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单位:XXXXXXXXXXX铝板带工程冷轧车间试车方案编制日期: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3)第二节试运转验收依据 (6)第三节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第四节试运转步骤 (7)第五节试运转方法 (7)第六节无负荷联动试运转 (13)第七节试车组织机构: (24)第八节安全措施: (24)第九节文明施工及消防、保卫措施 (25)第十节消防施工措施 (26)第十一■节附表:液压缸、液压马达及气缸参数表 (26)第1节工程概况1轧机用途、性能、结构特点1.1轧机用途冷轧四辊轧机对铝及铝合金(2-10mm厚)材料进行冷轧,轧出合格的成品1.2轧机主要技术性能四辊轧机机组运动方向:从操作侧看从右到左机组轧制线标高:+3940mm1.3结构特点1.3.1设备组成四辊冷轧机组的机械设备由1#运卷小车、准备站开卷机、带夹送辊直头机、2#运卷小车、开卷机、入口套筒及残卷处理装置、夹送辊、切头剪、3辊稳定辊、入口底座移动装置、四辊轧机、出口偏转夹送辊、清刷辊、张力卷取机、双压辊、皮带助卷器、卸卷车、打捆附件、板卷运输系统、残卷处理、液压控制系统、稀油润滑系统、轧制油润滑系统、CO2灭火系统等组成。
对各设备试车项目的电机、液压缸进行动作并对电机传感器、液压缸行程开关、各设备的极限开关调节等。
1.3.2结构特点轧机由两台串联电动机经减速机,实现上下辊传动。
轧机的压下由AGC液压缸实现上支承辊和上工作辊的压下。
下辊系的高度调整是由液压缸带动斜锲水平移动,从而调整下支承辊和下工作辊辊面标高。
工作辊设有弯辊缸,弯辊缸工作行程为0-45mm,工作压力为16MPa。
实现工作辊的正、负弯辊,轧机机架分别由螺栓固定在一个底座上,工作辊由快速换辊装置换辊。
上支承辊由专用换辊工具放在下支承辊上,由液压缸将上、下支承辊装配拉出换辊。
机架出口设有防缠导板、轧制油吹扫装置等。
在轧机入口、出口设有测厚仪、测速仪,测厚仪将信号反馈给轧机液压压下油缸进行厚度闭环控制。
铝板带工程冷轧车间试车方案•CMg■第2节试运转验收依据1、 施工图纸及设计资料、设备随机资料。
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98。
3、 《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386-20064、 《冶金机械液压、润滑和气动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50387- 2006第3节试车前的准备工作1、设备必须安装完毕,其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各介质工艺管道必须全部安装完毕,液压、稀油、轧制油系统冲洗 试压完,冷却水及压缩空气管道冲洗、吹扫及试压完。
CO 能投入使用;管道内充满介质4、水处理系统已 投入正常运行5、各种机械设备润滑部位及油腔内已按设备资料及设计要求注够润滑 油及润滑脂;6、所有滑动的机械部件应涂上油脂,这同样适用于暴露的齿轮装置和 杠杆机构的关节。
7、轧机平台上栏杆及梯子已施工完毕,各种孔洞盖板已安装完,安全 通道通畅无阻;&各种电气和仪表设备已安装配线完毕,经检验证明其性能可靠,配 线无误;9、 车间内照明和 通讯设施已施工完毕,具备使用条件; 10、 施工时所用的各种临时措施已拆除;3、液压、干油润滑、轧制油、稀油润滑、气动系统、 2灭火系统已第4节试运转步骤第5节试运转方法设备试运转应遵循由单体到区域、由区域到全线、由手动到电动、由低载到高载、由低速到高速、先空载后负载的原则,严格按方案中要求进行。
当各个单体设备调试完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联动试运转。
1)、液压系统调整和试运转试运转前应具备如下条件:1、工作油液的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充气蓄能器预充的气压和重力蓄能器的配重重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油箱和蓄能器的液位监控装置定位必须准确,当液位变动超过规定的高度时,必须立即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和实现规定的联锁动作。
3、油温监控装置必须使油箱的油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且当油温超过规定范围时,必须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
4、系统所有压力控制阀和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试运转:1、液压泵无负荷运转10分钟,无异常噪音;在工作压力下试运转2小时后,轴承温升不超过40C,轴承温度不超过80C,泵体无漏油及异常噪铝板带工程冷轧车间试车方案音和振动;带有调节装置的液压泵,其调节装置必须灵活可靠。
2、执行元件经调试后往复动作3〜5次,其行程、速度和运动平稳性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系统调试完毕,所有管道必须无漏油现象和不允许的振动;所有设备及元件必须无漏油现象;所有联锁装置必须准确、灵敏、可靠。
2)、气动系统调整和试运转试运转前应具备如下条件:1、注入油雾器的润滑油的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自动排水式分水滤气器调试后必须能自动排水。
3、所有控制阀工作正常,调定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试运转:1、执行元件经调试后动作3〜5 次,其行程、速度和运动平稳性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系统调试完毕,所有管道必须无漏油现象和不允许的振动;所有设备及元件必须无漏油现象;所有联锁装置必须准确、灵敏、可靠。
3)、润滑油集中润滑系统调整和试运转系统试运转前应具备如下条件:1、加入油箱的润滑油的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油箱、压力箱的液位监控装置定位必须准确,当液位变动超过规定高度时,必须必须立即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和实现规定的联锁动作。
3、油温监控装置必须使油箱的油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且当油温超过规定范围时,必须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
