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答:诊断依据:咳、痰、喘、症状,每年三个月,持续两年以上,排除其他疾患,或有明确客观检查依据(X线,肺功能)。
鉴别:“爱惜阔小姐”(肺癌、矽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
COPD诊断标准:①中年发病,长期吸烟史,慢性咳嗽咳痰缓慢进展②肺气肿征③活动时气促,呼吸困难④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舒药后FEV1/FVC<70%, FEV1<80%预计值⑤排除其他疾病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 pred≥80%,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 pred <80%,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 pred <50%,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 pred <30%,伴慢性呼吸衰竭COPD治疗原则答:稳定期(治疗:戒烟、支气管舒张药:抗胆碱或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祛痰药、长期家庭氧疗LTOT),急性加重期 (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支气管扩张剂、低流量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药)长期家庭养疗(LTOT)指征、目的?答:①P a O2≤55mmHg或S a 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
②P a O2 55~60mmHg或 S a 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所致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
目的使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2≥60和(或)使S a O2≤升至90%以上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答: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有诱因。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平喘药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实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答:“两碱激素,氧疗激动”氨茶碱、抗胆碱能类、糖皮质激素、氧疗、β2受体激动剂简述危重哮喘的处理答:(1)氧疗与辅助通气(2)解痉平喘①β2受体激动剂,②氨茶碱,③抗胆碱药(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抗生素的使用(5)糖皮质激素:可选用泼尼松(6)并发症的处理社区获得性肺炎其临床诊断依据是什么?答: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可作出诊断。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依据。
答:①发热超过38度。
②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③脓性气道分泌物。
④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1~3项至少两项加第4项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答:主要标准:①需要有创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需血管收缩剂治疗。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氧合指数(PaO2/FiO2)≤250;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定向障碍;⑤氮质血症(BUN≥20mg/dL);⑥白细胞减少(WBC<4.0×109/L);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109/L);⑧低体温(T<36℃);⑨低血压,需强有力的体液复苏。
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以上者可诊断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及停药指证答:原则:广谱、强力、足量、联合停药指征:①体温≤37.8℃②心率≤100次/分③呼吸频率≤24次/分④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SaO2≥90%或PaO2≥60mmHg⑥能经口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肺炎抗菌72h后症状无改善考虑:答:①药物未达或耐受②特殊病原体感染(病毒、真菌、结核)③病情复发或并发症④诊断错误(非感染性疾病)⑤药物热咯血的处理:(RABSDIS止血总原则)答:①痰血或小量咯血:AB(休息止咳,口服止血药)②中量或大量咯血:ABS(卧床患侧,止血剂垂体后叶素,支气管动脉栓塞)③大咯血抢救措施:ABBIS(畅通气道,止血剂,输血,介入——纤支镜下球囊压迫止血,手术切除)简述肺癌肺外胸内扩展引起的症状。
答:⑴胸痛⑵声音嘶哑⑶咽下困难⑷胸水⑸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⑹Horner综合征肺癌的临床表现1)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咳嗽、血痰或咳血、气短或喘鸣、发热、体重下降2)肺外胸内扩展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胸痛、胸水、声音嘶哑、咽下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Horner综合征3)胸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颅压升高、骨痛和病理性骨折、胰腺炎、阻塞性黄疸、锁骨上淋巴结肿大4)副癌综合征(非转移性胸外表现):肥大性骨关节病、异位促性腺激素、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分泌抗利尿激素,神经肌肉综合征,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
