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二回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主要讲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二回读后感,欢迎阅读!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说的是唐僧师徒三人被阻八百里流沙河,八戒大战沙悟净,欲建首功,最后还是观世音菩萨派木叉去帮唐僧收服了沙悟净。
读完后,我认为这一回在《西游记》中是很重要的一回,因为从这一回沙僧加入了取经集体,他们这个各有所能,优势互补的团队就形成了:唐僧虽软弱,但能掌控这个团队,孙悟空太张扬,但不畏困难,敢作敢当;猪八戒贪吃好色,但仍衷心耿耿,能活跃这个团队的气氛;沙悟净谨小慎微,但能不辞辛劳,忍辱负重。
他们就是靠这个团队精神,一路上跋山涉水,攻坚克难,降妖伏魔,行慈扬善,历经十四年十万八千里,终于取回了真经。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主要讲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西天取经的漫长道路上,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因为孙悟空非常勇敢。
在取经
路上,都是孙悟空第一个用他的火眼金睛发现妖怪的。
最吸引我的就要数“三打白骨精”了,无论白骨精怎么变,他都逃不出孙悟空的手掌心。
还有那“大闹天宫”,真是太刺激、太厉害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深深地吸引了我。
还有沙僧,师徒四人里沙僧最朴实了,师徒四人的行李,全由他一个人挑着担子来拿,他太辛苦了!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猪八戒了,因为猪八戒他好吃懒做,每次第一个吃东西的就是他,而每次遇到困难第一个逃跑的.也是他。
可是,猪八戒那懒洋洋的形象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不是吗?
唐僧是他们三个徒弟的师父,他博学多才,只要徒弟们犯了错,他就会马上批评指出,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经历了许多的挫折。
可是,他们努力了,最后就走向了成功。
这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以后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应该前进,不要退缩,每一次的失败,就代表着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
在许多人眼里,猪八戒是一个懒惰、爱说谎,一见妖怪就逃之夭夭,一见美食就口水直流的家伙,可自从我读了《西游记》中“八戒大战流沙河”这一情节,我对八戒有了新的看法。
“那八戒放下担子,掣出铁钯,望妖精便筑。
”读到这里,我的心不禁一颤,平时贪生怕死的猪八戒,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变得这么勇敢了。
想想自己,平时连小虫都惧怕三分,真是惭愧!
“且不说辛苦,只是降了妖精,送得你过河,方是万全之策。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八戒与行者做了一条船,一起保护师傅渡过了流沙河的情景。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这八百里流沙河“浪涌如山,波翻若岭”,愿望总是不能马上实现。
想不到八戒对唐僧这么忠心,“赤心凛凛保唐僧”,八戒的功劳可真不小啊!
常听别人说,八戒笨手笨脚,呆子一个。
嘿嘿,说错啦!“只见那八戒虚幌一钯,佯输诈败,转回头往东岸上走。
”兵不厌诈,为了引妖精上岸,八戒使出了调虎离山之计,要不是行者一时性急,恐怕妖精早就被活捉了,这可见八戒的聪明。
“声如霹雳动鱼龙,云暗天昏神鬼伏。
”读着读着,我仿佛也来到了流沙河畔,看到了八戒正满头大汗地和妖精大战,这场战斗打得惊心动魄,难解难分。
八戒决不是胆小如鼠的小人,他那种为了
保师傅去西天取经而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真令我感动!我真想大喊一声:八戒,好样的!
八戒的勇敢、机智和忠诚,使我一生受用。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