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师足球培训昌乐县经济开发区小学赵方会培训纲要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本大纲是为昌乐县小学体育教师足球培训而设置的。
(二)任务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使学员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足球理论知识,培养学员的教学和训练能力,使学员能胜任学校的足球教学与训练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1. 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场地设施及队员装备;2.学员基本掌握足球各种技术的运用;3.学员正确理解规则的意义,并能组织学校规模的校园足球比赛活动。
三、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一)场地设施及队员装备方面1.明确场地中边线、球门线、中线、中圈、球门区、罚球点等;2.队员装备齐全。
(二)技术方面1.技术的概念、作用,分类;2.掌握各类技术动作结构的组成及动作方法。
(三)战术方面1.足球战术概述、分类、阵形;2.足球战术原则;3.阵形位置打法及位置职责。
4.了解足球进攻和防守战术;5.了解各种定位球攻防配合打法。
(四)规则与裁判法1.全面学习和掌握足球竞赛规则内容,做到吃透规则,理解规则,并能正确运用规则进行比赛。
2.全面掌握裁判法内容,主要是判法的准确性,合理的跑位,手势;棋示。
3.裁判员临场比赛的配合问题。
3.培养学员具有一定的组织足球竞赛的工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技术内容与基本要求:以基本功,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教学为主导,全面提高学员运用技战术的能力,以及临场裁判工作。
(一)传接球、踢球主要技术了解传球,停球,踢球等足球技术动作方法,技术特点,理解各类技术中主要技术的具体使用,掌握这些技术在比赛中的熟练操作。
(二)其它类别技术掷界外球技术要求学员掌握,角球、任意球等技术只作为介绍内容。
(三)战术了解足球比赛的全部过程和方法,理解技术与战术在比赛中的相互作用,掌握基本的战术配合和全队比赛攻防战术要求。
(四)临场裁判全面学习足球竞赛规则,要求学员正确理解规则的意义,全方位的把握规则的实质,提高学员临场裁判工作能力,提高学员执法水平。
五、有关教学环节的说明(一)本次培训采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二)以讲授足球基本知识、规则、战术教学为主,培养学员的实战能力;(三)学习和掌握足球竞赛规则提高学员的临场裁判工作能力。
足球基础知识讲座一、比赛场地(1)尺寸:比赛场地应为长方形,其长度不得多于120米或少于90米,宽度不得多于90米或少于45米(国际比赛的场地长度不得多于110米或少于100米,宽度不得多于75米或少于64米)。
在任何情况下,长度必须超过宽度。
(2)场地标记:比赛场地应按照平面图画出清晰的线条,线宽不得超过12厘米,不得做成“V”形凹槽。
较长的两条线叫边线,较短的叫球门线。
场地中间画一条横穿球场的线,叫中线。
场地中央应当做一个明显的标记,并以此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叫中圈。
(3)球门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5.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5.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球门区。
(4)罚球区: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16.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16.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罚球区,在两球门线中点垂直向场内量11米处各做一个清晰的标记,叫罚球点。
以罚球点为圆心,以9.15米为半径,在罚球区外画一段弧线,叫罚球弧。
(5)角球弧:以边线和球门线交叉点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向场内各画一段四分之一的圆弧,这个弧内地区叫角球区。
(6)球门:球门应设在每条球门线的中央,由两根相距7.32米、与西面角旗点相等距离、直立门柱与一根下沿离地面2.44米的水平横木连接组成,为确保安全(Safety),无论是固定球门或可移动球门都必须稳定地固定在场地上。
门柱及横木的宽度与厚度,均应对称相等,不得超过12厘米。
2、球圆形;用皮革或者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圆周不长于70厘米、不短于68厘米;重量在比赛的时候不多于450克、不少于410克;压力在平面上等于0.6—1.1个大气压。
3、队员一场比赛必须有两个队参加,每队上场人数不得多于11名,其中一名必须为守门员。
如果任何一个队的人数少于7人则比赛不能开始。
在正式的国际足联、洲际联合会和国家协会主办的正式比赛中,每场比赛最多可以使用3名替补队员(一共有7名替补队员)。
4、队员装备运动员不得佩带和使用任何可以危及自己或者其他队员的装备和任何物品。
基本装备:运动上衣、短裤、护袜、护腿板、足球鞋。
注意:每名守门员的服装颜色必须有别于其他队员和裁判员。
5、裁判员和助理裁判员在裁判法里面具体讲述。
