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2021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D卷

宁夏2021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D卷

宁夏2021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5高一上·无为期中)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 .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 .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 .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 .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2. (2分)下列不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的是()A . 君主土地私有制B . 地主土地所有制C .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D . 租佃制3. (2分) (2019高三上·重庆期末)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

”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A . 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 . 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C . 促进北魏经济发展D . 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4. (2分) (2017高二下·淮北期中) 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并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

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A . 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B . 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C . 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D . 面临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5. (2分)历史学家朱维铮在其《重读近代史》第五篇“神和圣”之《海内天国史掠影》中有这样的叙述:“这个天国的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平民失望。

”上述材料从根本上说明A . 天国缔造者们已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B . 所谓“天国”其实离百姓非常遥远C . “天国”对民众而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D . 旧式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天国”的失败6. (2分) (2017高三下·衡阳模拟)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

以下对于洋务工业“是一种畸形物”的理解正确的是()A . 有利于西方列强的侵略B .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 . 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D . 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7. (2分) (2019高三上·长沙月考) 在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中,蒋介石把“礼义廉耻”视为救国建国的根本所在,强调把“礼义廉耻”的道德精神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

他把“礼义廉耻”解释为“规规矩矩的态度,正正当当的行为,清清白白的辨别,切切实实的觉悟”。

其本质意图是()A . 强化对意识形态的控制B . 恢复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C . 促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D . 重塑民族精神实现民主建国8. (2分) (2017高一下·奉新期末) 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

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在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

”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A . 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产业B . 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C . 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D . 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9. (2分) (2016高二上·泰州月考) 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A . 反对直接的民主B . 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 . 反对问政于民D . 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10. (2分)马丁·路德和伏尔泰思想的区别是A . 是否提倡人文主义B . 是否反对天主教的腐败C . 是否体现资产阶级的要求D . 是否构建资产阶级政治蓝图11. (2分)学者闻一在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其中出现在“退却年代”现象是A . 国家集中分配产品B . 收购制取代义务交售制C . 允许一定程度的私有制D . 优先发展重工业12. (2分) (2019高三上·长宁期末)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其中在20世纪中期的最主要特征是()A . 实行竞争和自由放任政策B . 生产和资本集中化C . 以国家力量干预社会经济D . 垄断组织的国际化二、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13. (10分)(2019·长沙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美国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大量集中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

马萨诸塞州卫生局在其报告中谈到该州河流被严重污染,已经不适合作为家庭用水供应。

这份报告所反映的情况,在19世纪美国的大多数城市中都是存在的,水体污染往往是疫病流行的根本原因。

为了创造卫生、健康的城市环境,市政官员、专业技术工程师、改革积极分子和普通市民联合起来,为解决城市问题进行了不懈努力。

1888年,普罗堆登斯组建了第一座市立的细菌学实验室。

5年后,纽约市引进了巴氏消毒法。

到1910年,超过1000万的美国城市居民用上了消毒过滤的水,使得纽约、费城、波士頓的死亡率至少下降.除由市政修建统一的下水道工程之外,19世纪80年代,环卫工程师们利用化学或生物的最新成果发明了污水处理方法。

这些努力的结果就是城市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1908年1月,芝加哥市议会通过了城市规划,并授权市长组织一个委员会来研究和推动这一规划。

此后,城市规划逐漸得到每一个城市的重视。

——摘编自刘敏《19世纪美国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和对策》材料二:中国近代城市承继古代城市而来,其基础设施建设很难适应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

欧美教士深感中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严重。

传教医生认为“对于引起疾病的神秘因素的恐惧也势必成为基督教进步的障碍”。

因此,他们将传教事业与公共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取得突出成效领域有:预防天花的种牛痘技术的推广;眼病的防治;对鼠疫等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和治疗。

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

上海租界自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

到20世纪初年,地方自治运动兴起,上海积界有关公共卫生的管理条例都被搬至华界。

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1916年成立中华卫生教育会,先后在北京、杭州等15个城市开展卫生运动。

从总体上说,在民国年同內多数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公共卫生事业都有所发展,但北京、南京和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较好,内地城市较差。

现代医学的提倡者们主张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他们攻击传统中医知识是不科学的和迷信的,使中西医关系紧张。

——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与中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4.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图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材料三: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先生,因病于2005年10月在北京逝世。

荣氏家族基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

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材料二的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并简要分析解放前民族工业发展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15. (10分)(2020·河北模拟)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战后法国对德政策时强时弱,是一个遏制、无力遏制到绥靖的过程。

作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法国在对德国处置上享有主动权,坚决要求严惩德国,但法国这一政策受到欧美许多国家的阻挠,这种结果已经表明强硬方法的无效,从此对德政策不得不由攻势转为守势,仅求暂时的国家安全。

法国在一战后的对德政策的软弱直接与国内社会的衰落有关。

作为一战的主战场,法国损失特别惨重,国家面临“荒废破产”的境地;除了经济上的困境,政治上内阁更迭不断也使法国渐渐失去团结的国家特性。

随着德国的日益壮大,法国最终渐渐走向唯英国马首是瞻、不敢对抗德国的绥靖道路。

另外那时的英国、美国等国出于自身利益而对法国的态度摇摆不定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法国对德政策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一战后法国对德政策变化的后果。

16. (15分) (2017高一下·浙江月考)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摘自人民版教科书《历史》必修一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