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电压互感器在投入运行前要按照规程规定的项目进行试验检查。
例如,测极性、连接组别、摇绝缘、核相序等。
2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应保证其正确性。
一次绕组与被测电路并联,二次绕组与所连接的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或自动装置的电压线圈并联,同时注意极性的正确性。
三。
连接到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负载容量应适当,连接到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负载不应超过其额定容量,否则,变压器的误差会增大,难以达到测量精度。
4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由于电压互感器内阻小,如果二次回路短路,会产生大电流,损坏二次设备,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电压互感器可在二次侧装设熔断器,以防止二次侧短路损坏。
如有可能,还应在一次侧安装熔断器,以保护高压电网不因变压器高压绕组或引线故障而危及一次系统的安全。
5为了保证测量仪表和继电器接触人员的安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必须有接地点。
因为接地后,当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绝缘损坏时,会使仪表和继电器免受高压,危及人身安全。
6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异常与处理
常见异常
(1)三相电压指示不平衡:一相降低(可为零),另两相正常,线电压不正常,或伴有声、光信号,可能是互感器高压或低压熔断器熔断;
(2)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三相电压指示不平衡:一相降低(可为零),另两相升高(可达线电压)或指针摆动,可能是单相接地故障或基频谐振,如三相电压同时升高,并超过线电压(指针可摆到头),则可能是分频或高频谐振;
(3)高压熔断器多次熔断,可能是内部绝缘严重损坏,如绕组层间或匝间短路故障;
(4)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母线倒闸操作时,出现相电压升高并以低频摆动,一般为串联谐振现象;若无任何操作,突然出现相电压异常升高或降低,则可能是互感器内部绝缘损坏,如绝缘支架绕、绕组层间或匝间短路故障;
(5)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电压互感器投运时出现电压表指示不稳定,可能是高压绕组N(X)端接地接触不良。
(6)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处理。
处理方法
1. 根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有关规定,退出有关保护,防止
误动作。
2. 检查高、低压熔断器及自动空气开关是否正常,如熔断器
熔断、应查明原因立即更换,当再次熔断时则应慎重处理。
3.检查电压回路所有接头有无松动、断开现象,切换回路有
无接触不良现象。
铁磁谐振
磁铁谐振的产生是在进行操作或系统发生故障时,由于铁心饱和而引起的一种跃变过程,电网中发生的铁磁谐振分为并联铁磁谐振和串联铁磁谐振。
主要特点
1)对于铁磁谐振电路,在相同的电源电势作用下回路可能不只一种稳定的工作状态。
电路到底稳定在哪种工作状态要看外界冲击引起的过渡过程的情况。
2)PT的非线性铁磁特性是产生铁磁谐振的根本原因,但铁磁
元件的饱和效应本身也限制了过电压的幅值。
此外回路损耗也使谐振过电压受到阻尼和限制。
当回路电阻大于一定的数值时,就不会出现强烈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3)对于串联谐振电路,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必要条件是ω
0=1/l0c<;ω。
因此,铁磁共振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发生。
4)维持谐振振荡和补偿电路电阻损失的能量由工频电源提供。
为了将工频能量转换成其它谐振频率能量,转换过程必须是周期性的、有节奏的1/2(1,2,3…)倍频谐振。
5) PT被铁磁共振破坏。
电磁共振(频分)一般应具备以下三种情况。
①铁磁电压互感器的非线性效应是引起铁磁谐振的主要原因。
② Pt的电感电抗小于电容电抗的100倍,即参数匹配在谐振范围内。
③应有励磁条件,如Pt突然合闸、单相接地突然消失、外部干扰系统或系统运行引起的过电压。
经测试,分频谐振电流为正常电流的240倍以上,工频谐振电流约为正常电流的40-60倍,高频谐振电流较小。
在这些共振中,频分共振是最具破坏性的。
如果PT绝缘良好,工频和高频不会危及设备的安全,而6kV系统中存在上述情况。
消除办法从技术上考虑,为了避免铁磁谐振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励磁特性好的Tv或改用电容式TV;在同一个10kV配电系统中,应尽量减少TV的台数;在三相TV一次侧中性点串接
单相TV或在TV二次开口三角处接入阻尼电阻;在母线上接入一定大小的电容器,使容抗与感抗的比值小于0.01,避免谐振,;系统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采用自动调谐原理的接地补偿装置,通过过补、全补和欠补的运行方式,来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