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段路堤实施技术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二〇一五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试验段地形地质状况 (2)四、施工前期准备 (2)五、试验路段施工包括的内容 (3)六、试验目的 (3)七、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4)八、试验路段路堤填筑质量保证措施 (7)九、安全保证措施 (7)十、环境保证措施 (8)十一、质量保证体系 (9)十二、安全保证体系 (10)路基填筑试验段方案一、编制依据1、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绥庆互通至赵场互通段设计说明书;2、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绥庆互通至赵场互通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5、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及本公司的人员、机械设备和工艺成熟情况;6、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佛现山隧道三分部承包合同文件。
二、工程概况1、佛现山隧道三分部起点桩号K10+900,与第二分部桩号K11+133相接为终点。
路线自东向西布线,至香樟岩设大桥(香樟岩大桥),为规划道路预留下穿空间,之后路线转向西北方向延伸,至黄泥塘设大桥(黄泥塘大桥)跨越山谷,路线继续向西北方向延伸,至栗木冲设排水涵,后路线向西延伸,直至终点。
本标段终点位于王关村右侧,终点桩号K10+387.712,与贵龙大道后段相接,全长4.263712公里(以右幅计)。
2、本标段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大桥2座(香樟岩大桥、黄泥塘大桥);涵洞7道(6道钢筋砼盖板涵通道+1道圆管涵,用于车辆、行人通行及排水);路基挖方168.818万立方米,填方92.106万立方米以及沿线附属及防护工程。
3、起点水桥至小高寨段地形困难,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度32m的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小高寨至终点段为利于道路两侧土地开发,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度38m的城市快速路标准。
4、本项目主线整体式路基宽度32m、38m,分幅路基16m。
道面布置如下:⑴32m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布置从左到右为:3米(人行道)+0.5米(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1×3.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2.0米(中央分隔带)+0.5米(路缘带)+1×3.5米(行车道)+2×3.7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3米(人行道)。
⑵38m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布置从左到右为:3米(人行道)+2米(绿化带)+0.5米(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1×3.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4.0米(中央分隔带)+0.5米(路缘带)+1×3.5米(行车道)+2×3.7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2米(绿化带)+3米(人行道)。
⑶16m分幅式路基横断面布置从左到右为:3米(人行道)+0.5米(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1×3.5米(行车道)+0.5米(硬路肩路缘带)+0.5米(保护性路肩);0.5米(保护性路肩)+0.5米(硬路肩路缘带)+1×3.5米(行车道)+2×3.7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3米(人行道)。
三、试验段地形地质状况按照规范要求本标段试验路段选择具有代表性路基:香樟岩大桥至车行涵洞(K7+300)之间的路基上,具体桩号为K7+110~K7+210,长度为100m。
地质情况为上覆粉质粘土、堆积块石、碎石土、粉质粘土,下伏基岩。
路基为填方区,最高填方高度为18.9m,填方材料主要从本合同段起点的挖方区调运,填筑材料为石料填筑。
四、施工前期准备1、填料要求:要求所填石料强度(饱水试件极限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15MPa,风化程度应符合规定,最大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大于层厚的2/3。
路床底面以下400mm 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2、人员到位情况:为完成本工程配置的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等均已到位。
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表3、时间安排:本次填石路基试验路段自2013年11月01日开始,11月30日完工,历时30天。
选取该路段清表后地面以上3层作为填石试验。
4、用于本试验路段的机械设备进场情况见下表试验段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5、本合同段的试验工作均采用外委送检,并须有监理现场见证取样并送往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6、熟悉图纸、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线路控制桩点,此工作已完成。
7、选定取石场,计划将本合同段起点挖方段作为试验段路基填料取石场。
8、施工试验路段两侧临时排水沟挖好,可保证施工场地内不积水。
9、修筑临时施工便道,确保运输设备通畅。
五、试验路段施工应包括的内容1、填料试验、检测报告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
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5、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6、原始记录、过程记录7、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六、试验路段目的1、确定基床及以下部分路堤大面积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有关工艺参数。
