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上).
刑法学(上)
一、 刑法学的学习方法
• (一)阅读和浏览,了解信息
• 1、教材及参考书: • (1)教材,(参阅同类教材) • 主编: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陈兴 良、张明楷、陈明华、齐文远、黄京平、 陈立……
(2)参考书
• ①陈兴良:《刑法理念导读》,法律出版 社.2003-8 • ②陈兴良:《规范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2003.
• (4)刑法中国 • /default.asp • (5)中国刑辩网 /template/index.jsp • (6)法律教育网——刑事专题 • /web/21605/ • (7)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 • /zxcy.php • (8)北京大学刑法学课程 • /xfx/ • (9)南京大学刑法学课程 • /JingPin/xfx/kclx.htm
• ③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源自法律出版社, 2003-1.(推荐)
• ④[日]西原春夫,顾肖荣等译:《刑法的根 基与哲学》,法律出版社,2004-1.
• ⑤[意]贝卡利亚,黄风译:《论犯罪 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推荐) • ⑥陈忠林:《刑法散得集》,法律出版 社,2003-9. • ⑦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法 律出版社,2003-9. • ⑧胡云腾:《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 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4.
三、刑法的功能 (刑法的机能,刑法的价值目 标)
• » (一)规范功能
• » (二)保护功能 • 社会保护,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基本人 权 • » (三)保障功能(人权保障) • 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到刑法追究 • 保障犯罪的人不受到法外制裁 • 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是否 可能?“好人”与“坏人”的用语是否合适??
2、1979-1997第二阶段
• 1979年刑法较为粗放,很快显滞 后性,期间制定了严打决定和若 干单行刑事法规。 • 1997年八届人大常委会,以24部 单行刑法为依据,通过了1997年 刑法(新刑法)。
3、1997至今,第三阶段
• 1997 年 10 月 1 日,新刑法生效, 此后至今出台了六个修正案,增 设了罪名。 • 七个(?)刑法的立法解释 • 大量的司法解释
二、本学期学习内容
• 刑法学总论,包括刑法学绪论、犯 罪总论、刑罚总论,研究对象是刑 法学总则。 • 课时54 • 学习方式包括课堂学习、读书笔记、 作业、课堂讨论 • 期末考试
第一章 刑法概说(刑法学绪 论)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刑法学基础知识 刑法基本原则 刑法效力范围
第一节 刑法学基础知识
• • • • • • • • • •
(10)刑事审判网 / (11)刑事检察网 / (12)中国判例网——刑事判例 /newEbiz1/EbizPort alFG/portal/html/InfoMultiPage.html (13)老行者之家 / (14)今日说法(在线观看) /program/lawtoday/03/ind ex.shtml
» 二.我国刑法的发展历程
• 1、 1949年至1979年6月为第一个阶
段。在此阶段的初期,没有刑法典, 判案主要依靠政策,很多单位都可 以发布自己的政策指示。 • 直到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将审判实 践中的罪名与量刑作了总结,归纳 出92种常见多发的罪名。
• 从1954年10月起,刑法典的制定提 上了日程,直至1963年,共诞生33 篇草稿,但由于反右运动和三年自 然灾害的严重干扰,直到1979年, 才在33篇草稿的基础上,形成了刑 法典。
上述书目本学期至少选读一本, 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 • • • • • • • •
2、阅读学术论文 《刑事法杂志》或其他杂志刊载文章 福州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 网络资源 3、阅读刑事法规 (1)刑法典 (2)刑法修正案 (3)刑法立法解释 (4)刑法司法解释
4、利用网络资源
• 刑法相关网站访问浏览(学术论文、法律法规、 刑事案例) • (1)中国刑事法律网(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 学研究中心) • / • (2)京师刑事法律网(北京师大……) • /criminal/default .asp • (3)法律思想网——刑法学 • /more.asp?classid=6
• 一、基本概念 • 二、我国刑法的发展历程 • 三、刑法的功能(机能、价值目标) • 四、刑法学的体系 • 五、刑法的解释
» 一.基本概念
•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 与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 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定罪量刑) • 刑法学:刑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 它是以刑法为对象,研究刑法所规定的 犯罪、刑事责任、刑罚以及其相互关系 的学科。
• ……………………
• (二)理解(基本理论,熟悉基本知识, 知识之学——智慧之学——精神之学) • (三)观察(现实,法律的运用状况) • (四)思考(What? Why? Aim? How? • 批判和探究:刑事立法是否合理适当? 刑事司法是否合法、公平、正当?)
• (五)讨论(介绍、评述、争论:法条 解读、理论问题、争议案件) • (六)分析(行为的定性?罪与非罪? 此罪彼罪?故意过失?未遂中止?主犯 从犯?一罪数罪?如何量刑?……) • (七)写作(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案 件评析,发言稿,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