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调查方法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2.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点”来概括 “面”的情况。优点:省、快、 准。目前应用最普遍、最广泛 的一种调查方法。 普查结果不准的实例。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2.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选取“典型”,进行“解 剖麻雀”,以“个别”推知“全局”。 优点:省时省力,反映情况快。 毛泽东论“典型”:调查的典型可以 分为三种:一是先进的,二是中间的, 三是落后的。如果能依据这种分类,每 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
三、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2.本次调查是否必须做
1)本次调查能否提供所需的信息 2)调查是否是获得本研究所需资 料的最好方法 3)这次调查能否与其它调查结合
三、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3.对要研究的问题已经了解些什么 课题设计前,应该仔细收集、阅读 与课题有关的报告及论文。有时, 可能会发现研究者所要了解的问题 已经有了结论,再作调查已经没有 必要。只有熟悉、了解有关情况, 才有可能取得达到调查目的。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3.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
探索性调查是采用“走马观花”的方 式,对问题进行初步考察。一种是作为 大型调查的先导研究;另一种是短期、 走访式调查研究,目的是增加感性认识, 了解具体情况,发现和提出一些新问题。 如领导到基层视察检查工作。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3.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
三、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什么是本次调查的目的
目的不同,调查对象、调 查方法与调查内容不同。
三、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2.本次调查是否必须做
调查是一种“兴师动众” 的研究, 是否“必须作调查”,是研究者必 须考虑的问题。近年 “全国性抽样 调查”几乎遍及各个行业,耗资巨 大,调查人群动辄数十万,甚至上 百万。究竟这些调查解决了多少问 题,的确值得思考。
八、做好调查的几个要点
2.调查阶段 1)被调查单位、个人的配合与支持; 2)熟悉调查单位、个人的基本环境; 3)适当、有效的调查方式和方法; 4)准确作好调查记录。
八、做好调查的几个要点
3.研究阶段 1)核对、检查、分组; 2)图、表、指标描述; 3)预分析(探索性分析); 4)统计分析; 5)理论综合研究。
四、调查中的几个概念
2.调查总体与目标总体 目标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总 体。实际抽样时,因各种原因,目 标总体中常有一些个体没有机会被 抽取为样本,如花名册不全,及生 病入院、出国未归人员。后者称之 调查总体,其范围较目标总体小。
四、调查中的几个概念
2.调查总体与目标总体
样本――调查总体(框架总体中除外 住院、出国、住监狱、军队服役等人 员)――框架总体(2004年底,全国 除外台湾、西藏外的15-49岁妇女) ――目标总体(2004年底的全国1549岁妇女)(推论总体)
三、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6.向谁做调查 如:0-14岁儿童调查,目标总体是 儿童,但调查对象往往是他们的父 母。妇女生育意愿调查,应答者必 须是妇女本人,不能由丈夫或婆婆 代替回答,否则就是丈夫或婆婆的 意愿了。
四、调查中的几个概念
1.抽样单位与抽样框
抽样单位是指抽样时抽取的最小单位。 许多抽样直接抽到人,而有的抽样是按 户或居民小组、村民小组抽取,故抽样 单位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小组等。 抽样框架指抽样所需各种资料,如抽样 单位名册、地图、基本抽样程序等。
四、调查中的几个概念
3.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例如,抽样误差与测 量误差;系统误差:启发诱导性 误差。调查设计中抽样误差往往 被关注较多,系统误差被忽略。
四、调查中的几个概念
4.变异与样本量
有肝炎病毒进入体内,由于体质、情 绪、接受肝炎病毒的量、卫生习惯等 因素不同,导致有人患肝炎,有人不 患肝炎。肝炎病毒进入体内是患病毒 性肝炎的主要因素。统计学将这种主 要因素相同,而次要因素在多少、大 小的组合上不同,所造成的个体间的 差异称为变异。
1.应用性调查与理论性调查 ●理论性调查研究不同于纯理论 研究,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来 发展和完善理论。属于经验性—理 论研究,通过调查、实证方法揭示 一般规律性知识。应用与理论性调 查研究没有严格界限,只是侧重点 不同,并相互补充。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2.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 普查主要目的:了解基本情况、 把握总体全貌,为制定重大政策和计 划提供依据。普查的目标单一、调查 项目较少、缺乏深度、所需人力、财 力多。如 1982 年人口普查,时间 6 年 ,人员500多万,直接费用3亿。
一、调查研究分类
按调查范围
按调查时间
调查分类
按调查性质
按分析方法
按调查方式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与理论性调查 ● 应用性调查是侧重解答实际工作
