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的实验研究最早是由斯顿伯格(Sternberg)开始的。
它是加因素法分析心理过程的一个典型实验。
其基本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它们属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则它们属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具体来讲:如果呈现的刺激的长短对再认的反应时没有显著的影响,则说明短时记忆的搜索方式是平行扫描;如果呈现的刺激的长短对再认的反应时有显著的影响,且随刺激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则说明是系列扫描。
斯顿伯格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个过程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
一、目的
1.通过检查被试对不同长度字母的再认项目,重复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过程。
2.学习记忆搜索方式的研究方法。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1~6 个相互无关联的大写英文字母串,其中长度为1个,2个,3个和6 个字母的字母串各呈现12次,长度为4的字母串呈现8次;长度为5的字
母串呈现10次,共做66次,呈现的字母串中一半包含靶字母,另一半不
包含。
靶字母在字母串中的位置平衡分布,即各个位置出现次数相同。
三、方法
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
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
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
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记忆实验。
实验开始后屏幕先连续呈现一个或几个大写字母。
你要尽力记住。
呈现完毕屏幕出现提示语“请判断”。
随之再呈现一个大写字母。
这个字母可能是刚才字母串中呈现过的,也可能是没有呈现过的。
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进行判断。
如果认为是刚才字母串中呈现过的请按“+”号
键,没有呈现过的则按“-”号键。
要求你判断既快又准。
在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练习结束后再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3.实验开始后,屏幕先相继呈现长度为1~6个不等的字母串,随机呈现,每次呈现完毕出现提示语“请判断”。
接着出现一个靶字母,被试判断该字母是否在原先字母串中呈现过,并做出反应。
程序自动记录反应时。
4.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
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
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四、结果
1.根据计算机统计结果,以字母串个数为横轴,再认的正确反应平均反应时为纵轴作图。
可得公式RT=c×N+(e+d)。
其中 RT为总信息提取时间;c为直线斜率,表示每次比较时间;N为刺激系列长度;(e+d)为直线截距,e 表示检查项目编码阶段的反应时,d为决策和反应所需的时间。
2.检验不同长度材料的正确再认反应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五、讨论
1.被试反应“是”(+)和“否”(-)的正确再认反应时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2.本实验结果与Sternberg的实验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
六、参考文献
1.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52~155
2.杨治良等.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1~55
3.王甦.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