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钒钛电炉技术操作规程资料

钒钛电炉技术操作规程资料

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四川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讨论稿)编制:审核:批准: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技术科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钒钛电炉技术操作规程电炉工序简介电炉车间的原料为转底炉预还原的热金属化球团(DRI),主要任务是通过电炉热加料系统、电炉熔分、脱硫、铸铁等工序生产出合格的含钒生铁和富钛渣,同时还包括烟气处理等工艺生产过程。

系统生产工艺为铁精矿、煤粉经烘干后进行混合压块,在转底炉内预还原为金属化70-75%金属化球团,由热加料系统加入电炉,再在电炉内进行深还原与熔分,产出的含钒生铁送到脱硫站进行脱硫处理得到合格的生铁,富钛渣冷却后进一步处理成为钛白粉原料。

电炉烟气二次燃烧后通过余热锅炉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烟气再经布袋除尘后直接排放。

工序岗位简介本工序主要包扣热装料、熔炼、送电、出渣、出铁、脱硫、铸铁、修包等岗位。

1电炉工艺控制、作业、监控参数1.1电炉工艺控制参数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2工艺设备简介钒钛电炉炉膛内径φ6400mm。

设出渣口、出铁口、残铁各一个。

3根φ800mm 自焙电极。

钒钛电炉骨架采用“刚性炉壳”结构,炉体冷却采用立体水冷技术。

电极系统由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正常工作时下闸环抱紧,上闸环松开,电极升降油缸运动。

则下闸环随升降油缸运动,这样就通过控制升级缸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电极升降。

表5 钒钛电炉主要结构性能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3电炉操作规程3.1钒钛电炉开新炉(大修)烘炉操作规程(详见开炉方案)3.2中修烘炉规程3.2.1升温中修烘炉原则上执行大修电极送电烘炉作业。

3.2.1.1送电电炉电极送电引弧方法具体为:电炉依次铺钛渣,圆钢及焦丁。

(钛渣厚度600~1000mm,圆钢6~12根,每根长2.5~3m,焦丁2~4t,粒度≤50mm);变压器用Y接法,开始引弧送电,送电负荷500Kw/h,待电极下方有坩埚时负荷升至800Kw/h进行升温。

3.2.1.2升温方法待电极周围钛渣熔化完全后,逐步降低电极电流。

采取调整电极负荷和切换电压级的方式,控制电炉温度按照升温曲线升温。

电极周围钛渣完全熔化后,需要配加一定钛渣,防止炉底过热。

炉内铺的钛渣完全熔化,按照升温曲线到达烘炉温度,烘炉结束。

3.2.2进料生产升温结束后,试烧出渣口和出铁口,排放正常后进料生产。

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3.3电炉保温电炉系统故障或事故状态下(电极故障除外)以及上道工序停产,此时电炉应执行保温操作。

