位。 ⑦查明相应暴雨的雨情、天气系统及成因、流域自然 情况及水利、水保等措施,对于非暴雨造成的洪水,应 查明其特殊成因。 ⑧进行调查河段内纵断面及简易地形测量和摄影。
Q VA 1 n
1 式中,K——输水率(m3/s),取值为: AR n
2 3
2
1 3
AR
I
2
KI
1 2
②能面比降法(稳定非均匀流) 若调查洪水处于非匀直河段,则断面形状、底坡、 糙率沿程发生变化,此时需考虑加入流速水头的计算 ⑴扩散条件下的流量计算
V 1 2 V 22 h 1 2g 2g L
在测量横断面时,应在记载簿中记载断面各部分的河 床质的组成及粒径;河滩上植物生长情况;各种阻水建 筑物的情况及有无串沟等情况,借以确定河槽及河滩糙 率。
四、河道纵断面测量
纵断面测量可顺主流布置测点,测点间距视河道的 纵坡变化急剧程度而定。底坡转折处必须有测点,有急 滩、瀑布及水工建筑物的上下游应增加测点,在测河道 纵坡的同时施测水面线,当两岸水位不等时,应同时测 定两岸水位。如施测持续数日,水位有显著变动的,应 设立临时水尺,读记各日水位,将各日所测水面线加以 改正。
1
XX水文站浮标 上端面附近
1917年 7月24日
125.88
李庚寅 67岁 住XX村
“民国六年洪水与天成滩渠 道堤顶平,那时我的房子盖 在河边,那年涨水后才迁走。 我地里曾上水,我在地里捞 白瓜。那年连阴雨40余天。”
较可靠
2
XX村东南井台 边(公路桥上 游53米)
1917年 7月24日
126.15
指认的洪痕应注意弄清位置有否变动,有否把波浪 冲击高度说成最高水位,洪水题刻记载的内容与洪 峰水位的标志是否一致等。都需祥加考证分析后再 确定洪痕高程。 无论经过指认或辨认的洪痕,一经确认其位置后 以红漆作好标志,以便测量。洪痕按年代的先后从 上游向下游按顺序统一编号,编号由两组数字组成, 前一组表示年份,后一组表示洪痕号数。详情请见 下图。
洪痕调查和评定
洪水痕迹调查是确定最高洪水位,绘制洪水水面线和 计算洪峰流量的直接依据,对计算成果影响很大,调查 工作应慎重进行。
一、洪痕调查
洪痕应由群众之人和亲自行进辨认,对每一洪痕点 的可靠程度(精度)要做出判断,有具体标志物的洪痕, 可靠程度较高,反之则低。 较可靠的洪痕一般分布于老屋、碑石、桥梁、岩壁 等老建筑物上。有的以台阶、门坎、炕沿、房梁等来指 认洪痕,可靠程度也较高。
侯润章 71岁 XX村 开茶馆
“民国六年六月某日晨,河 里的水开始上涨。到吃早饭 时就猛涨,一直涨到我的茶 馆屋里。水不深,刚刚漫进 来。待了半天,水就往下落, 落了3天光景。”
较可靠
3
XX村东南角, 火神庙旧址
1853年
127.06
刘永成 76岁 阎其昌 76岁
“咸丰三年涨了大水,听老 年人说河水将火神庙里的火 神像的胡子都漂起来了。该 庙在日寇来后才拆毁。像高 5尺左右,座台高约4尺。”
三、河道横断面测量
河道横断面的测量,按大断面测量的有关要求进行。 ①所取断面数目应能表达出断面面积及其形状沿河长 的变化特性。平直整齐的河段可以少取,曲折或不均匀 的河段应该多取,在洪水水面坡度转折的地方也要取一 断面。断面间距一般为100~500m。 ②断面应愈近洪水痕迹愈好。 ③断面应垂直于洪水时期的平均流向。
⑨计算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及重现期。
洪水调查的分类
一、按调查时间划分 ①历史洪水调查 调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特大洪水 ②当年洪水调查 查明站网上漏测的洪水;虽未漏测但系实测的特大值, 其重现期有待深入调查;在大水年份出现时,无资料地区 的洪水。 二、按调查范围划分 ①普遍调查 对未进行过历史洪水调查的河段包括水文测验河段, 可根据需要进行历史洪水的普查与考证。 ②专门调查 在指定地点(如某一河段)调查某一年份的洪水,或 对已调查的洪水成果进行复查。
进行某一地区(河段)洪水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 任务、目的和要求,明确有关规定及调查方法,了解已 有资料情况及地区条件,然后做好准备工作: ⒈搜集资料 根据调查任务,主要搜集下列资料。 ⑴调查河段及附近测站历年洪水资料,如洪水位、洪 峰流量、比降、糙率、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等。 ⑵调查河段及邻近地区已有的洪水观测及相应暴雨资 料、历史洪水研究资料、调查报告、分析成果。 ⑶调查河段的地形图、河道纵横)
标志物固定,洪痕位置 标志物变化不大,洪痕 标志物已有较大的变化, 具体或有明显的洪痕 位置较具体 洪痕位置模糊 小于0.2
0.2~0.5
0.5~1.0
洪水痕迹调查表
洪痕编号 所 在 村 镇 及 洪水发生 地点 时间 洪痕高 程 (米) 说明人 姓名、 年龄、住址 洪水发生 情况 资 料 可 靠 程 度
五、调查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①洪痕水位的代表性和洪痕水面线分析,检查洪痕突 出偏高和偏低产生的原因。 ②与邻近地区水系上下游、干支流的洪峰流量,洪水 总量进行对照,是否相应。 ③编制同次暴雨洪峰模系数分布图,对照暴雨分布, 检查上下游和区间洪峰模系数的合理性。 ④建立同频率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关系进行分析。 ⑤建立流域产汇流模型或上下游洪水相关关系,检查 成果的合理性。
二、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推算洪峰流量
当洪水痕迹位于水文站断面附近,则可利用该水 文站实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加以延长求得洪水的洪 峰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