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的教育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的参加者和引导者,其日常行为表现时刻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和思想。
因此,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修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阐述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分析了幼儿园教师进行心理管理的具体途径,旨在为提高我国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我国流行三岁看老的说法,这种说法不仅仅是说幼儿的行为表现能反映出他长大成人后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还从侧面强调了幼儿要从小进行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进入校园的第一位引导者,与幼儿接触的时间甚至超过其父母。
此外,幼儿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职业修养和高尚的心灵情操,为幼儿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一、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1执着坚持的事业之心。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年纪尚小且心智还不成熟的幼儿,幼儿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
幼儿园工作是相当琐碎和复杂多变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会感到压力,出现心情烦躁等情绪,幼儿是非常敏感的,能够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变化。
因此,教师需要保持一颗执着坚持的事业之心,要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满怀热情。
2关爱和童真之心。
幼儿渴望得到周围人特别是教师的关心和爱护,这会让他们更加有安全感和自信心。
因此,教师要关心爱护幼儿的心灵,关心幼儿的身体是否健康,关心幼儿的情绪变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如果发现幼儿的情绪比较低落,教
师就需要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及时找出问题,改善幼儿的不良情绪;如果幼儿有不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及时帮助其改正。
教师在秉持关心爱护之心的时候,与之相伴随的是童真之心,要学会用幼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与幼儿一起发现世界的美好,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
3尊重之心。
每个个体都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不要认为幼儿年纪小就忽视了这一点,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对周围的人的情绪变化更加敏感。
例如,幼儿由于生理原因,有时候中午午休的时候会尿床,教师应知道这是正常现象,要保持尊重幼儿的态度,不要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再如,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最好不要当着幼儿的面,注意自己的言语表达,注重保护幼儿幼小的心灵。
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具体途径1外部影响。
幼儿教师在提升职业素养方面受外部影响较多。
第一,受到我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现代教育重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长期从事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在潜移默化中会认同和坚持这种理念,对幼儿持有尊重和关爱之心。
第二,由于幼儿本身的自主性较差,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幼儿进行沟通,在这过程中,幼儿的天真可爱会在不知不觉中软化教师的心灵,使教师时刻满怀一颗童心。
2自身因素。
教师在教学之余,要经常参加学术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吸取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技能,如钢琴、唱歌、跳舞等,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多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自己在
家里练习,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幼儿教师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不仅要教会幼儿丰富的文化知识,还教会幼儿做人的道理。
教师要拥有执着坚持的事业之心、关爱和童真之心以及尊重之心。
这有利于树立教师在幼儿心目中良好的形象,帮助教师很好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1]袁萍如何优化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的理答行为[]科技信息,20141[2]吕志洁幸福感幼儿园教师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及策略浅析[]教育教学论坛,201211[3]马雪琴,马富成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3作者苗春燕单位垦利区第一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