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选择与处理
避免与百合科作物连作。
长年性旱作地,应在翻耕烤土的基础上,结合整地每亩撒石灰20—25公斤进行土壤处理。
稻田种藠实行藠头与一季晚稻周年性水旱轮作,减轻病虫侵染来源。
二、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且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长柄型单心藠头(白鸡腿)。
选用无病虫、无伤口、无烂根的鳞茎,拆蔸去掉枯叶和修剪适量残根以备种用。
三、整地作畦
早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
根据排水状况分厢作畦,开好排水沟。
厢宽2—2.5米,一般采用开沟平畦栽培。
四、播种
大个型种苗亩用种苗230公斤;中小个型种苗亩用种苗200公斤;8月底至11月上旬均可播种,但以9月份播种为宜。
行距25—28厘米、株距12—13厘米。
五、田间管理
藠头主蘖出土后,结合中耕除草浅松土,促进齐苗和分蔸,缺蔸处应采用带土移栽法补苗。
冬旱时间长,应注意抗旱,高岸田和低坡地采用沟灌湿土法抗旱,其它旱地可采用行间铺放稻草,一方面可通过洒水先湿草、后湿土的办法抗旱,避免浇水板结土壤,另一方面也是冬季防冻的重要措施。
在冬至前及时追施热性肥料,可达到防冻促长的目的。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基施湖草沤制的堆沤肥或土杂肥1000公斤、腐熟的人畜粪1000公斤,沟施钙镁磷肥40—50公斤。
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冬至前10天左右及时追施腊肥,每亩采用腐熟的畜粪1000公斤浇施。
3月上旬,藠头进入旺盛生长期和鳞茎形成期,需肥量较大,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1000公斤,草木灰50-60公斤。
六、病虫害防治
基地常年主要发生的藠头病害为霜霉病,春季多雨年份,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份进入发病高峰,一般掌握在霜霉病发病蔸率5—10%,每亩采用53%金雷多米尔锰锌50—6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零星混合发生的害虫有葱蝇和蚜虫,每亩采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克兑水4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一并兼治。
七、采收
作加工用的藠头采收期为6月8日—15日,采收时,藠头从地里掘出后,先拆蔸刈删枯叶和修剪适量残根,然后按收购质量标准为无须不伤肉,柄长2—3厘米,无青头烂个,无机械损伤的全白单心藠头进行整理,整理后及时交售订单加工单位。
作种用的藠头,7—8月均可采挖,应按“室内贮种”和“存园留种”两种方法分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