6、比赛时间比赛分为两个半场,每半场45分钟,中场休息不得超过15分钟,加时赛分为两个半场,每半场15分钟。
7、比赛开始和重新开始(略)8、比赛进行及死球下列情况比赛成死球:当球无论是从空中还是地面全部整体越过球门线或者边线时;当比赛被裁判员停止时。
其他时间均为比赛进行时,包括:球从球门柱、横梁或者角旗杆弹回场内;球从比赛场地中的裁判员或者助理裁判员身上弹回场内。
9、计胜方式在比赛中进球较多的队伍为胜者,如果两队进球数相等或者都没有进球则为平局。
在竞赛规程中应该说明,当比赛为平局的时候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决定胜负。
进球:当球整体从球门柱间及横梁下越过球门线,而此前未违反竞赛规则,即为进球有效。
二、规则与裁判法表1:足球基本规则及判罚比赛场地。
红牌罚令出场如果队员违反下列七种法规的任何一种,将被罚令出场并出示红牌:a. 严重犯规;b. 暴力行为;c. 向对方或其它任何人吐唾沫;d. 用故意手球破坏对方的进球或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不包括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e. 用可判为任意球或球点球的犯规破坏向本方球门移动着的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f. 使用无礼的、侮辱的或辱骂性的语言;g.从后面抢截而又危及对方安全的动作应被视为严重犯规。
在场地的任何地点试图欺骗裁判员的佯装行为,必须作为非体育道德行为而进行制裁。
裁判员出示红牌,队员离场。
三、个人技术除手、前臂、上臂外,身体的其它部位都可以接触球。
正脚背、脚内侧(内脚背)、脚外侧(外脚背)、脚尖、脚弓,头,背,胸,腹,膝,大腿,小腿,等等。
四、进攻战术A.进攻战术四大原则当一个队在比赛中从对方脚下获得对球控制的刹那,进攻战术便开始起动。
为了求得进攻战术的运用效果,每个队员都必须了解掌握并善于合理运用下列进攻战术的四大原则。
(1)“宽度”原则是指进攻者尽可能利用场地宽度,使防守者被迫扩大横向防守面积,从而创造便于利用的进攻空间。
该原则主要应用于降低进攻推进速度,稳步组织进攻的战术形势下。
当处于这一阵势,任何场区都可以应用这一原则。
在运用该原则时,必须准确地掌握好横传和横向长传基本技术,以便为继而实施的渗透性进攻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2)渗透原则是指采用横传拉开防守后,通过正脚背或其他脚法以尽可能快的方式传球渗透并向前推进。
其目的是为了直接创造射门机会,或为射门创造有利的条件。
该原则不仅要求队员具备准确快速用各种脚法回传球渗透的能力,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移动速度。
当慢速进攻时,突然性的速度将是渗透对方防守的重要条件。
渗透对方越早越快,成攻的效率越高。
因此,在中场稳妥地组织进攻时,每位队员应努力准备伺机迅速采用渗透性传球,以创造射门机会。
(3)灵活原则是指在进攻中被对方盯防时所采取的机智协调有球和无球的行动。
该原则表现在于有球活动时主要是向一侧运球为同伴创造另一侧跑位切入的空档和向前方运球将会在身后创造空档。
无球活动则主要体现在有意识的穿插跑位,为持球同伴拉开空档以及利用有球队员战术移动所扯开的空档切入,创造传球点。
在执行灵活原则时,身体素质方面的特殊要求是较快的起动速度。
因为摆脱盯人以及切人空档,需要快速起动。
后卫插上和中场策应,仍需要爆发性速度。
进攻队员必须具备上述技、战术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能力,并能正确合理地执行灵活原则,方能瓦解对方密集防守布局,打乱防守阵脚,求得前场进攻战术运用的成功。
(4)即兴发挥原则是指在进攻中合理随意创造射门机会和抢时机射门,其最终目的在于射门得分。
就该原则战术思想而言,每一队员都应尽可能多的创造射门机会并伺机射门,否则,必然是华而不实,劳而无功。
总之,最终能够射门就是合理的。
在逼抢激烈的争夺中,战术的有效性更依赖于队员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即兴创造力。
因此,直觉、应变思维、临场经验、本能反应等战术素养和个人天赋,就成为参战队员的必备条件。
五、比赛阵形阵形的种类:为了适应比赛中攻守战术的需要,队员在场上位置的排列和职责分工称为比赛阵形。
阵形是以各位置队员排列的形状或数量命名。
人数排列由后向前,分成后卫线、前卫线和前锋线。
守门员的职责是固定的,一般不作计算。
表3:各位置球员的主要职责(二)场地学习及实践1、简要讲解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分组练习)2、重点学习脚背内侧踢定位球:动作做法: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度,最后一步稍大,以支撑脚底积极着地,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距球内侧后方约20-25厘米,膝关节微屈。
在支撑同时,踢球腿已完成后摆,并开始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当大腿摆至与支撑腿接近同一平面时,小腿做爆发式摆动,此时脚底外转、脚背绷直,以脚背内侧部位(第一跖骨和跖趾关节部位)触击球。
击球后踢球腿及身体继续随球向前。
练习方式:全班分成七个小组分散练习。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脚背内侧踢定位球动作的连贯与协调用力难点:支撑脚位置的合理性与击球点的准确性3、场地比赛及裁判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