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鲁迅写心情

学习鲁迅写心情

《让我轻轻地走近你——学习鲁迅写心情》教案一、走近你——入情1、导入(投影展示幻灯片一:走近你——入情主标题:让我轻轻地走近你)同学们,面对齐老师,初来乍到的新老师,还有偌大的会场这么多听课的教师,大家的心里一定有非常丰富的想法吧。

齐老师想走近同学们的内心,倾听大家的心声。

你们愿意告诉老师你们此刻的心情吗?生1:紧张师:老师从你的声音里都感觉到你的紧张了,没关系,咱们深呼吸,放松好吗?生2:我觉得既紧张又兴奋。

师:你的心情比刚才的同学略复杂了些,你兴奋的心情,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孩子。

生3:好奇又新鲜。

师:嗯,你肯定是一个特别善于探索新事物的孩子,很好,保持这颗好奇心,你会收获人生更多的精彩。

……师:谢谢同学们对老师如此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表明同学们对齐老师是非常信任的。

那么,就让我们在这种轻松而彼此信任的氛围中,开始今天的学习吧!2、请同学们齐声读出咱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学习鲁迅写心情。

(投影展示幻灯片二:学习鲁迅写心情)3、同学们还记得《社戏》吗?(投影展示幻灯片三:社戏图片)生:记得师:是的,迅哥儿和平桥村那一群淳朴可爱的伙伴们,一起走过的江南水乡迷人的夜景,以及他们一起看过的社戏,至今令我们记忆犹新。

鲁迅先生通过这部小说,抒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现在,老师已将《社戏》中集中写迅哥儿心情的精彩片断摘录了下来。

老师请两名同学分别美美地朗读这两个片断,同学们在听读的过程中去找一找,哪些词句可以更方便我们走近迅哥儿的内心世界呢?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心情?(投影展示幻灯片四、五:片断一、片断二)生1生2分别朗读(配乐)师分别点评两位同学的朗读:生1你读得特别认真,只是语速有点快,咱们朗读的时候可不能着急,要不急不缓,让听众能感受到句段的节奏和停顿。

生2老师发现你朗读的时候,不仅是用声音在朗读,从你的表情神态来看,你是在用心读,特别棒,你在朗读方面是大家的榜样。

同学们,请你们说说,你从两个片断中感受到了迅哥儿怎样的心情?请你用:我觉得迅哥儿的心情是,我从“”可以看出来。

学生回答:(投影展示幻灯片六)片断一A “只有我急得要哭。

”B “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C “这一天,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晚饭过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

”片断二A “我高兴了。

”B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C “我们一哄地出了门。

”“大家跳下船。

”D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师:在这两个片断中,鲁迅先生各用了一个什么关键词来概括迅哥儿的心情?学生回答:急高兴师:同学们的发现又快又准,不愧是机灵的孩子们。

原来迅哥儿的内心世界如此之丰富。

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鲁迅先生是如何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近迅哥儿的内心的。

二、读懂你——入理1、读文本(投影展示幻灯片七读懂你——入理两幅图片,一个急的表情,一个高兴的卡通图片)师:迅哥儿此刻的心情怎样?生:第一幅图片,着急,第二幅图,高兴。

师:我们为什么不会说成忧伤、害怕或其他的心情?生:因为作者这样写到:只有我急得要哭;我高兴了。

师:哦,鲁迅先生直接告诉你,迅哥儿怎么啦!(投影展示“只有我急得要哭;我高兴了”)那迅哥儿为什么着急,又因为什么变得高兴了?生:因为特别想去看社戏却去不了;后来双喜想到了办法,迅哥儿终于如愿以偿了。

师:老师已经感觉到你走近了迅哥儿的内心,一个“特别”就将这份着急强调突出了;一个“如愿以偿”,愿望实现一刹那的喜悦高兴,我们也感同身受。

2、加一笔师:同学们,如果你是鲁迅笔下的迅哥儿,请你用一句话来写一写你此刻的心情。

咱们分两组来写,这一组的同学写着急的时候,那一组的同学来写高兴的时候。

学生每人写一个句子,然后依次展示(老师逐个点同学来说。

)例:生1:我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只有急得直跺脚。

师点评:老师从你的描写中看到了你行坐不安,直跺脚的动作。

(板书:动作)生2:我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整天板着脸,一句话也不想说。

师点评:你不仅用寝食难安形容你的着急,“板着的脸”还让我们看到了你写在脸上的“着急”的表情。

(板书:神态)生3:怎么办?怎么办?我的心里好像有一百只老鼠——百爪挠心,怎么办啊怎么办?师点评:你不说,老师真不知道你着急起来,心里是这样的滋味呢?谢谢你告诉了老师。

你的“怎么办?”是自己在跟自己说话,我们叫独白(板书:独白)不仅如此,你还运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心里的一种幻觉,“百爪挠心”,特别形象,特别生动。

真棒。

(板书:幻觉)生4:一阵热风吹拂在我的脸上,让我更加烦闷,我感到天气也在跟我作对。

师点评:哟,你觉得老天爷也在跟你作对了吗?如果我是那阵热风,我会觉得自己好无辜啊!老师发现你的写法很有特点,你是在通过景物传达你的内心世界。

非常高明。

(板书:景物)你用“吹拂”来写让你烦闷的热风,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你是否可以再斟酌一下。

