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在学习中不断领悟
教育随笔:在学习中不断领悟今天,我们年段小课题的老师又聚集在一起,进行了“如何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的话题探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支配,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一味强化算法演练,忽视算理的推导,教学方式“以练代想”,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教学偏向“重算法、轻算理”的极端。
与此相反,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他们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形式化的情境创设、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上,在理解算理上大做文章,过分强调为什么这样算,还可以怎样算,却缺少对算法的提炼与巩固,造成学生理解算理过繁,多种算法却一种也没掌握的局面,走向了“重算理、轻算法”的另一极端。
因此我们进行“如何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的话题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章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算理,什么是算法。
知道算理和算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算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是人为规定的操作方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
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而算法则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
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算法为计算提供了便捷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保证了计算的正确性和快速性。
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通过课题组成员对“如何正确处理算理与算法的关系?”的激烈探讨,得到了这样的结论:计算教学要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使计算教学“既重算理,又重算法”;把算理与算法有机融合,避免算理与算法的“硬性对接”;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地生成算法,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计算教学要让学生探究并领悟算理,及时抽象并掌握算法,力求形成技能并学会运用。
同时在教学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较好地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服务;要把握好算法提炼的时机,让算理与算法有效衔接。
每一次的学习、探讨,我们都有着一定的收获。
今天的话题探讨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在探讨中不断领悟,在领悟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