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精彩试题库

18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精彩试题库

2014秋学期《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期考试题2014年秋学期期考试卷科目:《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出题教师:使用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分)1.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高达0.90以上,为滑动丝杠副的()A.6倍B.0.5倍C.3~4倍D.10~20倍2.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承载能力是平面滚道形式的()A.23倍B.13倍C.4倍D.33倍3.常将多轴驱动系统的惯性载荷折算成等效的单轴系统,并使折算后的单轴系统与折算前的多轴系统保持()A.动力性能不变B.运动性能不变C.静力性能不变D.稳态性能不变4.启动或反向时,系统的输入运动与输出运动之间的差值就是系统的()A.负载动量B.机械能量C.失动能D.失动量5.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增加而减小B.增加而增加C.减小而减小D.变化而不变6.在设计滚珠丝杠副时所要求的硬度HRC()A.越小其硬度系数就越小B.越大其硬度系数就越小C.越大其硬度系数就越大D.大小与其硬度系数无关7.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循环反向器式和()A.外循环插管式B.外循环反向器式C.、外双循环D.循环插管式8就滚珠丝杠副压杆稳定性和临界转速比较,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结构形式()A.比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低B.比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高C.与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相等D.为最高9.对步进电动机进给系统中齿轮传动装置进行传动比分配的原则是()A.最大负载惯量原则B.最小负载惯量原则C.最大负载转矩原则D.最小负载转矩原则 10.据齿轮系传动比最佳分配条件,简化的最佳速比分配关系为( )A.2212i i =B. 2212i i =C. 212i i =D. 212i i =11.偏心轴套调整法是采用偏心轴套的旋转来改变( )A.两齿轮轴向位移量以消除齿侧间隙B.齿轮之间的中心距以消除齿侧间隙C.两齿轮相对旋转的角位移消除间隙D.两薄片齿轮之间垫片厚度以消除间隙 12.滚动摩擦系数几乎与运动速度无关,其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之差( )A.极大B.极小C.为零D.为无穷大 13.在开环步进电机-丝杠系统中,传动比大小与系统步进电机的( )A.转动角有关B.步距角有关C.失调角有关D.控制角有关 14.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 )A.循环插管式B.外循环反向器式C.、外双循环D.循环反向器式 15.齿轮传动机构采取消隙措施,可以消除齿侧间隙及其造成的( ) A.换向误差 B.换向死区 C.换向冲击 D.换向阻力 16.滚珠丝杠副可以将直线运动变为( )A.旋转运动B.直线运动C.螺旋运动D.正弦运动 17.工作机械的负载特性是工作机械在运行过程中( ) A.运行阻力与转速的关系 B.运动质量与转速的关系 C.功率与转速的关系 D.运动惯性与转速的关系18.负载转动惯量由执行部件以及上面装的夹具、工件或刀具、滚珠丝杠、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部件的质量或惯量折合到( )A.齿轮轴上的惯量组成B.输出轴上的惯量组成C.电动机轴上的惯量组成D.丝杠轴上的惯量组成 19.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增加而减小B.增加而增加C.减小而减小D.变化而不变20.滚珠丝杠副螺纹滚道型面的截面形状有( )A.单圆弧型面和抛物线型面B.双圆弧型面和椭圆弧型面C.抛物线型面和椭圆弧型面D.单圆弧型面和双圆弧型面21.导轨截面为矩形截面的滚动导轨承载时其受力()A.上下方向相等但左右不等B.上下左右各方向大小相等C.上下方向不相等但左右相等D.上下左右各方向大小均不相等22.启动或反向时,系统的输入运动与输出运动之间的差值就是系统的()A.定位误差B.系统误差C.静态误差D.死区误差23.在设计滚珠丝杠副时工作()A.越平稳所选载荷系数越大B.条件越恶劣所选载荷系数越小C.条件越恶劣所选载荷系数越大D.条件情况与载荷系数的选取无关24.滚珠丝杠副为单圆弧型面螺纹滚道时,其接触角随轴向负荷()A.增大而减小B.增大而增大C.减小而增大D.减小而减小25.在开环步进电机-丝杠系统中,齿轮副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大小与系统()A.丝杠长度有关B.导轨长度有关C.丝杠导程有关D.导轨刚度有关26.在设计滚动导轨副时滑座的()A.运动速度越小所选载荷系数越大B.运动速度越大所选载荷系数越大C.运动无冲击时所选载荷系数越大D.运动情况与载荷系数的选取无关27.滚珠丝杠副为双圆弧型面螺纹滚道时,其接触角()A.随轴向负荷变化而变化B.随径向负荷变化而变化C.不随轴向负荷而变化D.不随径向负荷变化而变化28.摩擦力引起的死区误差实质上是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传动机构为克服静摩擦力而产生的()A.弹性变形B.局部变形C.屈服变形D.塑性变形29.在开环步进电机-丝杠系统中,齿轮副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大小与系统()A.丝杠长度有关B.导轨长度有关C.丝杠导程有关D.导轨刚度有关30.摩擦力引起的死区误差实质上是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传动机构为克服()A.动摩擦力而产生的弹性变形B.静摩擦力而产生的弹性变形C.惯性力而产生的弹性变形D.负载力而产生的弹性变形31.在设计滚动导轨副时其滑座的()A.运动速度越小所选载荷系数越大B.运动速度越大所选载荷系数越小C.运动情况与载荷系数的选取无关D.运动速度越大所选载荷系数越大 32.计算齿轮传动系统时非随机载荷的采用( )A.方和根综合法B.回归分析综合法C.峰值综合法D.正交实验法33.数字式传感器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输出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电流信号 C.电压信号 D.增量码信号 34.频率调制是让一个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随( ) A.调制信号而变化的过程 B.调幅信号而变化的过程 C.载波信号而变化的过程 D.调频信号而变化的过程 35.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是指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值等于( ) A. K 2所对应的频率 B. 2K所对应的频率C. 