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高层次训练(新课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不能..看作一个生命系统的是 A .人的身体 B .培养基上滋生的细菌和真菌 C .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D .发生水华的池塘 2.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SARS 病毒)是 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SARS 病毒体内仅有A 、T 、C 、G 四种碱基 B .SARS 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 .SARS 病毒的S 蛋白质位于它的细胞膜上D .SARS 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右图所示的四个方框分别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共同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
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 A .RNA B .染色体 C .DNA D .核糖体 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 B .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C .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 .龟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5.下列是自然界中一些生物细胞的模式图,从左到右可代表的生物依次是A .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单细胞藻类B .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单细胞藻类C .动物细胞、单细胞藻类、高等植物细胞D .单细胞藻类、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6.广告语“聪明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 2+有关,缺乏Zn 2+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A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 .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C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 .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7.已知天冬酰胺的R 基为(-C 2H 4ON ),现有分子式为C 63H 103O 45N 17S 2的环肽,其中含有2个天冬酰胺。
在上述多肽中肽键最多有 A .17个 B .16个 C .15个 D .14个 8.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A .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 .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 .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 .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9.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 .从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10.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下图为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衣藻乳酸菌蘑菇蓝藻的问题是A.水分容易进出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C.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D.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11.如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A.A中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B.图中①过程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且有H2O生成C.一条多肽链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1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1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元素,血红蛋白合成量不足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1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构成的碱基相同15.“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A.水解→制片→冲洗→染色→观察B.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C.制片→染色→水解→冲洗→观察D.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16.某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17.在奥运会的足球赛场上,有时会看到一些运动员在下半场比赛中出现抽搐现象,这是由于在大量出汗时丢失了下面哪一种无机盐离子A.Na+ B.Fe2+ C.Ca2+ D.Mg2+1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激素、维生素D、抗体都属于脂质B.Fe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并不重要C.淀粉、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由相同种类的元素组成D.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决定的19.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细胞核内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D.该菌的蛋白质是在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形成20.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2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B.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C.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膜结构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流动性22.下列有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蛋白质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都必须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通道的作用D.同一生物体内相距很远的细胞无法进行信息交流23.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都能形成ATPC.丙酮酸一定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4.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B.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C.健那绿染液可将细胞质染成蓝绿色D.藓类叶片不需要撕取表皮就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25.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200~300 mol ATP,但人体细胞中A TP的总量只有约0.1 mol。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水解掉最远端的磷酸基团变成ADP,再水解掉一个磷酸基团就变成了RNA的组成单位B.A TP是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C.活细胞中时刻进行着A TP与ADP的相互转化D.A 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26.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站”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27.下列哪组细胞器不含磷脂A.线粒体和叶绿体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线粒体和高尔基体D.核糖体和中心体28.蓝藻和菠菜的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蓝藻细胞没有A.核膜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壁29.关于细胞结构、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B.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D.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不与核膜相连30.右图表示抗体形成过程中相应细胞生物膜面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可以判断三种膜转化的顺序是 A .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B .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 C .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 D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1.将从大肠杆菌细胞中提取到的核酸彻底进行水解,直至形成不能再水 解的小分子,则能得到的小分子的种类共有 A .9种B .8种C .6种D .4种 3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 .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C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 .核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3.右图表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 将它切成三截(图中 a :纤毛; b :大核; c :根锯),能再生成喇叭虫的部位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34.右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②、③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 B .细胞识别与①有关C .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D .③的分子“头部”为疏水基团,“尾部”为亲水基团 35.如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 .不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C .当溶液浓度甲>乙时,成熟植物细胞会因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D .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渗透平衡状态36.下图为某同学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 .B 步骤是观察细胞质大小及细胞壁的位置 B .E 步骤滴加的是清水C .该实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D .实验前后的处理形成了自身对照 37.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 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L 是细胞壁,M 是液泡,N 是细胞质B .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 .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38.在哺乳动物的消化道中,若将一个由4条肽链共48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彻底消化,需要消耗水分子的个数是A .489B .488C .487D .48439.某个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照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在这个实验设计A B C D E F蔗糖溶液低倍镜下观察 制片低倍镜 下观察低倍镜 下观察 吸水纸吸水纸中,应该修改的内容是花盆 大豆 光照 温度 水 1 30粒 阳光下 25℃ 充足 230粒暗室25℃不充足A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B .两个花盆温度都应维持在5℃环境中C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黑暗的地方D .两个花盆都应该给予充足的水分40.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