确定地区人员、机械的工作效率和适应情况。
考核评价开挖、摊铺和碾压等关键设备配置的合理性。
为大面积施工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质量控制。
2、优化组合人员及机械设备的配置,找出最佳组合方式,最佳施工方案,充分发挥人员和机械的效率。
本试验段计划采用机械:20T压路机+挖掘机+推土机。
3、根据路基质量要求,确定机械组合作用下的填石松铺厚度、碾压速度、碾压方式、碾压遍数。
4、熟悉施工运作程序和各种检测手段,使以后工程施工在有序、有效的组织和监督下优质高效进行七、试验段施工方案㈠施工顺序清表→整平填筑面并压实、布控制点、画方格测控制点高程→运料→布料→摊铺→大粒径料破碎→人工补充细料局部找平→静压→恢复控制点测量高程→振动碾压→恢复控制点测量高程→检测压实度和计算沉降量并记录有关数据→质量检查→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整→满足规范后记录各项技术指标→形成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㈡测量放样1、按照复测的原地面标高,根据设计图纸上横断面的桩号间距进行放样,定出填筑边桩,并在每个断面的边桩上画出0.3米的填石标志,然后挂线控制断面之间的填石厚度,最后洒白灰作为填石边线。
2、填石边线比设计宽出0.5米,以确保路堤边缘的压实。
㈢路基清表对试验段放样,以确立路基填筑坡脚线,组织人员、设备对试验段进行清表。
清表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及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清表厚度为20cm,原地面树根、草根及腐植土应全部清除干净。
在试验段内根据具体情况每隔一定距离(50m)开挖横向排水沟,沟深5Ocm,将路基水引入纵向排水沟,排到路基外。
清表土集中运至指定地点存放,耕植土用于路基竣工后中央分隔带及边坡种植土用。
对于机械作业不彻底的地方(包括树、草根及腐植土)或清除表土后含水量仍较大的局部地方人工配合挖掘机挖除,并保证压实度达到90%。
㈣路基填筑填前碾压达到设计要求后,用全站仪重新进行放样,恢复中边桩,按要求每侧超宽5Ocm。
填筑前在处理好的基底上用石灰在填筑范围内打格划线,线格宽度计算时考虑每车的装车方量和规范要求的松铺厚度,保证一格一车石料,我标段石方运输设备为30T自卸汽车,每车装载量为25m3,路基石方采用全幅施工,考虑石方松铺厚度50cm,每格尺寸为5m×5m,用石灰线半幅连接,保证格内石方推土机松开后能够互相连续且厚度均匀(50cm 左右)。
㈤压实压实前检查松铺厚度,并测定标高(每个横断面5点),作为计算松铺系数的依据。
填石路堤的施工质量由施工工艺管理配合质量检测进行控制。
施工中详细记录每层填石料的压实层厚、遍数、粒径以及振动碾压参数,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查证。
压实沉降差及层厚检测:在压实后的路堤表面,用油漆或其醒目标识标注测点,用水准仪测量测点高程,然后用激振力≥20t的重型振动压路机作碾压检测(碾压参数:车速2.0~4.0km/h,强振档,碾压遍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检测碾压后各测点高程,其碾压前后无明显轮迹。
布点方法:为方便压实,减少压路机工作距离,一般在压实表面沿路堤纵向并排布点,点位间距为20-40m左右,横向间距视现场情况而定,布点避免位于突出大石上和压路机不能压到的地方。
路堤压实后,表面高差应小于层厚的10%,同时,压实后的堤石料表面无明显大粒径填料的突出点。
碾压后的填石路堤表面无明显空洞、孔隙。
大粒径填石无松动现象,达到铁锹挖动困难,用撬棍方能使之松动的状态。
路堤实测项目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要求。
㈥技术要求1、根据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路堤填筑采用石料进行。
2、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应清除;当所含石料强度小于15MPa时,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超过的应打碎,并应均匀分布。
3、路基每层填筑都应打出方格来控制上料,以上料的数量来严格控制松铺厚度。
为确保路基断面尺寸及路基压实度,填石宽度每侧应大于设计填筑宽度30~50cm。
4、在摊铺过程中,应使填石料嵌锁紧密,严禁大粒径填料重叠堆放,同时,严禁超粒径填料上路。
在摆放过程中,大块石尽量贴近层底并大面向下,在同一位置大粒径块石不得重叠堆放。
5、路基填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6、中硬、硬质石料的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石质路堤边坡处理。
7、路基成形后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石方路基实测项目八、试验段路基填筑质量保证措施1、路基试验段的施工,严格按照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做好各种施工记录,以此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
施工过程中严格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加强自检、抽检的质量检测措施,当下层路基填筑碾压合格后方能进入上层施工。
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监控系统。
2、技术保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见附件),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试验段的技术指导工作,工程部和试验室具体操作实行技术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做好施工前周密的工作,如工程原材料检测,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施工方法、检测方法的研究,工程施工具体人员的管理等。
3、把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图纸的理解,渗透于施工的各道工序之间,加强对每道工序的检测。
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技术交底。
做到每道工序有标准,有验收,有结论,确保试验段路基填筑一次成功。
九、安全保证措施根据该段路基施工的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防机械伤害事故、防交通事故.我部将采取如下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㈠、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安全保证体系(见附件)㈡、工地现场的安全文明1、施工现场悬挂施工标志、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