4、有冷却器出口的油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第 9 页共 31 页系统试运转:1、油泵无负荷运转10分钟,无异常噪音;在工作压力下试运转2小时后,轴承温升不超过40 C,轴承温度不超过80C,泵体无漏油及异常噪音和振动;带有调节装置的液压泵,其调节装置必须灵活可靠。
2、净油机的调整和试运转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如设备无规定则按转筒分离法和澄清法装配方式各运转1h,必须无异常噪音和振动轴承温升不超过40C,轴承温度不超过80C。
3、系统调试完毕后,油箱、油压、油位等所有调整参数及联锁均符合设计要求,所有管道和设备必须无漏油。
4)、润滑脂集中润滑系统调整―和试运转系统试运转前应具备如下~条件:1、加入油箱的润滑脂的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安全阀、压力操作阀、换向阀、压力继电器等的压力调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试运转:—1、润滑泵工作正常,无异常噪声,轴承温升不超过80^。
2、系统所有联锁和报警装置准确、灵敏可靠。
3、所有润滑点的给脂适当。
4、系统无漏脂现象。
4)、轧制油系统调整和试运转系统试运转前应具备如下条件:1、加入轧制油的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液位和油温监控装置能实现规定的监控装置。
3、轧制油压力和含油量符合设计要求系统试运转:1、油泵无负荷运转10分钟,无异常噪音;在工作压力下试运转2小时后,轴承温升不超过40 C,轴承温度不超过80C,泵体无漏油及异常噪音和振动;带有调节装置的液压泵,其调节装置必须灵活可靠。
2、系统调试完毕,所有管道必须无漏油现象和不允许的振动;所有设备及元件必须无漏油现象;所有联锁装置必须准确、灵敏、可靠。
5)、油气润滑系统(见厂家调试方案)6)、CO2灭火系统(见厂家调试方案)单机试车:将所有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接手打开,对电机进行试运转,试车前先手动盘车,无卡阻现象后对电机进行点动。
确定电机转动方向,转动方向正确后无异常现象,电机连续转动30分钟,合格后将拆除的联轴器接手螺栓装上进行连机试车。
7)、轧机主机列设备单体试运转1、主传动电机空载试运转30分钟,带动减速机运转30分钟后,电机带动减速机、传动连接轴及轧辊分别按照额定转数的25%、50%、75%、100%四个等级分别试运转30分钟。
2、工作辊、支承辊换辊装置及支承辊锁紧、支承辊侧推,工作辊锁紧,支承辊清辊器,防缠导板,换档缸,接轴抱紧,轧线调整缸分别往返运转3~ 5次,行程和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轧制油喷射试车(是否需要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4、在运转中传动部件应灵活、平稳,且无异常声响和卡阻现象。
5、轴承温度应正常,滚动轴承温升小于40C。
且最高温度小于80Co 滑动轴承温升小于35C,且最高温度小于70C o6、参加区域或机组的联动试运转,按设计规定的联动程序连续运转 3 次,应无故障,每一次不超过30分钟。
7、试车期间各连接件及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
&各个限位装置或传感器动作应准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8)、运卷、卸卷小车及板带运输系统设备单体试运转1、先操纵升降油缸作升降动作5次,应无颤动和卡阻现象,导杆上的油膜应均匀,后操纵小车电机电动使小车往返移动5次应无卡阻或噪音等现象,启动板卷运输系统电机带动辊道运转应无卡阻或噪音等现象,旋转鞍座往返转动5次应无卡阻或噪音等现象,无问题为合格。
2、各个限位装置或传感器动作应准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9)、开卷机及卷取机设备单体试运转1、设备上的液压缸、气缸动作5〜10次其行程、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开卷刀动作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3、压紧辊动作应平稳、液压马达转动灵活升降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检测准备站开卷机卷筒胀缩范围550-620mm,轧机区开卷机卷筒胀缩范围570-620mm,卷取机卷筒胀缩范围585-610mm;5、接上电机接手并手盘动电机和减速机之间的联轴器,确认无干涉并转动灵活;在卷筒上套上涨环,涨开卷筒;进行电机正、反转操作,检查程序给定速度和现场电机的转数是否一致,速度测量和反馈值应相同,设备动作时,相应的按钮指示灯工作正常,当按下停止按钮时,电机应立即停止转动;6、各个限位装置或传感器动作应准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10)、切头剪设备单体试运转1、人工控制液压缸使上下刀架升降3-5次应动作平稳无卡阻现象。
2、进行剪刃间隙测量、调整:(插上安全销)*剪刃间隙0.08〜0.15mm3、各个限位装置或传感器动作应准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11)、出入口套筒及残卷处理单体试运转1、进行套筒夹紧装置、套筒移出小车、套筒横移小车、套筒翻转装置、套筒移送装置、套筒移送装置试车,各执行机构动作3-5次,动作应准确、到位,无卡阻、异音,设备无干涉。
2、各个限位装置或传感器动作应准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12)、皮带助卷器设备单体试运转1、助卷器液压缸往复伸出3-5次带动助卷器移动,与卷取机卷筒接触应紧密均匀,助卷器在滑道上滑动应平稳可靠无卡阻现象。
2、各个限位装置或传感器动作应准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13)辊子(夹送辊、偏导辊、三辊稳定辊、带夹送辊的直头机、双压辊)1、人工控制液压缸往复运动3-5次应动作平稳无卡阻现象。
2、各个限位装置或传感器动作应准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14)残卷处理1、检查、确认各执行机构的控制阀组,进行托辊旋转,夹送辊的升降、旋转试车,对导板进行升降、伸缩试车,液压剪升降,各执行机构动作3-5次,动作应准确、到位,无卡阻,异音,设备无干涉2、各个限位装置或传感器动作应准确、可靠,无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