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过程说明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过程说明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过程说明
1)道路观测左角∑β测左=308°
2.'38"+70°35'41"+156°56'39"+185°39'2"+205°21'59"+174°36'43"+197°31'46"+157°36'36"+135°14'40"+167°38'50"=1759°14'34"
ƒβ测=a始边- a终边=-15"。

ƒβ容=± 40√n =±126"。

ƒβ测<ƒβ容,测角精度符合要求。

2)改正角:β=β测- ƒβ测/N。

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改正角,依据公式a下一边’= a始边+180°+转角(观测转左角)依次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闭合差的调整
坐标增量计算根据已经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下面公式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 X AB=D AB*COS a AB,
△ Y AB=D AB*SIN a AB,
按附合导线要求,各边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植,等于终起两点的已知坐标之差,所以,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按公式计算,
Fx=∑△x测-(X终-X起)
FY=∑△Y测-(Y终-Y起)
导线全长闭合差f=√(ƒx2+ƒy2)=0.102m,k=f/∑D=1/38370<1/2000.
满足精度要求。

5)根据后一点的坐标及改正后的坐标增量,按公式推算前一点坐标。

X前=X后+△x改
Y前=Y后+△Y改
最后,推算出终止边的坐标,与原有设计值相等,以作检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