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调查了解不断出 现的新现象,对这些现象作出科学的 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 政策性建议。如政策评估性调查。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现场调查方法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毛宗福
一、调查研究分类
与日常观察和考察不同,现场调查是在 一定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 地了解社会现象,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 科学解释。 二特点:必须依据科学方法和程序;必 须以经验事实和逻辑法则为依据。 三准则:从现实出发,解决社会实际问 题;事实求实的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调查中的几个概念
4.变异与调查样本 因为有变异,调查中仅观察少数几 个样本是不行的。例如,不能仅观 察20个初生婴儿的性别,就下结论 说“婴儿出生性别比失调”。发现 一个55岁还生孩子的妇女,就得出 “妇女到50岁以后还有生育力,节 育措施的推行应到55岁”的结论。
五、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介绍调查目的 调查语言 问卷题目逻辑 项目的统计口径 项目设置不要有歧义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4.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 ●统计调查也称问卷抽样调查,是
一种结构化(或标准化)的调查方 法。特点:调查大量数据资料、通 过统计分析揭示现象规律,结论具 有较高可靠性。局限:收集资料深 度不够,缺乏切身体验的了解。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4.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是深入现场,利用观察、 访问、座谈等方法收集信息,以对调 查对象作深入的解剖分析。实地调查 需要经验洞察、主观理解能力,调查 与研究阶段紧密结合,边调查、边研 究、边修正,其成败不取决于事先的 周密设计,取决于调查的成效。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4.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访谈与观察(蹲点) 统计调查:(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随机抽样;(3)分层随机 抽样;(4)整群随机抽样;(5)偶 遇抽样;(6)主观抽样;(7)定额 抽样(8)滚雪球抽样。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4.统计调查与实地调查
著名民意测验家,乔治.盖洛 普,1936,1940,1944年大 选预测成功,1948失败,结 果民主党杜鲁门当选。原因: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描述性调查研究解答“是什么” 的问题。只有对现象的状况、特点 和发展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才 能说明现象间的因果联系。 描述性研究还能够发现一些新现 象和新问题。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3.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
●解释性调查是回答“为什么”的问 题,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作用机制。 在了解现象的主要特征基础上,从研 究假设出发,通过调查来系统地检验 假设。因此,解释性调查研究要比描 述性研究复杂。
五、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调查员培训 概况介绍 问卷学习 角色扮演 现场实习
六、调查误差的主要来源
1.被调查者 礼貌偏误 迎合偏误 社会期望偏误(满足个人威望) 记忆偏误或提供的材料不实 故意撒谎
六、调查误差的主要来源
2. 调查者 工作失误(抄录、计算错误, 漏或重复调查) 业务不熟悉(项目口径有误, 调查语言不当) 有意做假
三、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4.本次调查要测量什么
例如,宫内节育器的停用原因有: 怀孕、因症停用、医学原因停用、 个人原因、脱落等。如果目的是描 述停用现状,则上述均计入停用, 如果目的是评价使用效果,则个人 原因及医学原因则不应计入停用。
三、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5.什么是这次研究的目标总体
例如,武汉地区儿童智力低下的 患病水平及其流行规律研究。 武汉地区? 智力低下? 儿童?
八、做好调查的几个要点
4.总结阶段 1)撰写调查报告; 2)成果应用; 3)总结优缺点; 4)研究的成果评估,发现新问题。
对象纳入标准 对象排除标准
研究总体 调查总体
测量指标 测量方法
调查设计
抽样框 抽样法 样本量
专业设计 组织设计 统计设计
数据管理 数据分析
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评估方法
六、调查误差的主要来源
3.设计与技术方面 问卷设计 调查组织 抽样技术 无应答 资料处理
七、调查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课题,提出研究假设; (2)设计调查方案; (3)调查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报告。
八、做好调查的几个要点
1.准备阶段 明确任务;文献复习,探索性研究; 确定研究的理论基础,澄清基本概念; 明确研究指标,调查范围、对象;确 定调查类型和方式、方法;将调查指 标具体化、操作化; 制定调查方案和 提纲、印制调查表格,培训调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