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阻燃材料学 第5章 材料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

阻燃材料学 第5章 材料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


2019/2/17
第二节 点燃性和可燃性的测定
高聚物的CR具有基团加和性,是分子中各基团对成炭率 贡献的总和,如式(5-2) 。 CR = ∑(CFT)i ×1200/M (5-2) 式中:M—高聚物结构单元的摩尔质量,g/mol;CFT—每摩 尔结构单元的成炭量与碳的摩尔质量(12g/mol)之比,即每 摩尔结构单元成炭量中所含碳的物质的量,mol。 高聚物中不同基团的CFT值可在专门的手册中查得。
2019/2/17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2、大型试验及其局限性: 为了获得材料在实际火灾中的真实行为或接近真实的行 为,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建立大型试验,特别是模拟真正火 灾的大型试验,并建立计算机模型。 大型试验费时很多,耗资巨大,非一般实验室力所能及 。另外,有些大型试验,目前也还是经验性的,并不总能得 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现在,人们还在通过多种物理和数学模型,以期能由一 些小型试验结果来推测材料在真实火灾中的行为。
2019/2/17
第二节 点燃性和可燃性的测定
一、点燃温度的测定 点燃温度定义为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塑料分解放出可燃 气体,经外界火焰点燃并维持燃烧一定时间的最低温度。 ISO 871、ASTM D1929及GB 6410都是测定塑料点燃温度 的标准方法。 实际上测定的是塑料的闪燃温度和自燃温度。 闪燃温度是高聚物分解形成的可燃性气体可被火焰或火 花引燃的温度,它通常高于起始分解温度。 自燃温度是高聚物本身的化学反应导致其自燃的温度, 它一般高于闪燃温度(也有例外)。 一些高聚物的闪燃温度及自燃温度如表5-1。
一、复杂性和相对性
二、局限性
三、国际化 四、新测试方法
2019/2/17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一、复杂性和相对性
测定材料的阻燃性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影响 材料燃烧的因素很多,且彼此制约。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 同一材料在火灾中的行为不同,因而测得的材料阻燃性能也 常有差异。 影响因素有:点火源的形式、施加火源的时间、火源的 强度、材料与火源的位置、通风情况、材料的形状和厚度、 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环境等。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要想准确而客观地测定有关 材料阻燃性能的所有参数,还要分别求得各个因素对材料燃 烧的主要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2019/2/17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三、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需要统一各国的阻燃标准,以消除 贸易壁垒。因为单一国家的产品和测试标准不利于产品在各 国间的流通。所以,在科学的基础上制订国际阻燃标准来代 替现存的多个阻燃标准十分必要。 在1991年,北欧就提出了统一建材(壁纸、天花板衬里) 阻燃性能方法的研究规划,并以锥形量热仪(ISO 5660)和大 型燃烧试验(ISO 9705)两者的测试结果来划分壁纸和天花板 衬里材料的阻燃级别,还建立了一个由锥形量热仪测定结果 来预测ISO 9705大型燃烧试验时火势成长的数学模型。
2019/2/17
第二节 点燃性和可燃性的测定
(2) 按比燃烧焓计算 很多高聚物的燃烧焓、氧化焓及起始分解温度与它们的 L0I数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特别是一些高聚物的LOI的倒 数与它们的燃烧焓及氧化焓比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LOI可按式(5-3)计算。 LOI = -8×103/Δghb = -8×103 M/ΔmHb (5-3) 式中:Δghb—高聚物比燃烧焓,J/g;ΔmHb—高聚物一个结 构单元的摩尔燃烧焓,J/mol; M—高聚物一个结构单元的 摩尔质量,g/mol。 式(5-3)对C/O值或C/N值(物质的量)小于6的高聚物不适 用。
2019/2/17
第二节 点燃性和可燃性的测定
二、极限氧指数的测定 极限氧指数(LOI)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试样在氮、氧 混合气体中,维持平衡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体积分数)。 1、理论基础 聚合物的氧指数与其燃烧时的成炭率、比燃烧焓及元素 组成等因素有关,计算方法有: (1) 按成炭率计算 1974年,P.W.Vsn Krevelen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了 不含卤高聚物LOI与成炭率的线性关系式(5-1)。 LOI = (17.5 + 0.4CR)/100 (5-1) 式中,CR为高聚物加热至850℃时的成炭率,单位为%。
