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法考《经济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设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必须采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形式B、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后的1个月内,应当到登记机关所在地的县级以七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备案C、国家采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居民住宅D、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3节>房地产开发制度【答案】:A【解析】:《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8条规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
第29条规定,国家采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居民住宅。
第30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
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3)有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注册资本;(4)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市场监2.甲制药厂在组织参观乙制药厂实验室时,甲厂一名技术人员暗中提取了实验室中的一种溶液样品。
回到甲厂后,该技术人员与他人一起分析了溶液的成分,得出了乙厂新开发的一种药品的配方,甲厂迅速根据此配方推出了一种新药。
乙厂在市场上见到这种新药十分震惊,经调查查清了其中原委,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厂赔偿损失,并停止生产这种药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甲厂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提取溶液样品的技术人员并不能代表甲厂B、甲厂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只能停止生产这种药品,而不能赔偿损失C、人民法院无权管辖此案D、乙厂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不正当竞争行为【答案】:D【解析】:配方当属于商业秘密,甲厂技术人员采用不正当手段窃取乙厂的商业秘密,且甲厂明知该种情形。
故该情形属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3.根据现行银行贷款制度,关于商业银行贷款,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年卷一29题,单选)A、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订立贷款合同,可采取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B、借款合同到期未偿还,经展期后到期仍未偿还的贷款,为呆账贷款C、政府部门强令商业银行向市政建设项目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有权拒绝D、商业银行对关系人提出的贷款申请,无论是信用贷款还是担保贷款,均应予拒绝>>>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商业银行的业务规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商业银行贷款制度。
A项:《商业银行法》第37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
合同应当约定贷款种类、借款用途、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据此,A项错误。
B项:《商业银行法》对呆账贷款的概念以及如何认定并无规定。
我国目前按照国际标准,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以前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是“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期限4.甲厂生产的制冷设备具有市场上普通制冷设备不具有的优良性能,主要是因为甲厂的制冷设备使用了一项技术,为了不让其他厂商发现,甲厂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
但甲厂的制冷设备上市不久,乙厂也很快制出了含有该项技术的制冷设备。
甲厂认为乙厂构成不正当竞争,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乙厂则举证证明自己是通过购买甲厂的制冷设备,通过拆卸、测绘、分析而得知该项技术。
经法院调查情况属实。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厂使用的手段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向假冒”B、乙厂的行为属于正当竞争C、乙厂的做法侵犯了甲厂的商业秘密D、乙厂的做法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不正当竞争行为【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通过自行开发研制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获得的商业秘密,不认定为《反不正当元争法》第1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前款所称“反向工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而获得该产品的有关技术信息。
当事人以不正当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业秘密之后,又以反向工程为由主张获取行为合法的,不予支持。
故C选项说法错误。
5.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哪一选项未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义务?A、商场的出租柜台更换了承租商户,新商户进场后,未更换原商户设置的名称标牌B、顾客以所购商品的价格高于同城其他商店的同类商品的售价为由要求退货,商家予以拒绝C、商场销售服装没有明码标价D、顾客购买两条毛巾索要发票,经营者以“小额商品,不开发票”为由加以拒绝>>>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答案】:B【解析】: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故A选项中新商户的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不当选。
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第1款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因此顾客无权以所购商品的价格高于同城其他商店的同类商品的售价为由要求退货,商家予以拒绝未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故B选项当选。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故C选项中商场的行为违反《消费者6.某企业通过土地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当签订书面土地出让合同B、企业不按照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企业承担违约赔偿责任C、企业超过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出让金20%以上的土地闲置费D、企业超过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国有土地使用权【答案】:C考查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取得的基本规则。
法律依据为《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5条、第16条、第26条。
C选项中应当是相当于土地出让金20%以下而非以上的土地闲置费。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对象是下列哪项?( )A、消费者为生产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发生的法律关系B、各商家为经营需要而发生的购销关系C、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发生的法律关系D、消费者为营利而进行的购销活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答案】:C【解析】:考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据此可知,C项是正确的。
8.2018年3月,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举报。
甲装修公司为争取到更多的装修业务,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个人联系电话及住房认购面积等个人信息300余条,并向这些消费者个人拨打广告电话、发送广告短信,对本企业装修业务进行推销,令这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堪其扰。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话和广告短信推销属于现代社会正常的商业行为B、如果打电话给购房人,购房人明确表示不需要该公司的装修服务,该公司仍然持续打电话和发短信推销才构成违法C、该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进行处罚D、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甲公司处以50万以上的罚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答案】:C【解析】:甲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的规定,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9.某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出让获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进行商品房的建设,但由于资金短缺,公司决策层准备采取预售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如果向律师咨询,律师向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的下列哪一建议是正确的?A、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想进行商品房预售要向有关管理部门缴纳一定的保证金B、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这是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法定生效要件,未经登记备案不受法律保护C、该房地产公司可暂时将经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用于投资另一块相邻开发的土地D、该商品房的预售需要向该市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这是商品房预售的必备条件之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3节>房地产交易制度【答案】:D【解析】:①《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并无关于商品房预售须缴纳保证金的规定。
故A选项错误,不当选。
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