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
一、检查学生准备的情况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声音乐的基本常识,以及几首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本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相关的内容。请同学门将课前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从复习中巩固所学。
交流资料,让学生从资料中得到更多的知识。
新授
二、欣赏
1、《西班牙斗牛舞曲》
(1)先放录音,了解学生对乐曲表现内容的掌握情况。
(2)听录音,感受乐曲的表达的情感。注意乐曲带再现的三部结构。
(3)说说电子合成器在表现音乐方面的特点。师说明电子琴和电子合成器不同之处。
3、《动物世界》片头曲
(1)听录音,感受电声乐队乐器的组合特点。
(2)说说作品采用了哪些特殊的音效?分别表现了哪种场面?
4、欣赏《雨林》。
(1)听录音,请学生说说所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雷雨、鸟鸣、流水等)。
讲解弱起拍,用垫音的方法学唱。
8、师弹伴奏,学生跟唱全曲,纠正错误。
9、提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演唱情绪有何不同?怎么表现这些不同情绪?(学生思考回答)
10、随伴奏用饱满、自信的声音,中强的力度,热情的情绪演唱。
11、分组演唱,检查教学效果。
12、请学生说说歌曲的伴奏方式?这种方式产生怎么样的效果?
教材分析
《西班牙斗牛舞曲》
这是一首性格鲜明的舞曲。它以西班牙传统的民间习俗——斗牛为题,通过激情、酣畅的音乐,给人以无限的动感。音乐采用西班牙典型的民间舞曲节奏和音乐风格,结构上由引子加四个各具特色的舞曲段落组合而成。
《丝绸之路》
这首乐曲是日本电子音乐大师喜多郎为日本NHK广播公司出品的电视风光片《丝绸之路》所作配乐,创作于1980年。乐曲采用电子合成器演奏,声音的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具有乐队般的音响效果。
从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中了解电声乐队的不同组合和表现力、声音特点。
用不同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更关注音乐作品。
在欣赏中加入演唱,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
小结
请学生小结这两节课所学,电子音乐的特点。
作业布置
板书
课
后
反
思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听一些特别的乐器声音,你们能够辨别出它们是什么乐器吗?
2、播放课前录制的不同形式电子音乐片段。
3、请学生回答,检查学生了解的情况。出示图片加以说明。
4、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回答问题。个别实物展示。
5、师:电声乐器不是通过物理振动发音,而是借助电能发声,因而它们的发声原理与常规乐器不同,音色独具特色。
《橄榄树》
这是台湾故事片《欢颜》主题歌,作于1971年。歌词由著名作家三毛以自己漂泊的身世为依据而作,流露出流浪者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歌曲的旋律纯朴感人,以小调式写成,旋律中的升六级音使得调性色彩较为独特,更加突出了浓郁的情感。全曲为带再现的三段式。
学情分析
本课欣赏的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而且都属于电声音乐,和学生平时接触的流行音乐有共同之处,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这首乐曲旋律朴实无华,带有浓郁的中国情调,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作品为传统的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第一、三部分音乐相同,旋律舒缓柔美,似在诉说古老的故事。由于是为电视风光片而作,音乐的画面感相当鲜明。
《雨林》
这是一张有关关爱和保护热带雨林的音乐专辑。由迪因.爱沃森和他的乐队于20世纪90年代制作完成。这张专辑将自然之音与音乐相结合,音响体现一种强烈的、可真实感知的热带雨林环境之声,创作的音乐中可以明确感受到纯净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清新美感,二者通过现代录音技术巧妙结合为一体。这段音乐包括雷雨、鸟鸣、流水等自然音响,所用的乐器有电子合成器、竖笛、大提琴、电吉他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丰富音乐想象力,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音乐或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队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教学难点
音乐材料比较新,如何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听音辨乐器,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实物展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
新授
二、学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1、播放歌曲,学生边看歌词边听。
2、请学生说说歌曲中表现什么精神?
3、简介歌曲
4、练声:书上61页发声练习。
5、再次播放几遍录音,学生小声跟唱。
6、请学生说说觉得难唱的地方。(弱拍起唱)
7、就难唱的地方一个个重点突破。
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 第一课时(共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电子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学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教材分析
《我的未来不是梦》由张雨生演唱,陈乐融作词,翁孝良作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是一首励志作品,张雨生唱出了许多青年人对梦想的追求与不懈的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它就是台湾著名饮料品牌黑松沙士的广告片《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主题曲。台湾70年代出生的一代被称为"新新人类",他们有着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新新人类"虽然出生于战后和平年代,生活优越,但他们并不希望依赖父母享受生活,他们更渴望通过自已的劳动去证明他们存在的价值。于是一个"城市打工仔"的形象便被塑造出来,他虽然也曾彷徨,但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他认真地生活,不虚度时日。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正反映了这种情感和价值取向,所以广告歌曲一经播出,就唤起年轻一代的共鸣。
(2)引导学生注意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的转换,借助图片及有关西班牙斗牛的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3)出示电子琴,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键盘乐器,自动伴奏系统,音色变换自由,携带方便等)。
2、《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1)请学生说说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看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分组讨论用音乐手段表现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小设计等。
了解歌曲,有助于歌曲的演唱。
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难点更容易准确解决问题。
小结
三、小结
表扬鼓励学生本节课的表现。
作业布置
课后自己寻找一些电声乐队的作品来欣赏,收集电声乐队的有关资料,下节课带来。
板书
课
后
反
思
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 第二课时(共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动物世界》片头曲、《雨林》、《橄榄树》。
(2)说说这样的音响是否属于我们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如何给这类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
5、《橄榄树》
(1)听录音,结合歌词,说说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2)说说电声乐队在演奏《橄榄树》时的乐器组合以及乐曲的处理方式。
(3)再次聆听录音,并随录音填词跟唱。
(4)回答问题:乐曲中的反复记号起什么作用?你能说出这首作品演奏的顺序吗?
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充满了年轻向上的朝气,旋律自信明快,通俗歌曲,和学生平时所接触的歌曲风格一样,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观察与思考、欣赏、听唱、探究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磁带、钢琴、录音机辅助欣赏,提问讲解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子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能够听辩电声乐器的音色。
2、学会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在学唱的过程中了解认识电声乐队的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声音乐的了解。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了解电声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
歌曲的弱拍起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电子琴、电钢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
看图片和实物,认识电子乐器
教学策略选与设计
观察与思考、欣赏、比较、探究、归纳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磁带、钢琴、录音机辅助欣赏,提问讲解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动物世界》片头曲、《雨林》、《橄榄树》等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对电子音乐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