3.3.1出现故障后停止进料。

3.3.2组织渣铁人员进行出渣、出铁,将渣面降到900mm以下。

3.3.3送电功率800~1500KVA,送电档位降到8档以下,炉膛负压+5~-5Pa,炉膛温度900~1350℃。

3.3.4待系统正常后进行升温复产。

3.4试生产3.4.1加还原铁还原铁加入量开始为额定值的50%。

3.4.2供电负荷正常生产时,供电负荷按每吨热还原铁750-900kwh,若下料量少于3T/h,则按每吨热还原铁1200kwh供电。

3.4.3熔渣流动性调整炉内加入还原铁渣面形成后,每2小时取渣样1次。

炉前分析成份。

根据产品技术指标,调整熔渣成分和渣的流动性至合格。

3.4.4测量渣面和铁水面高度3.4.4.1将带有指针的探杆插入炉内熔池。

3.4.4.2用卷尺快速测量炉盖外部探杆长度。

3.4.4.3拔出探杆,测量探杆上挂渣长度,整个过程要迅速完成。

3.4.4.4高度计算公式见工艺通知单。

3.4.5熔池液面控制3.4.5.1正常生产最高液面不超铁口以上1100mm,通常应将液面控制在铁口以上750mm以下。

3.4.5.2铁水液面控制在出铁后铁口以上50mm或见渣。

3.4.5.3根据以上工艺要求,结合下料量调整出铁出渣的时间间隔。

3.4.6观察设备运转,调整炉况员工分区域负责密切观察设备运转和炉况。

发现不正常时,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保证运行正常。

3.5试生产结束条件3.5.1设备改造、调整完成,运转正常7天以上。

3.5.2生产完全顺行7天以上。

3.5.3产品质量良好稳定。

3.5.4工艺技术参数科学、合理而稳定。

3.5.5工厂全流程稳定匹配运行。

3.5.6员工能熟练掌握生产操作,设备操作、维护和检修任务。

3.6电炉正常生产操作3.6.1渣铁温度测量和控制操作3.6.1.1开始出渣后1分钟,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出渣温度。

出渣温度正常值按1680±20℃。

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3.6.1.2开始出铁后1分钟,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出铁温度。

出铁温度正常值按1400±50℃执行。

3.6.1.3出渣温度和出铁温度作为调节炉温熔池的依据。

温度过高,适当降低二次电流;温度过低,适当提高二次电流。

结合熔分生产负荷进行调整。

3.6.2进料量变化与控制操作3.6.2.1还原铁进料量按《工艺参数通知单》控制,要求连续稳定。

3.6.2.2监视还原转底炉提供还原铁的数量。

还原转底炉因故出料量变化,熔分电炉应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保证炉况稳定。

3.6.2.3熔分电炉出现故障,在处理的同时,要及时汇报值班主任并通知转底炉。

3.6.3熔池液面控制操作3.6.3.1熔池渣液面高度和铁水液面高度由进料量计算和参照上次出渣出铁时间决定。

3.6.3.2熔池液面高度按试生产规定执行。

3.6.3.3熔池铁水面高度按试生产规定执行。

3.6.4熔渣流动性、成份控制操作3.6.4.1熔渣流动性,根据出渣观察判断。

3.6.4.2熔渣流动性,通过调整渣中成份来实现。

具体含量按产品技术要求控制。

采用铁精矿、无碳生球或石灰石等进行调节。

3.6.4.3成品渣、铁成份按工艺控制参数要求执行。

3.7出渣操作规程出渣周期时间,按《工艺参数通知单》、入炉还原铁量计算控制。

3.7.1出渣前10分钟完成准备工作3.7.1.1检查流渣槽无结渣及异物阻塞,无漏缝。

3.7.1.2检查并试车出渣口开口机和泥炮完好正常:3.7.1.3检查并保证油温小于50℃。

3.7.1.4检查并保证油路通畅和无泄漏,各阀和电气开关处于正确位置。

试车正常。

3.7.1.5清理干净出渣口周围废物残渣。

3.7.1.6装堵口泥:每次装堵口泥前,应将口部积存的较干硬的堵口泥挤出,以保证堵渣口时堵口泥能顺畅挤出。

3.7.1.7准备好备用烧氧开渣口器材。

3.7.1.8准备好备用人工开、堵出渣口器材。

3.7.2出渣操作3.7.2.1启动油泵移动渣口开口机,使钻头对准渣口。

启动开口机进行开口进钻操作,钻头保持平稳。

进钻操作时密切关注出泥颜色,当进钻到一定深度出泥发白时,退出开口机,测量渣口深度。

用尖头钢钎捅穿堵泥让熔渣流出。

3.7.2.2人工开渣口①当渣口开口机故障时,先用开口钢钎结合弯钩尽量掏出堵泥。

②当用钢钎捅不开渣口时,用点着火的烧氧管烧开出渣口。

3.7.2.3熔渣流出后,要注意观察渣流大小,控制流量,防止炉渣冲出流槽外;当渣流过小时,用长圆钢条插入渣口前后拉动,以增加渣量。

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3.7.2.4出渣2分钟待渣流平稳后,按规定取样、送样。