2019/2/17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目前,单是在美国就有100多种测定材料阻燃参数的方 法,而且其它国家还有一些与美国不同的方法,有时将它们 的测定结果相互比较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有些在某个国家 能够接受的阻燃材料,在其它国家可能不被采用。 应当注意的是,阻燃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标称材料 的某一阻燃性能时,一定要具体说明采用的测试方法和测试 条件,而且为了正确使用阻燃高骤物,人们必须了解使用现 有的阻燃测试方法来评价高聚物的阻燃性是不全面的和不完 全客观的,所以现代越来越多地采用那些可以测定材料阻燃 基本性能,然后据此能够转化为数学模型和(或)物理模型的 测试方法。
2019/2/17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为了试验结果的可比性,人们必须建立测试标准,严格 规定测试条件。所以现在国际上有很多材料(特别是塑料) 阻燃性能测试标准,其中不少是针对专门行业的,如建材、 电子-电气、运输(包括公路、铁路及航空)、矿山、家具、 纺织品、泡沫体等。不过,其中为国际上普通采用的测试标 准则为数要少,而且常有某一个国家甚至某些个别工厂,对 用于不同领域的塑料采用不同的标准。但问题是,测定同一 阻燃参数的几个方法,有时也缺乏科学的相关性。
2019/2/17
表5-1 一些聚合物的闪燃温度及自燃温度/℃
2019/2/17
表5-1
一些聚合物的闪燃温度及自燃温度/℃
2019/2/17
第二节 点燃性和可燃性的测定
ISO 871采用一种热空气点燃炉(Setchkin仪)测定塑料 的点燃温度。测定时,将粒状试祥(或1.9cm x 1.9cm方片 )置于炉内,再往炉中以定速通入高温空气,然后立即开始 计时,并点燃引火源。若试祥在5 min内点燃,则降低空气 温度,更换试样,重新测试。相反,若试样在5 min内仍不 点燃,则提高空气温度,重新测试。记录发生闪光的最低空 气温度,即试样最低闪燃温度。试样的自燃温度可采用与上 述相类似的方法测定,但无需点火源。记录试样燃烧的最低 温度,即最低自燃温度。除记录试样点燃温度外,还应记录 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如熔融、起泡和生烟等。
2019/2/17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四、新测试方法 由于火灾模型的迅速发展,需要建立一些新的特殊测试 方法,如锥形量热仪法、释热量热仪法等。利用这些方法, 可以测定材料很多与火灾发展有关的参数。如释热速率、临 界热流量、表面辐照损失的热响应参数、气化热、火焰极限 热流量、燃烧热、腐蚀系数、火焰传播系数、火焰淬灭指数 、燃烧产物等。其中,释热速率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火灾参数 ,但至今人们不甚明了释热速率与材料物理—化学性能间的 定量关系,只是建立了几个相关模型,可一般地描述材料引 燃温度、引燃时间、气化热、质量损失速率及释热速率与热 力学及材料传输性能的关系。
2019/2/17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二、局限性 1、小型试验及其局限性: 现行的大多数评价材料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大都是小 型试验(bench scale)。 小型试验的试验结果只能用来在试验条件下相对比较不 同材料的阻燃性,而不能用来全面衡量材料在真实火灾中的 实际行为。 这种小型测定法仍然为各国普遍采用和用于工业产品阻 燃性能的评价,并被国际和一些国家组织颁发为标准。
2019/2/17
第二节 点燃性和可燃性的测定
(3) 按元素组成估算 高聚物中的氧含量降低和卤素含量增高,均可提高材料 的LOI。如,聚己内酯与尼龙6相比,只是前者中的一个氧原 子被后者中的一个-NH所取代,但尼龙6的LOI比聚己内酯高 2~4%。起重要作用的还是组成中各元素的相对含量,如H/C 、F/C、Cl/C等的物质的量比,较小的H/C值和较大的F/C和 Cl/C值(即较小的CP值),可赋予物质较大的LOI。对大多数 高聚物来说,用式(11-6)估算的LOI值与实测LOI值相当接近 (见表5-3)。 CP≥1时,LOI≈0.175 CP≤1时,L0I≈0.60-0.425CP (5-6) CP值可按式(5-7)计算。 CP=H/C-0.65(F/C)1/3-1.1(Cl/C)1/3 (5-7)
阻燃材料学
第五章 材料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点燃性和可燃性的测定
第三节 火焰传播速率的测定
第四节 释热性的测定 第五节 生烟性的测定
第六节 燃烧产物腐蚀性的测定
第七节 燃烧产物毒性测定
2019/2/17
第五章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2019/2/17
第一节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般问题
电子-电气产品阻燃测试方法和标准的国际化更迫切。 以前,这类产品的安全标准有些是各国独立制订,有一些是 国际标准。在这类产品测试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中,首先统一 的就是计算机和办公室设备的标准,如IEC 60950。现在, 这个标准也被用于通讯设备。其次,要统一的是家用电器产 品,它们应采用什么样的阻燃标准,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 题。当人们由国家标准步入国际标准,标准统一化进程中将 会改变对材料、对产品的一些持殊要求,但不一定会提高或 降低它们的阻燃性能。
2019/2/17
第二节 点燃性和可燃性的测定
ΔmHb可根据完全燃烧产物(CO2及H2O)的生成焓及被燃烧 高聚物的生成焓求得,也可根据高聚物完全燃烧需氧量按式 (5-4)计算。 ΔmHb = -4.35×105 mO (5-4) 式中,mO为高聚物1mol结构单元完全燃烧需氧量,单位为 mol/mol。 合并式(5-3)及式(5-4),可得式(5-5)。 LOI = -1.84×10-2 M/mO (5-5) Δghb值越小(即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大,因Δghb为负值) 或mO值越大的高聚物,其LOI值越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