2K 所对应的频率 D. K 2所对应的频率36.光栅栅距为0.02mm ,则经过四细分后,每个计数脉冲代表的位移量为( )A.0.05mm B.0.005mm C.0.5mm D.5mm37.当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电参量形式时,需要采用基本转换电路将其转换成( )A.电压量后再送入后续检测电路B.电容量后再送入后续检测电路C.电感量后再送入后续检测电路D.电阻量后再送入后续检测电路 38.小信号双线变送器是将现场微弱信号转化为4~20mA 的标准电流输出,然后通过一对双绞线传送信号以( )A.实现强电信号与弱电信号的隔离B.实现信号和电源的一起传送C.实现信号的幅度线性调制与解调D.实现信号的脉宽调制与解调 39.调频波的解调可以先将调频波变换成( )A.调幅波后进行幅值检波B.调频波后进行幅值检波C.调频调幅波后进行幅值检波D.调相调幅波后进行幅值检波 40.旋转变压器转子相对定子的位置通过测量出转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 A.相位来确定 B.频率来确定 C.幅值来确定 D.脉宽来确定 41.当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电参数形式时,需要采用基本转换电路将其转换成( )A.电阻形式 B. 电容形式 C.脉冲形式 D.电量形式 42.线性调幅就是让载波的( )A.幅值随调制信号按线性规律变化B.频率随调制信号按线性规律变化C.相位随调制信号按线性规律变化D.阻尼比随调制信号按线性规律变化 43.绝对值检测电路的特点是将交变的( )A.连续信号变换为离散信号B.直流信号变换为交流信号C.双极性信号变换为单极性信号D.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44.旋转变压器的鉴相工作方式是根据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 ) A.频率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方式 B.相位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方式 C.幅值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方式 D.脉宽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方式 45.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电参数形式的信号转换成电量形式信号需要采用( ) A.闭环控制电路 B.反馈控制电路 C.基本转换电路 D.功率放大电路 46.隔离放大器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 )A.电阻直通实现B.电桥整流实现C.放大电路实现D.磁路实现 47.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是指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值等于( )A.K 2所对应的频率B.2K所对应的频率C.2K 所对应的频率 D.K 2所对应的频率48.旋转变压器的鉴幅式工作方式是通过检测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 ) A.相位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方式 B.频率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方式 C.幅值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方式 D.脉宽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方式 49. n 细分是指使传感器的输出变化( )A.1/(n+1) 周期时计一个数B.1/n 周期时计一个数C.n 周期时计一个数D.n +1周期时计一个数 50.共模抑制比就是( )A.共模增益与差模增益之比B.闭环增益与开环增益之比C.开环增益与闭环增益之比D.差模增益与共模增益之比2014秋学期《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期考试题答题卡年级:出题教师:班别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2014秋学期《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期考技能试题2014年秋学期技能期考任务书科目:《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出题教师:班级::总分:配分任务任务要求评分标准任务3:变频器的设置(15)(1)按要求连接变频器的控制电路;(2)设置变频器相应的参数。

1、控制电路每错一处扣5分2、参数设置每错一个扣5分二、可编程序控制软件的使用(以项任务1:创建新任务(15)1、任务的新建;2、PLC类型的选择;3、PLC系列的选择;每错一处扣5分任务2:程序的调试1、使用编程软件将程序变换;2、使用编程软件将程序写入至PLC中;每错一处扣3分2013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2013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答题卡2013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技能试题2013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2013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答题卡2013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技能试题2014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2014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答题卡2014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技能试题2014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2014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答题卡2014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技能试题2015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2015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答题卡2015春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技能试题2015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2015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试题答题卡2015秋学期《电动机原理与维修》期考技能试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