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器平时作业
第一次作业:
1.画出数据采集系统的几种基本结构形式,并说明其特点和使用场合。
2.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对象是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测量精度分别
是±1℃和±3%,每10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假设传感器和放大器占总精度的90%,且已满足要求,应选择何种类型的A/D转换器和通道方案,画出原理框图,并验算A/D转换器的精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假设差动变压器的激励频率为2KHz,用它测量最高变化频率为400Hz的位
移信号,要求:设计采集差动变压器输出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画出原理框图),并估算系统的最高采样频率,该采样频率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第二次作业:
1.键盘有哪几种组成方式?各有何特点?
2.智能仪器中常用的LCD显示器有哪几种?对比它们的特点和使用场合,并分
别给出至少一种LCD模块型号。
3.试设计两台智能仪器之间利用RS-485串行通信标准进行通信的电路原理图。
(思考题)
4.写出复合滤波算法的原理,并说明其滤波作用和使用场合。
5.产生零位误差的原因有哪些?产生增益误差的原因有哪些?简述校正方法。
6.对于P123页表4-1的数据表,若某时刻测的热电偶的输出电压为8.7mv,试
用非线性标度变换(即线性插值法)求此时的被测温度值。
第三次作业:
1.智能仪器软件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了解这些功能主要完成什么工作。
(思考题)
2.影响智能仪器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要提高智能仪器的可靠性,应采取哪些
措施?
3.干扰有哪几种类型?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4.屏蔽为什么能达到抗干扰的目的?静电屏蔽及电磁屏蔽的原理是什么?为了
使它们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应采取什么措施?
5.假设有一条信号传输线与一条电压为100v、负荷为10kV A的输电线相距1m,
并在10m长的一段区间平行架设,试计算此信号线上由于电磁耦合感应产生的干扰电压值。
第四次大作业:
在万方数据库或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与本课程内容高度相关的以单片机为核心构建的智能仪器系统设计文献,并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