简述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 答:ECG 诊断标准:(右房右室大) ①额面平均电轴≥+90° ②V1 R/S ≥1, ③重度顺时针方向转位(V5 R/S ≤1) ④Rv1+Sv5>1.05mV ⑤aVR R/S 或R/Q ≥1 ⑥V1-V3呈QS 、Qr 、qr (排除心肌梗死) ⑦肺型P 波 简述肺心病的X 线的诊断标准 答:X 线诊断标准:①右下肺动脉干横径 ≥15mm ,或右下肺动脉横径与气管比值 ≥1.07,或动态增宽≥2mm ②肺动脉段重度突出或高度≥3mm ③中心肺动脉扩张,外周分支却纤细,肺门“残根” ④圆锥部显著突出或高度≥7mm ⑤右心室增大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答:①控制感染 ②氧疗:畅通气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③控制心力衰竭(利尿,强心,扩血管) ④控制心律失常 ⑤抗凝 ⑥监护,护理 肺心病洋地黄药物的应用指征: ①感染已控制,呼吸改善,利尿仍右心衰 ②合并右衰无感染 ③合并左衰 ④合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Light 标准) ①胸腔积液与血液中总蛋白含量比值>0.5 ②胸水LDH 大于正常血清LDH 最高值的2/3 ③胸水LDH/血清LDH>0.6 符合任意一条就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
三大渗出液胸水鉴别:简述呼吸衰竭的定义及按照血气分析分类 答: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表现的综合征 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 ⑴ I 型呼吸衰竭:P a O2<60mmHg,,P a CO2降低或正常。
⑵I I 型呼吸衰竭:P a O2<60mmHg,,同时伴有P a CO2>50mmHg 。
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答: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⑴呼吸困难 ⑵发绀 ⑶精神神经症状 ⑷循环系统表现 ⑸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答:①治疗病因 ②去除诱因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支气管扩张剂、湿化雾化、机械通气) ④纠正缺氧(氧疗) ⑤解除二氧化碳潴留 ⑥防治各种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发的症状。
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原则:①气道通畅②中枢功能良好(脑无缺氧水肿)③呼吸肌正常④不可突然停药Killips分级(左心衰、心梗适用):答:Ⅰ级:尚无明显的心力衰竭。
Ⅱ级:左心衰,肺部湿啰音<50%肺野。
Ⅲ级:肺水肿,全肺湿啰音。
Ⅳ级:心源性休克,体循环缺血。
心力衰竭的诱因诱因:“原病感染药物当,劳累激动率失常,输液太快血量多,酸碱利尿洋地黄”(原有基础心脏病;感染;抑制心力药物;劳累激动;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多;酸碱电解质紊乱;利尿剂和洋地黄药物的不当停用)。
慢性左心衰临床表现?答:肺循环淤血,心排血量降低。
①症状:1.呼吸困难(劳力性、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急性肺水肿)2.咳嗽咳痰咯血(白色泡沫浆液痰)3.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4.少尿及肾功能损伤②体征:1.肺底湿啰音2.心脏体征:左心室扩大,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
慢性右心衰临床表现答:以体静脉淤血为主1)症状: a.消化道症状:腹部胀满、恶心、呕吐。
b.劳力性呼吸困难。
2)体征: a.水肿:皮肤等软组织水肿。
b.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为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
c.肝脏肿大。
d.右心室显著扩大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洋地黄适应症、禁忌症?答:适应症: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房颤禁忌症:预激综合征伴房颤,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缓慢性心律失常,二尖瓣狭窄,低血钾,高血钙中毒:诱因:低钾、肾功能不全、其他降低洋地黄经肾排泄的药物。
表现:心律失常,常见室性期前收缩二联率,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快速房性心率失常伴传导阻滞为特征性表现中毒处理:立即停药,对快速性心率失常者,如低血钾则静脉补钾,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
禁用电复律急性心衰处理治疗原则?答:(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2)高流量鼻管给氧(3)用吗啡镇静(4)快速利尿(呋塞米)(5)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酯类)(6)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7)洋地黄类药物(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应用)(8)机械辅助治疗(9)病因治疗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级答: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分级:1级,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什么及血压控制目标值?答: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一般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高血压治疗目的:不仅仅是控制血压,更重要的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血压控制目标值:一般主张血压控制<140/90mmHg。
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应<130/8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