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20片石砼挡土墙施工技术规范

C20片石砼挡土墙施工技术规范

C20砼块石挡土墙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至15m;缝宽为2cm,沉降缝内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为15cm.
1.2施工质量标准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实测项目
1.3外观鉴定
(1)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麻面。

(2)墙体不得出现外鼓变形。

(3)泄水孔无反坡、堵塞现象。

(4)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1.4施工内容
1、基础开挖。

2、基础浇筑混凝土。

< 立模、伸缩缝、浇筑混凝土>
3、墙体浇筑混凝土。

< 立模、安装泄水管、伸缩缝、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养护。

5、墙背填筑。

排水沟收集的积水排入集水坑。

(3)地基承载力检测
基槽开挖完成后,由人工将基底清理整平,参照每段挡墙的说明选取对应的挡墙尺寸确定地基承载力要求,并通知试验室、指挥部、项管、过控、监理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

(4)支模板搭支架浇筑混凝土
①模板加工模板采用钢模板支完挡墙主体,木模板拼接边角钢模不能支挡的部分。

模板支立前,首先将模板内面全部打磨,除去残留的混凝土块和铁锈,并涂刷脱模剂,保证模板表面平整。

②基础侧模采用钢模板、木模、钢管和木支撑,按照墙体放线,模板两侧放置,先临时固定在预埋钢筋上,确信准确无误后使用直径16 的对拉螺杆(间距60*60 )对拉。

水平和垂直钢管随对拉螺栓间距进行加固,对拉螺栓的蝴蝶卡必须上紧不能有松动现象。

支撑间距不大于70cm。

斜撑必须保证其垂直度和整体稳定性。

模板支撑完毕后,在侧模上用红漆做好标高记号,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

③泄水孔设置
墙身在岩土分界线以上部分分层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横向3m,
纵向2m,上下交错布置。

孔内预埋φ 5.59cmPVC管,其端头用土工布包裹,脱模后取下土工布接长出墙背15cm,其端头用土工布包裹。

泄水孔坡度2%~4%,流向路基挡墙外侧,在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粗颗粒材料(大粒径碎石或者卵石)堆囊以利排水。

最底一排泄水孔处现浇30cm 厚C30 小石子砼,并于其上加设φ 50mm软式透水管形成纵向排水渗沟,纵向排水渗沟可按单向坡或人字坡纵向引水,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也可形成凹形坡,在凹形坡最低处设泄水孔将水引至路基以外。

为保证预埋PVC管不移位、不上浮,采取将PVC管穿过对拉螺栓进行固定。

φ5.59cmPVC管包裹大样图
挡土墙泄水孔及回填结构示意图
墙身分次浇筑时,单次浇筑完成后,在砼初凝前,在砼接茬面栽少量片石,作为上下两层连接石。

(5)养护挡土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极易产生裂缝,施工时需高度重视养护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①混凝土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并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

②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浇水。

通过洒水措施进行保湿养护。

③混凝土养护不小于7d。

(6)混凝土脱模
①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 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脱模而损坏,方可拆除。

②混凝土脱模时间按照浇筑完成后1-2d 进行控制,现场拆模时先松对拉螺栓,螺栓松动后模板与成品不再粘结方可拆除。

③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调运模板。

④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⑤拆模后墙体表面存在混凝土通病时,需及时按《混凝土修补方案》进行处理。

(7)墙后回填
①当墙身片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进行墙背回填。

墙背回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逐层填筑、逐层夯实。

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

②墙背回填材料同路基填料相同,分层厚度、压实度要求同路基要求(每层30cm、压实度95%)。

③墙趾处的基坑在基础完工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倾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