生5:老师,我觉得他这个“吹拂”可以替换成“撞”,因为心里“着急”,所以这阵风吹来的感觉应该是不美好的,用“撞”可以显得风是“鲁莽”“有力”的。

师点评:唐朝诗僧齐己作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句子。

郑谷说,"数枝"不能突出"早"字,不如改为"一枝"好。

齐己叹服。

当时读书人称郑谷是齐己的"一字师"。

老师现在想说,你就是该同学的“一字诗”。

老师都要崇拜你了。

生6:“好,这出戏太好看了。

阿发给我端来豆浆,太香了。

我伸出舌头舔了舔嘴角的豆浆……”一阵风吹来,我打了一个机灵醒了。

原来我趴在桌上睡着了。

师点评:你真是个机灵的孩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的这个梦境,已将你心中的那份急切向往社戏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梦境)生7:我心里乐开了花,甜滋滋的。

师点评:你也用幻觉来写心情,“乐开了花”一样的高兴,简洁而生动。

生8:我们立刻飞奔起来,跑出小院,跑过石桥,跳到了航船上。

师点评:老师发现你也是用动作来展现人物的内心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你运用的是一组整齐的短句,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很符合此时的情境。

你真是一个用心的同学。

生9:“哈,太好了!”我兴奋的大叫起来。

恨不得让城里的伙伴都听到,我终于可以去看社戏了。

师点评:老师发现你的描写更富有想象力。

抑制不住的高兴全在这一句“哈,太好了”的语言描写当中了。

(板书:语言)李白诗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老师觉得你是:唯有高声语,方惊城里人。

生10:我乐得一蹦三尺高。

外祖母看见我高兴的样子,终于舒展开了一直紧锁的眉头。

师点评:老师觉得你跟大家写的角度都不一样,其他同学都是写的自己的表现,你除了写自己,你还写了外祖母的神态。

外祖母是宠爱我的,所以我着急,外祖母也着急,现在我高兴,外祖母也高兴了。

其实外祖母舒展的眉头就是对我的——侧面烘托。

老师太佩服你的观察角度了。

(板书:写他人)……3、得技法同学们,真正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迅哥儿,就会有一千个不同的表达着急与高兴心情的方式。

但是,无论我们用哪种方式来表达心情,例如大家刚才用到的,语言、动作、独白、幻觉等等,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写好心情,都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即——向内看,写一笔;向外看,写一笔。

现在我们再回到鲁迅先生笔下的迅哥儿身上去看看,鲁迅先生是不是也这样来写心情的呢?(投影展示幻灯片八片断一片断二ABCD四组句子)学生讨论归纳:两个片断B组句子都是向内写一笔,CD组句子则是向外写一笔。

这便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中悟得的一点写心情的技法,老师称之为:写好心情三步曲(投影展示幻灯片九写好心情三步曲告诉你——我怎么啦向内看——写一笔向外看——写一笔)请同学们记下来。

所谓向内看,就是写出我们读者旁人看不到的内心世界,人物自己拿自己撒气,往人物内心深处去挖掘。

此时此刻,人物有哪些想法,人物的心是如何纵横驰骋的,只有“我”知道。

其实,向内看,就是要“用心看”,要借助“心”这双眼睛,让它去为读者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向外看,便是“用眼看”,视野所及,可以看到自己,也可以看到他人;可以看到人物,也可以看到天气,可以看到无论是人还是物,无论是眼前还是天边,都可以尽收眼底。

如果我们写心情,也像鲁迅先生这样,用好三步曲,我想我们的心情刻画一定会丰富多彩,摇曳多姿,对凸显人物性格,表达作品主题,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三、跟你玩——入味1、设情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课前,大家告诉老师,你这节公开课时的心情吗?如果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仅仅用“紧张“激动”等词语来表述,你觉得怎样?生1:太简单了,不够形象生动。

师追问:现在老师给你一个机会,你准备怎样充实这个表述呢?生1:我准备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向内看,写一笔,向外看,写一笔。

师:嗯,好的。

现在,请每个同学做回你自己,来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描述你这节课的内心世界吧。

(投影展示十:跟你玩——入味场景:公开课开始了……)2、学生练笔五分钟3、请学生展示作品。

由学生自己朗读写作片断,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4、学生点评该生的片断,并提出修改意见。

例如今天新老师在这么大的教室里跟我们上课,下面坐了这么多的听课老师,我心里紧张极了,非常害怕。

我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生怕出错了,闹笑话。

学生评价该片断是否用到了告诉你,向内看,向外看。

告诉你——我心里紧张极了,非常害怕。

向内看——生怕出错了,闹笑话。

向外看——新老师,这么大的教室,这么多的听课老师。

如果现在咱们以一百分为总分,你给他打多少分?生1:七十分。

师追问:为什么,扣掉的三十分是因为什么?生1:我觉得他写得太简单了,不丰富。

师追问:怎么不丰富?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帮帮他。

生1:他的向外看,写的是教室和老师,但是没有教室的气氛和老师的特点,也就是没有很好的运用环境来烘托人物紧张的心情。

师:老师觉得你的分析有道理。

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今天的这间教室与平常上课的教室有哪些不同?生2:教室很大,听课老师很多。

师追问:老师想问下你,你有过在像这么大的舞台为大家表演节目的经历吗?生2:有过。

师:嗯。

你的节目是你特别得心应手的,那个时候,你有没有希望这间教室还再大一点,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来欣赏到你的节目。

生2:是这样想的。

师:你的演出特别精彩,你最希望看到下面的观众给予你什么?生2:最热烈的掌声。

师:也就是说,观众的掌声和认可便是对你成功后的最大鼓励,相信你看到了,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