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自空气滤清器 阀门
电磁线圈 至进气管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d)开关控制型(VSV)
ECU输出控制信号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状态,控
制电磁阀的通电或断电,开关控制方式的电磁阀式怠速控
制阀只有打开(高怠速)和关闭(正常怠速)两种工作方

自空气滤清器
阀门
至进气管
电磁线圈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815℃,TWC转换效率下降。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2.1三元催化转换与空燃比控制
EFI系统的闭环控制过程:
进气
氧浓度增加
改改 变变
喷油器 短 长
排气
压缩
膨胀
氧浓度减少
电 动
发动机
势 大
电 动 势 小
O2S
ECU


加长
判定为空燃比稀
缩短
判定为空燃比浓
决定基本喷射时间
在带氧传感器的EFI系统中,并不是所有工况都进行闭环控制。 在起动、怠速、暖机、加速、全负荷、加速断油等工况下,发动机
执行元件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2)旁通空气式:旁通空气控制机构是通过改变旁通 道的流通面积来控制怠速进气量,以达到怠速控 制的目的。 (a) 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机构
1—阀座; 2—阀轴; 3—定子线圈; 4—轴承; 5—进给丝杠机构; 6—旁通空气进口; 7—阀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机构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怠速控制阀; 2—稳压箱; 3—节气门体; 4—空气流量计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b)旋转电磁阀式怠速控制机构 旋转电磁阀装在节气门体上,通过永久磁铁及周
围的磁化线圈控制机构来控制阀门的旋转角度,从
而改变怠速空气通道的截面积。
丰 自空气滤清器
1.3怠速控制过程
A
125

B

C
D
20 80 冷却液温度
怠速稳定控制:ECU将接受的转速信号与确定的目标转速进行比 较,其差值超过一定值时,ECU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怠速控制阀以 调节空气进气量。又称为反馈控制。 怠速提速控制:在怠速时,出现以下情况,ECU控制步进电机将 怠速提升。
开空调; 转方向盘(带动力转向的车); 电器负荷增大(如开大灯,风窗加热器,尾灯等); 挂前进档(自动变速器汽发动车机辅)助电。控系统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2.1三元催化转换与空燃比控制
只有在最佳空燃比附近, 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的转换效 率才最佳。在装用TWC的汽 车,一般装用氧传感器检测废 气中的氧浓度,并将此信号送 给ECU后,对空燃比进行反馈 闭环控制。
影响最大的是混合气的浓 度和排气温度。 装用TWC后,发动机的排气 温度须在300℃~815℃之间。 低于300℃,氧传感器将不能 产生正确信号,因此部分氧传 感器内有加热线圈;高于
怠速控制(ISC) 是ECU通过调节空气通路面积以控制空气流量的方 法来实现的。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1)节气门直动式:通过执行元件改变节气门的最
小开度来控制怠速进气量。 组成:直流电动机、减速齿轮机构、丝杠机
构和传动轴等。
节气门直动式
空气 执行元件
节气门
进 气 管
节气门操纵臂 油门踏板钢丝绳
1.3怠速控制过程
1.步进电动机式
控制内容: 起动初始位置的 设定 起动控制 暖机控制 怠速稳定控制 怠速预测控制 电器负荷增多时 的怠速控制 学习控制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3怠速控制过程
起动初始位置的设定:关闭点火开关发动机熄火后,电子控制单元 ECU的M-REL端子向主继电器延续供电2~3s,ECU控制步进电机 ISCV全部打开,以利于下次起动。 起动控制:起动时,怠速控制阀全开,起动顺利。起动后,ECU根据 水温的高低控制步进电机,调节控制阀的开度。 暖机控制:又称为快怠速控制。暖机时,ECU根据水温的高低控制怠 速控制阀的开度。随着水温上发升动机,辅助怠电控速系统控制阀开度逐渐减小。





电 磁
线圈


永久磁铁 阀
双金属片
自空气滤清器 阀体 阀
至进发气动机总辅助管电控系统
至进气总管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工作原理:
占空比:脉冲信号的通电时间与通电周期的比值。
占空比A= 发动机1辅0助% 电0控系统 AB


AB 一个周期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c) 占空比型电磁阀怠速控制机构 占空比控制型电磁阀工作时,由ECU确定控制脉冲信号的占 空比,磁化线圈中平均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占空比。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 怠速控制 2 排放控制 3 进气控制 4 其他辅助控制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1 怠速控制控制原理
燃油喷射发动机怠速时,节气门处于全关闭状态,空气通过节气 门缝隙及旁通节气门的怠速调节通路进入发动机,由空气流量计(或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检测该进气量,并根据转速及其他修正信号控 制喷油量,使输出扭矩与发动机本身内部阻力矩相平衡,保证发动机 在怠速下稳定运转。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步进电机的内部结构 1—线圈A;2—线圈B; 3—爪极; 4—定子;5—转子;6—定子A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1.2怠速进气量的控制
ECU控制S1通电,转子顺时针转动90度;ECU继续 给S2通电,转子再顺时针转动90度;依此类推。当 ECU按照S4、S3、S2、S1的顺序通电时,转子逆 时针转动。 线圈通电一次,转子转发动动机辅一助电次控系的统 角度称为步进角。
1.3怠速控制过程
2.旋转电磁阀式
3.占空比控制性(ACV)
4.开关控制型(VSV)
只有接通和断开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2 排放控制
汽车排放污染来源: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约占65%以上) 曲轴箱窜气(约占20%) 燃料供给系统中蒸发的燃油蒸汽(约占10%~20%)
汽油机的主要污染物: 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排污治理方法): 三元催化转换与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 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汽油蒸汽排放EVAP控制系统
发动机辅助电控系统
2.1三元催化转换与空燃比控制
三元催化转换器 功能:利用转换器中的三元催 化剂,将发动机排出废气中的 有害气体CO、HC和NOx变成 无害气体。 构造:安装在排气消声器前面, 由转换芯子和外壳等构成。转 换芯子常用蜂窝状陶瓷作为承 载催化剂的载体,在陶瓷载体 上浸渍铂(或钯)与铑贵重金 属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