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心理学课程说课稿

应用心理学课程说课稿

《应用心理学》课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教授《应用心理学》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就好比教人游泳,如果一个人很好地掌握了游泳和水下自救的技能技巧,即使他被卷入激流险境,也能从容应付,脱离危险。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有如被冲进了激流险境。

而高职学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就业形势,不能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应用心理学》课作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的一门课程,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对本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做一个简要介绍。

下面先介绍课程的第一大方面:《应用心理学》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一)课程的基本信息《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2004年开设以来,得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建设步伐快,已经成为了全院学生的公共选修课。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每周2课时,总共16个课时,2个学分。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定位于素质培养,服务于高职教育,塑造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灵,营造和谐校园。

1、服务于高职教育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高职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塑造健康心灵伴随社会竞争加剧一路走来的高职大学生,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遭遇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广泛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

3、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阳光校园。

(三)课程目标《应用心理学》是适应高职学生自我成长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本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如: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怎样正确认识自我,了解情绪的作用、挫折的意义,人际心理效应,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高职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友谊和爱情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磨砺优良的意志品质,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

(3)素质目标通过教学,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面临心理困惑、心理危机时的自助和求助意识;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一)理念与思路《应用心理学》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理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学会调适心理困惑,避免心理事故,营造和谐的阳光校园。

《应用心理学》的教学思路是以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提升高职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避免单纯的知识讲授,以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以讨论、心理知识讲述、心理测验或心理游戏为课程支点,再辅以学生课后实践作业开展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构建《应用心理学》课程内容以“三个学会”为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1、学会学习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增强学习能力是我们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适应外界变化的根本。

而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差,且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

让高职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调控高职学生的年龄多在17—22岁之间,这是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面临人生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学会调控的核心是培养高职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会处理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如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待人待己。

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爱情中的问题等。

3、学会交往进入大学后,高职学生大都有强烈的人际交往的欲望,但因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自信心不足等原因,有一部分学生常常感到人际交往很困难,导致人际关系较差。

学会交往就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信心和能力,营造良好的关系网。

(三)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以“三个学会”为中心,我们主要选择八个专题作为授课内容,其专题和对应的课时为:第1讲:走进大学生心理健康(4课时)第2讲:大学生人际交往(4课时)第3讲: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4课时)第4讲:情绪的调控与管理(2课时)第5讲:应对挫折和压力(2课时)第6讲:完善人格和锻炼意志(4课时)第7讲:幸福感和心理健康(2课时)通过该阶段的学习,为顺利渡过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教学模式设计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

1.问:就是问题,提出问学生的问题,或通过案例分析引入问题。

2.想:就是思考,鼓励学生思考想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3.做:就是活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做”中“学”。

4.评:就是评价,运用暂缓批评、欣赏创意的原则,重视形成性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部分高职学生入学后存在抑郁、焦虑、迷茫、自卑的心理,而且综合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

再加之很多学生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

根据这一学情,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1、讲授法。

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讲授一些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的知识性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案例分析法。

2.把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作为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选取典型个案(在遵守保密原则下,进行技术处理),拿到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3、讨论法。

对于同学们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使同学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生普遍关注恋爱心理,他们有太多的渴望,同时也有太多疑问和困惑。

比如如何对待爱情?是喜欢还是爱?应该将亲密关系进行到什么程度?学生讨论之后,老师进行总结,面对学生渴望爱与被爱的美好情感,从生理与心理发展入手,肯定学生正常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

4、现身说法故事法课堂中,我们会通过学生或老师或相关成功人士讲述自己所经历的某件事情及感受,如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讲述自己的家庭,讲述自己的朋友等来达到现身说法。

让学生述说自己的故事,可以起到宣泄情绪、表达自我的作用;同时把情绪渲染给大家,产生情感共鸣,促进同学情谊;再次可引出对心理现象的思考与理解。

而老师的现身说法拉近师生距离,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加信任老师。

同时还可使学生更能明白一些心理现象,疏解压力,或少走弯路。

而相关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更是可以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图强。

5、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6、通过多媒体演示系统进行多媒体教学。

目前,本课程已制作了进行专题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收集了大量的音像资料,有针对性的展示给学生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现实性。

四、教学条件(一)教学团队本课程拥有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课程教学团队。

均有独特的咨询风格和各自擅长的咨询领域,且都兼顾教学、咨询和指导学生实践,有利于在教学中全方位分析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保证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员构成如下表:研究姓名性别学历学位资格证书方向.国家二心心理咨询周科研究硕应执业医师心国家二硕张研究心理咨询应心理高校心本学曾月咨询师上岗康教国家三应用心理硕研究戴雯心理咨询(二)实训条件学校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门的工作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基本上满足了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具体如下:1、设有预约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测量室以及宣泄室;2、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录音笔等必要的办公设施;3、配备有心理测试与统计软件,放松椅,沙盘等专业设备;4、购买了50多套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书籍。

这些都为《应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三)教材建设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使用的是由我校教师主编的中山大学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的资料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和大学生心理案例集。

另外,围绕教材内容,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心理访谈》等视频、声频资料作为辅助教学的资源。

(四)网络资源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利用QQ 、邮箱以及在线心理辅导,建立和学生心灵的联系,可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心理测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

.五、教学效果(一)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

1、平时考核(60%)主要依据学生的课程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遵守纪律情况以及完成作业综合考虑,给出一个合理的成绩。

2、期末考核(40%)期末考核主要采用闭卷形式。

主要考核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各界评价1、校外专家评价。

教育厅及各大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授热心指导我们开展此方面的工作,不仅受邀来学校讲学,而且对我们进行极具建设意义的工作指导。

他们认为,我们开设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是必要和及时的。

能够及时地把握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新动态,并结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突出专科学校特点方面做得较好。

他们对我们的教学团队、方法与途径上的努力及近几年这方面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鼓励我们继续大胆努力,争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更高目标和更高层次。

2、学生评价:这门课也深受学生的好评。

根据学生结课后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的反响较好。

有9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重视,7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给他们较大收获或内心的深刻触动,收效显著。

①我学会了与人分享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确实收获不少。

它不仅解答了一直困扰我的一些问题,还帮助我正确地摆正了心态,积极地去面对以后多彩的生活。

以前我有什么烦恼都一味地藏在心底,从不说给人听,其实我很难受,于是会经常乱发泄一番,如喝酒,抽烟,有时还和别人吵架……现在的我开朗了很多,有烦恼的时候会将心里话向他人倾诉,我觉得每当我说完之后,特别地舒坦。

这门课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不知不觉中快乐,并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②我学会了控制情绪上过心理健康课之后,我知道了是你的思想与态度产生了你的情绪,而非外在的事物与刺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