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化
2020/9/19
一、战国七雄
• 1、晋被瓜分成韩、赵、魏。 • 2、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 3、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变法。 • 4、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
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六 国奠定基础。 • 5、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水利工程。 • 6、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 国”,也反映出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合纵: 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连横: 远 交近攻, 各个击破
合
著名纵横家: 秦国的张仪, 魏国的公孙衍 .苏秦
合纵: 六 国之间南
纵 北联合共
同抗秦
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北
纵横家为什 连燕南接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
么提出“合纵 抗齐,西抗秦;而这些小国东连齐或
”、“连横”策 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
•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
• 诸侯国关系:强大的诸侯国不在“尊王攘夷” ,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 域,七国之间经常战争。
• 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等。
• 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七雄之间的实 力此消彼长,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 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对其它六国造成 威胁。
些土地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呢?
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
问题3:我还偷偷吞并了一部分公田,其余的
公田大我家也无帮心我打想理,一渐想渐都,长如满何了荒更草享。国受君。也无
利可图,我可是越来越富有了。但是私田面积越来 越大,奴隶们的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不断怠工、 逃跑、还破坏我的农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 ,而且田地广阔,管理起来还真有点力不从心,我 该怎么办呢?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 军的进攻
庞涓,快 回来!
魏
赵
救命啊!!!
齐
桂陵
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
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 三万个。庞涓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于 是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一直追到马陵,中了 埋伏,兵败自杀。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 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
赵括取代 我廉坚颇守!不出!
你能奈何?
赵 王赵
括
我!离间纸兵上!谈
白 起
廉 赵我天下 颇 括无敌!
战国铜壶
比一比:
军队规模
城濮大战 (春秋时期)
晋:2万,楚:4万
长平大战 (战国时期)
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持续时间
一天之内
三年
用兵谋略
退避三舍
反间计
战争结局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
公成为中原霸主
无法抵御秦的进攻
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时期 目的
规模
影响
春秋 称霸
用少量军队在短 时间内决定胜负
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
战国 兼并 统一
几十万大军,时 间长,死伤多
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
合众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 同抗秦,称为“合纵” “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
奴隶主 新兴地主 奴隶 农 民
封建剥削方式——地主出租土地,收取地租
我虽然成了大地主,但是,我所有的土地 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 土地变没了。要是国君可以让我们的私田合法 化就好了!
哼,这些家伙,公田都不种了,国家根本 就没多少收入,还不如承认他们的私田合法, 好让他们放心生产,国家经济发展了,强大起 来,才能不被其他国家吞并啊,这样我的国君 之位才能保住啊!!
楚 任他为西河守。魏文侯死,吴起受到政敌的排挤,自魏入楚,受到 悼王的重
用。一年之后,主持变法。经过变法,楚国初步改变了“贫国弱兵”的局面,在对 外战争中屡屡获胜,因变法影响到旧贵族的利益,悼王死,被贵族乱箭射杀。吴 起死后,变法随之失败。
一、战国七雄: 群雄并起
1、三 家分晋
秦
陕西
特征:分裂、动荡
燕
赵
河北
齐
河北
魏 山东
韩 河南
2、田
氏代齐
楚 两湖地区
• 形成背景:春秋时期近300年的纷争,大部 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大诸侯国左右政局, 周王室的各种制度几乎完全崩溃。
• 形成:晋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 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大的诸侯国共 有十几个,较强的有七个。
(前770--前476)
封建社会形成 由分裂走向统一
(前475--前221)
秦国为什么能一跃成为战国 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问题1: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
人可他就不们我嘿够想一是嘿家了让,一一,他这户余们个下卖下白我奴力吃20可的饭0隶人省干不主我心了干该了,起活让!来?受他奴,们隶封平做们均3些很0每0什高亩亩么兴地呢,。要?我 田多 比,收 以役是问个 前使要题三 还交2奴五 多:纳斗 咧哈隶贡呢 !,5赋!我0的除0现;个去在另他,有一们两纳部留种分下贡土嘛的地上,,,不千我一让的斗部上收分。面入是知公道 ,就剩全余是我不自够己我的了挥(霍私田,)日。子我该长怎悠么才悠能。从这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魏 一、李悝(kui)在 国变法: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使得魏国在战国
初年长期占据霸主地位。李悝变法为七国之首,成为后续变法的标榜。
赵 二、 国的改革:赵国继魏国之后也进行了改革。赵烈侯时公仲连任相国。
公仲连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化人民、建立选官制度和改善财政方面。
楚 三、吴起在 国变法:吴起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魏文侯欣赏吴起的才干,
赵齐
燕
同时并存
魏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 南 西 北 上中下
韩
楚
秦
3、主要战役
时期
主要 战役
前4世纪 桂陵
中期
之战
前4世纪 中期
马陵 之战
战国 后期
长平 之战
交战 国家
魏(庞涓) 赵、齐(孙膑 ) 魏(庞涓) 齐(孙膑)
秦(白起) 赵(廉颇、 赵括)
典故
围魏救赵 减灶计 纸上谈兵
影响
魏国遭重创
齐国强大起来
略?
弱国是为连横。纵横家提出这样的策
略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斗争的需要
,以此鼓吹依靠合纵或者连横来称雄
中原或者建立自己的“霸业”
那么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的谋 略没有成功的呢?
因为秦国用贿赂、威胁、“连横”的手 法各个击破破坏了合纵。其次,其他五 国立场不坚定,“朝秦暮楚”。
知识结构
奴 隶 社 会
奴隶社会瓦解 由统一走向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