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处置措施
组织应急预案教育及演练

理 归

7
组织应急预案教育及演练

理 归

5
冒顶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冒顶事故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事故危险源分布情况 (井下采掘工作面、采空区)
(井下采掘工作、采空区) 预防措施 1 、加强矿井的顶板管理工作,健 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障安全生 产投入。 2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 育和培训,制定完善矿山顶板事故 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 订。 3 、巷道设计时充分考虑防治顶板 事故的需要,布置合理稳定的通风 系统及合理的巷道开拓布置形式。 4、针对各采区的地质、开采条件, 采掘工作面在采掘作业规程中制 定防止顶板事故的具体措施,并认 真贯彻执行。 处置措施 1 、建立重大顶板事故信息采集、处理制度,确 保应急处置期间的信息畅通。参与应急处置指挥 部的成员单位及抢险救援单位,确定 1 名负责人 和联系人,保持 24 小时的通讯畅通。 2、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室后,按照总指挥或副总 指挥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抢险 救灾专业组,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 抢救事故前,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要根据现 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4、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应通过电话、喊话或敲 打管子等物体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探明冒顶范 围和被埋压人数及位置。 5、 处理冒顶前,必须先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 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 被堵压人员处输送新鲜空气,并把后路和顶板清 理维护好,保证后路畅通、安全。 6、处理冒顶前,必须坚持由外向里、逐步进行的 原则,要排查冒顶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 施因地制宜地进行加固,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 冒落;另外要对后路进行找顶加固,保障退出时 的安全。 7、处理冒顶区的方法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如冒 顶严重无法通过时,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抢救人 员。若遇险者被碎煤矸所埋,清理时要小心地使 用工具,不可用镐刨的方法扒人;若遇险者被围 岩岩块压住,应用千斤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 岩块抬起,绝不可用锤砸的方法破岩,使遇险人 员近一步受到伤害。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时间较长 时,如允许可用水管或压风管向遇险人员送饮料、 食物、新鲜空气。
组织应急预案教育及演练
整 理 归 档
4
中毒及窒息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中毒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出现中毒的症状 (出现头疼、头昏、呕吐、恶心、昏厥等症状时,可 判断为中毒)
预防措施
1、 首先组织周边影响作业区域 的工作人员撤离,以防事故扩 大。 2、利用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 和手段,实施急救措施。 3、加强通风,稀释炮烟浓度 4、 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 护措施,防止抢救过程中发生 二次死亡。 5、 抢救中毒和窒息人员的顺序 是先重后轻。
处置措施
1、救援小组立即展开救援行动,抢 救受水淹没伤员,疏散人员和疏通通道。 2、立即启动供水和压风施救系统, 延续被困人员生存时间。 3、立即组织开展抽排井下水,及时 解救被困人员。 4、事故救援同时安排人员做好事故 善后工作和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做到事 故救援、事故善后、事故调查三不误, 防止事故证据遗失。 5、吸取教训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 教育。
火灾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火灾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事故危险源分布情况 (中央变电所、其他硐室及巷道)
预防措施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 动火审批制度。 2、 在作业区要有灭火器或 有消防水源。 3、 在电焊作业区的下方要 垫阻燃材料,要有监护人,检 查已完作业区是否有火种。 4、 油料严格按照危化品管 理制度进行管理操作。
处置措施
1、救援小组立即展开救援行 动,抢救伤员,设立警戒线、疏散 人员和疏通通道。 2、组织内部义务消防人员扑 救火灾。 3、协助专业消防员灭火。 4、保护现场。 5、火灾事故调查处置。 6、事故救援同时安排人员做 好事故善后工作和事故调查取证 工作,做到事故救援、事故善后、 事故调查三不误,防止事故证据遗 失。
组织应急预案教育及演练

理 归

透水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透水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事故危险源分布情况 (老空区、断层破碎带、溶洞、裂隙、水库或河流下 面、地表洪水流经区域下面)
预防措施
1、 加强老空水的探放管理 工作。 2、 加强断层破碎带淋水的 探放管理工作。 3、 加强水库的保安柱留设 管理工作。 4、 加强河流的保安柱留设 管理工作。 5、 加强防排洪系统和设施 管理维护。
组织应急预案教育及演练

理 归

2
淹溺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淹溺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事故危险源分布情况 (源水池、沉淀池、清水池、高位水池以及浊 循环水池、净循环水池、井底水仓等)
预防措施 1、 在 18m、38m 浓缩池、 源水池、 沉淀池、 清水池设置防护栏杆、挂贴警告牌。 2、高位水池以及浊循环水池、净循环水池 观察口设置栏杆或活动盖板 3、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严禁在浓缩池里洗澡及洗涤物品。 5、做好防汛工作,防止因汛期的洪灾引发 的淹溺事故。
组织应急预案教育及演练
整 理 归