3.7.3出渣口堵口操作3.7.3.1出渣量达到本次规定量时,开始堵口操作。

3.7.3.2用泥炮堵出渣口。

操作程序为:①启动油泵,待油泵运行稳定,升压到规定压力。

②旋转泥炮,让炮嘴对准出渣口并加压。

③渣流堵住后,浇洒冷却水至炮头、泥缸,停泵焖炮。

④观察渣口完全堵死后,泥炮复位,停止油泵。

3.8出铁操作规程出铁周期时间和出铁量,按《工艺参数通知单》、入炉还原铁量计算控制3.8.1出铁前操作规程3.8.1.1出铁前对炉前机械进行检查和试运行。

3.8.1.2确认炮泥装满,活塞顶紧,炮嘴完好。

每次装堵口泥前,应将口部积存的较干硬的堵口泥挤出,以保证堵出铁口时堵口泥能顺畅地挤出。

3.8.1.3检查确认铁水罐,罐内衬耐火材料完好,铁沟内耐火材料的龟裂、侵蚀和剥落情况以及沟内粘渣铁不影响铁流动。

3.8.1.4铁水罐车、行走轨道、卷扬机、脱硫系统、铸铁机、行车运转及功能正常。

3.8.1.5烘烤器进行烘烤不得少4小时,温度达800℃以上。

吊入铁水罐车架,开到出铁位置备用。

清理干净出铁口周围废物残渣。

3.8.1.6准备好备用烧氧开出铁口器材。

3.8.2出铁操作规程3.8.2.1启动油泵,移动出铁口开口机,使钻头对准出铁口。

启动开口机进行开口进钻操作,钻头保持平稳,开口直径不得大于60mm。

进钻操作时密切关注出泥颜色。

当进钻到一定深度出泥发白时,退出开口机,测量铁口深度。

用尖头钢钎捅穿堵泥让铁水流出。

3.8.2.2人工开出铁口①当出铁口开口机故障时,先用开口钢钎结合弯钩尽量掏出堵泥。

②当用钢钎捅不开出铁口时,用点着火的烧氧管烧开出铁口。

③铁水流出后,要注意观察铁水流大小,当铁水流过大时,密切关注铁水流动情况,控制流量,防止铁水冲出流铁槽外;当铁水流过小时,要用长圆钢条插入出铁口前后拉动,以增加出铁量。

④出铁量达到本次规定量,应立即操作堵口机堵住出铁口。

⑤出铁2分钟铁流平稳后,按规定测温、取样、送样。

3.8.3出铁口堵口操作3.8.3.1旋转泥炮,让炮嘴对准出铁口并加压。

3.8.3.2铁流堵住后,浇洒冷却水至炮头、泥缸,焖炮。

3.8.3.2观察铁口是否完全堵死,完全堵死后泥炮复位,停油泵。

3.9炉况观察及处理操作3.9.1正常情况每小时全面观察炉况1次,交班前、接班后,出铁、出渣后各观察炉况1次。

龙蟒矿冶公司深加工厂钒钛电炉操作规程3.9.2炉况观察内容:熔渣流动性、熔池大小、炉壁挂渣厚度、进料落点位置、进料分布情况、电极氧化程度、进料管完好程度、炉盖完好程度等。

3.9.3出铁、出渣时,通过铁水流、熔渣流观察出铁口、出渣口完好程度。

堵泥后,观察堵口完好状况,堵泥牢固程度。

3.9.4炉况观察发现不正常,应立即进行处理或立即报告值班主任安排处理。

与上下工序密切相关的应立即通报采取相应措施。

4烟气系统操作规程4.1电炉炉内压力控制在0~-20pa之间。

4.2电炉炉盖电极孔、下料孔密封要良好,电极沙封内沙的高度低于三分之二添加沙子,下料孔用石棉布或硅酸铝纤维密封。

4.3二次燃烧室补风保持常开,补风燃烧后的温度控制在650~950℃。

4.4布袋进口温度控制在100~200℃。

4.5电炉抽尘系统发生故障或炉内发生异常情况才能开启事故烟囱。

4.6每班检查一次烟道堵塞及水冷情况(水冷检查详见看水操作规程)4.7电炉除尘器灰斗每班放灰一次。

4.8二次燃烧室内根据积灰情况每天白班放灰。

5加料操作规程5.1中间料罐对位准确后,打开扇形阀进行接料(下料溜槽堵料需人工用钢棍进行捅料),当轨道称显示重量1.5t左右时,关闭扇形阀,料罐车开到吊装工位进行吊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