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设计

2、完成课时作业








教师总结
化学方程的表示意义有三个方面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粒子个数比)
出示自学指导三
阅读课本112页据碳在氧气燃烧的方程式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除了同学们所总结的知识点外还有其他的意义
出示自学指导二
阅读课本112页据碳在氧气燃烧的方程式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有哪些
学生齐读目标教师指出指出重难点
小组内讨论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
教学
重点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会从两个方面读化学方程式
反思
审阅签字:年月日
出示目标
1.通过对具体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会从两个方面读化学方程式
2.初步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出示自学指导一
1.学生继续练习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2.阅读课本交流共享
下列哪些信息是化学方程提供的?你还能从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得哪些更多的信息
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的氧气生成44份的二氧化碳
每1个碳原子于一个氧分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写出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其表示的意义及读法
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错误
课本例子从三个方面说出
碳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的表示意义
口答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1)表示的意义
2)读法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
教学
难点
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环节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次备课




化学方程式可以告诉我们那些信息那?今天我们来学习。
听课、思考




默写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通电分解水
4、碳在空气中燃烧
组内交换检查,小组竞赛得分。
环节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次备课




1、同步训练9—13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设计---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课题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容
教法学法
二次备课




1.通过对具体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会从两个方面读化学方程式
2.初步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