6
食品安全卫生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出现中毒的症状
(食堂食品)
预防措施
1 、加强食品采购过程中的管 理,杜绝购买到变质食品或者 含有超标的有害化学物质的食 品。 2 、加强商品加工过程中的监 管,避免食品在加工、储存中 受到污染。 3 、食堂作业人员按时参加体 检,杜绝不健康人员进入食堂 岗位工作。 4、加强对剩余饭菜的管理,避 免剩菜加热不充分,某些
处置措施
1、救援小组立即展开救援行动,抢救伤员,疏散 人员和疏通安全通道。
2、发现有人溺水时,在现场的作业人员应 设法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当溺水者在近 岸或附近淹溺,且尚有挣扎时,救护者当 迅速将棍、竹竿、救生圈等能够漂浮的器 材抛入水中,采用拖、拉的方法帮助溺水 者上岸。若是受过水中救护训练,并有一 定能力者,可进入水中接近溺水者进行救 助。 3、在进行溺水者施救的同时,以通讯手段 向车间报告或向周边人员呼救,以便得到 人力、物力的援助。 4、救出溺水者后,应进行简单的急救,并 拨打急救电话。
处置措施
1、迅速封锁现场,设置警示标志。 2、组织周边影响作业区域的工作人员撤 离,以防事故扩大。 3、加强通风措施,稀释炮烟浓度,为开 展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4、佩带氧气呼吸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将 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立即进行 抢救。 5、在抢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事故现场 原样,确需移动的要画出原图或进行拍 照录像,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以便事故调查。 6、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器具 赶赴现场进行抢救,若中毒者较严重, 立即拨 120 联系当地医疗机构医疗救治。 7、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确认满足应急终止条件时,向矿山应急 救援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可下 达应急终止指令。
组织应急预案教育及演练
整理 归档3爆破作业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爆破作业事故预防及处置措施
事故危险源分布情况 (1、打眼作业;2、装药; 3、放炮警戒;4、 炮后安检)
预防措施
1 、严格按照爆破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由 经过爆破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实施。根据 爆破前编制的爆破施工组织设计上确定的具体爆破方法、爆 破顺序、装药量、点火或者连线方法、警戒安全措施等组织 方案实施爆破。在爆破过程中,必须撤离与爆破无关的人员, 严格遵守爆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细则。 2 、装药、充填:装药前必须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使用 竹、木棍装药,禁止使用铁棍装药。在装药时,任何爆破都 必须进行药室充填,堵塞前应对装药质量进行检查,并用木 槽、竹筒或其他材料保护电爆缆线,堵塞要小心,不得破坏 起爆网络和线路。放炮次数宜尽量减少,放炮时间应有明确 规定,为了减少爆破药包受潮引起“盲炮” ,放炮距装药时间 不宜过长。 3 、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 员都能清楚的听到和看到。 4、爆破后必须经过 15min 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 作面,再确定爆破地点安全与否,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 现象,如无其他工作人员方可进入爆破地点工作。 5、 发现如有 “盲炮” , 及时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要求进行处理。
处置措施
1 、迅速组织两个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应急 救援队应首先侦察爆炸区域的情况,检查 C0、CO2 和氮氧化 物等有毒气体的含量,按照先抢救重伤、轻伤人员,后抢救 遇险者的原则,积极抢救受困人员,在抢救受困人员中,要 注意遇险人员的姿势和倒向,做好记录。在抢救中要严禁未 佩用呼吸器的人员进入爆炸区域,防止中毒扩大事故。 2 、在组织抢救遇险人员的同时,要组织通风人员启动局部 通风设备,准备迅速恢复爆炸区域的通风。 3、 如果爆炸区域巷道距离较长、温度高、烟雾大,巷道冒 落严重,应迅速采取安装局扇、逐段接风筒、逐段稀释烟雾 的方法进行抢救遇险人员。 4、当发生爆炸事故后,发现事故人员应立即向施工单位、矿 领导、安环科车间应急小组等汇报,并立即组织灾区及受威 胁区域的人员撤离现场。 5、必须立即组织救护队侦察,准确探明事故的性质、原因、 范围、遇险人员数量和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等情况,为 制订救灾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6、救灾过程中,要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指定专人观察灾区 气体和风流变化情况。当有再次爆炸危险时,救灾人员必须 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险。 7、爆炸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巷道和通风设施的破坏,使通 风系统紊乱,通风部门应根据救灾需要及时调整修复通风设 施,恢复通风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