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则题
1.程序查询I/O的流程总是按( )次序完成一个字符的传输。
A.读状态端口,写数据端口,读控制端口
B.写数据端口,读状态端口,写控制端口
C.读状态端口,读/写数据端口
D.随I/O接口具体要求而定.
2.CPU对DMA控制器提出的总线请求响应要比中断请求响应快,其原因是 ( )。
A.只需完成访问内存操作
B.只需释放总线控制权
C.无须保留断点现场
D.有硬件控制器
3.在IBM PC机中,I/O端口编址方式为()。
A.独立编址
B.统一编址
C.固定地址
D.不一定
4.采用程序控制(即查询)方式访问输出端口,则在该端口的电路设计中()。
A.必须有数据口、状态口和控制口
B.状态口和数据口地址不能相同
C.状态口和数据口地址可以相同
D.不需要参与端口选中
5.I/O接口电路和CPU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为( ) 。
A.并行
B.串行
C.并行或串行
D.位传送
6.在各种输入/输出传输控制方式中,硬件电路最简单的是( ) 。
A.无条件
B.程序查询
C.中断
D.DMA
7.在DMA操作中,DMAC和外设间有一对联络信号线DREQ和DACK,DMAC和CPU 间有一对联络信号线HOLD和HLDA,这四个联络信号出现有效电平的次序是( ) 。
A.DREQ→DACK→HOLD→HLDA
B.DREQ→HOLD→HLDA→DACK
C.HOLD→HLDA→DREQ→DACK
D.HOLD→DREQ→DACK→HLDA
8.在DMA传送方式中,传输效率最高的方式是( ) 。
A.单字节传送方式B.成组传送方式
C.请求传送方式D.级联方式
9.口的基本功能是()。
A.输入缓冲
B.输出锁存
C.输入缓冲,输出锁存
D.编址使用
10.所谓“端口”是指一些可以由CPU读或写的( ) 。
A.RAM
B.ROM
C.寄存器
D.缓冲器
11.CPU与I/O设备间传送的信号有( ) 。
A.控制信息
B.状态信息
C.数据信息
D.以上三种都有
12.CPU响应中断请求和响应DMA请求的本质区别是( )。
A.程序控制
B.需要CPU干预
C.响应中断时CPU仍控制总线而响应DMA时,让出总线
D.速度快
13.CPU与外设间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有( ) 。
A.中断方式
B.程序控制方式
C.DMA方式
D.以上三种都是
14.在DMA方式下,CPU与总线的关系是( ) 。
A.只能控制数据总线
B.只能控制地址总线
C.成隔离状态
D.成短接状态
15.I/O与主机信息的交换采用中断方式的特点是( )。
A.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B.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正作
C.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D.以上都不对
16.需要在程序中使用I/O指令完成的数据输入输出方式有( )。
A.DMA
B.无条件程序直接传送
C.程序查询控制式
D.中断方式
17.采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 )的时间。
A.一个指令周期;
B.一个机器周期;
C.一个存储周期;
D.一个总线周期
18.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
A.输入/输出设备B.外存储器
C.远程通信设备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他设备19.下述I/O控制方式中,( )主要由硬件实现。
A.程序传送方式B.中断方式
C.DMA方式D.I/O处理机方式
20.接口电路的最基本功能是( )。
A.在CPU和外设间提供双向的数据传送
B.反映外设当前的工作状态
C.对传送数据提供缓冲功能
D.对外设进行中断管理
二.填空题
21. I/O接口是位于系统与外设间、用来协助完成( )和( )的逻辑控制电路。
22.根据微机系统的体系结构不同,I/O接口电路与存储器的编址方式也不相同。
不同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与I/O端口的编址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 )方式和( )方式。
23.目前广泛使用的Intel系列CPU都是采用( )编址方式。
24. CPU与I/O接口之间所交换的信息,按其交换的信息类型,主要包括下列几种类型:( )、( )和( )。
三.判断题
25.把接口电路中CPU可以访问的每一个寄存器或控制电路称为一个I/O端口。
( ) 26.采用统一编址方式时,CPU对I/O设备的管理是用访问内存的指令实现的。
( ) 27.无条件传送是一种最简单的输入/输出传送,一般只用于简单、低速的外设的操作。
( ) 28.中断方式的特点是改CPU的被动查询为主动响应。
( )
29.DMA控制器是一个特殊的接口部件,它有主、从两种工作状态。
( )
四.简答题
30.为什么要在CPU与外设之间增设接口?
31.微型计算机的接口一般应具备哪些功能?
32.接口电路的硬件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33.什么是端口?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8086 系统中采用哪些编址方式?
34.常见的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一般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35.I/O地址线用作端口寻址时,高位地址线和低位地址线各作何用途?如何决定低位地址线的根数?
36.译码器译码电路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
37.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有哪些?它们各应用在什么场合?试比较这几个基本输入输出方式的特点。
38.DMA控制器应具有那些功能?
39.说明8237A初始化编程的步骤。
40.什么是查询输入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41.比较中断与DMA两种传输方式的特点。
42.8237A选择存储器到存储器的传送模式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43.8237A什么时候作为主模块工作,什么时候作为从模块工作?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各控制信号处于什么状态,试作说明。
44.8237A有哪两种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45.CPU与接口之间有哪几种传送信息方式,他们各应用在什么场合?
46.比较中断与DMA两种传输方式的特点。
47.DMA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部件?各自作用如何?
48.外设为何必须通过接口与主机相连?存储器与系统总线相连需要接口吗?为什么?五.综合题
48.一个条件传送的输出接口,其数据和状态端口地址分别为205H和206H,忙状态位用D0传送,输出数据时可启动外设,将存贮器BUFFER缓冲区中的5000B数据输出,选画出流程图,再编写程序段。
49.画出用门电路设计产生口地址为3ECH~3EFH的译码电路。
50.利用8237A在存储器的两个区域0023H:0567H和0145H:0948H间进行数据传送,数据长度32K,采用块传送方式,传送完毕后自动预置,8237A的端口地址范围为010H~01FH 之间。
试编写8237A的初始化程序。
51.简述CPU与外设以查询方式传送数据的过程。
现有一输入设备,其数据端口的地址为FEE0H,并从端口FEE2H提供状态,当其D0位为1时表明输入数据准备好。
试编写采用查询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程序段,要求从该设备读取64个字节并输入到从2000H:2000H 开始的内存中。
(程序中需加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