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

音乐语言要素及表现手段音的性质音乐是属于声音世界的一部分,是一种通过有组织的艺术化的声音在时间中的流动来塑造听党形象的表现性艺术。

乐音有四个主要性质:音高、音量、音值、音色1.音高音高是指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frequency)所决定。

振动频率越快,音就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就越低。

振动频率是以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计算的。

例如钢琴的最高音的振动频率是每秒4186次,最低音则是每秒27次。

每个乐音都有一个固定的音调高度(频率)一般在16~7000Hz的范围内。

在音乐中使用的所有乐音的集合称为乐音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将乐音按音调(频率)的高低排列,称为音列。

按音调由低向高排列的音列,称为上行音列,反之,称为下行音列。

在乐音体系中,每个乐音都有一个固定的频率,所以有固定频率的乐音又称为音级。

钢琴上一共有88个琴键,也就是说,钢琴上共有88个音级。

为了表示乐音体系中的音级,我们给每一个音级定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称为音名。

人们通过用大写的C、D、E、F、G、A、B以及小写的c、d、e、f、g、a、b来给乐音命名。

两个乐音的频率比值(用高频率除以低颊率得到)反映着两个乐音间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音程。

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

如果两乐音的频率相差一倍,那么我们就说它们的音程为纯八度(八度都说成是纯的)。

音程距离越大(乐音的频率比值越大),度数也就越大。

第二节音乐语言要素及表现手段音的性质音乐是属于声音世界的一部分,是一种通过有组织的艺术化的声音在时间中的流动来塑造听党形象的表现性艺术。

乐音有四个主要性质:音高、音量、音值、音色1.音高音高是指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frequency)所决定。

振动频率越快,音就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就越低。

振动频率是以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计算的。

例如钢琴的最高音的振动频率是每秒4186次,最低音则是每秒27次。

每个乐音都有一个固定的音调高度(频率)般在16~7000Hz的范围内。

在音乐中使用的所有乐音的集合称为乐音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将乐音按音调(频率)的高低排列,称为音列。

按音调由低向高排列的音列,称为上行音列,反之,称为下行音列。

在乐音体系中,每个乐音都有一个固定的频率,所以有固定频率的乐音又称为音级。

钢琴上一共有88个琴键,也就是说,钢琴上共有88个音级。

为了表示乐音体系中的音级,我们给每一个音级定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称为音名。

人们通过用大写的C、D、E、F、G、A、B以及小写的c、d、e、f、g、a、b来给乐音命名。

两个乐音的频率比值(用高频率除以低颊率得到)反映着两个乐音间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音程。

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

如果两乐音的频率相差一倍,那么我们就说它们的音程为纯八度(八度都说成是纯的)。

音程距离越大(乐音的频率比值越大),度数也就越大。

2.音量音乐中声音的强弱程度称为“力度”。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当乐器演奏得更轻柔或更激昂、演奏的乐器数量改变时,力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常会因情感表现需要而逐渐加强音量令人情绪兴奋、高昂,或是逐渐减弱音量传达平静、样和的感觉。

有时力度变化并未在乐谱中标记出来,而是由演奏者随着音乐表现的灵感来呈现,细腻的力度变化可以营造表演的情境和氛围。

在乐谱中,传统上作曲家多采用意大利文以及它们的简写来标示力度。

常见的术语包括:渐弱(Diminuendo/dim)、弱(Piano/p)、很弱(Pianissimo/p)、渐强(Crescendo cesc)、中强(Mezzo Forte/nf)、强(Fore)、很强(Fortissimo/ff)、最强(Forteportissimo ∥)、突强(Sforzando/sf)、强后突羽(Forte Piano)。

3.音值又称时值。

指音延续的时间长短,由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长短决定。

在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中,音值和音高尤为重要。

音乐时间特征直接对应着其表现对象的时间特征。

快速的音乐,使人产生兴奋与急促的情绪体验;慢速的音乐,使人产生舒缓的情绪体验与对慢速运动对象的联想;极快的速度令人紧张、焦躁;极慢的速度会让人产生病患、悲哀、痛苦的感觉。

4.音色音色是指不同音响的性质,其感觉特性不同。

通常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二胡和唢呐的声音,即使这两种乐器以同样的力度演奏同样的音高,这是因为其音响性质差异较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主要分弦乐器、管乐器、弹拨乐器和各种打击乐器。

二、音乐语言要素与表现手段1.节奏、节拍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四季交替、潮起潮落、日夜轮回等,甚至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行进中都可以感觉到它。

音乐的节奏是从现实生活中的节奏概括、提炼出来的。

在音乐的时间和生活的时间中,都可以经历不同的速度和紧张感。

不同的是,在音乐里,作曲家可以控制乐章的时间,让人感到紧张或舒缓;在生活中,我们却无法控制。

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要素,我们演唱一首歌或聆听一首乐曲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它将音乐时间分为长、短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旋律的音高。

音乐的节奏是由拍子来支撑和区分的。

节拍是强弱节奏在相同的时间片段里,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

如一强一弱循环重复,就是两拍的节拍。

一强两弱循环重复,就是三拍的节拍等。

在节奏中常涉及几个概念:节奏型、拍子、切分音、速度。

节奏型,就是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不同体裁和风格的音乐节奏,具有不同的特点。

如果在歌曲中运用某些节奏型,使人易于感受便于记忆,有助于歌曲结构上的统一和音乐形象的确立。

劳动号子的节奏来自不同的生产方式;进行曲的节奏具有队伍行进的特点。

有些歌曲仅从节奏型就可以清楚地说明音乐的类型。

在乐曲中,节奏型可以作为主导动机和主题,加强情感的表现力。

如贝多芬在第五交响曲中,所谓命运的蔽门声。

这一节奏型在整个乐曲中,起着突出的重要作用。

音乐作品中的很多旋律都是在相同节奏型中,变化音高发展而来。

运用相同的节奏型,对于形成音乐风格有着很大作用,有些作品仅从节奏型就可判断其乐曲的类型。

如探戈节奏。

拍子,就是强弱拍的规律组合,一组包含固定数目规律拍的组合称为小节。

每小节中强拍和弱拍的循环称二拍子;强拍、弱拍、弱拍的循环称三拍子。

表示每小节基本单位拍的时值和数量的记号,称拍号。

拍号的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方数字表示每拍的时值。

例如,2/4表示以4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有2拍;34表示以4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有3拍。

拍号中时值的实际时间,应视乐曲所标速度而定。

在不同节拍类型中,每小节有一个强拍的叫作单拍子,如24、28是单2拍子,34、38是单3拍子。

每小节有一个强拍并有次强拍的叫作复拍子。

如44、68是复2拍子,98、916是复3拍子单位拍时值相同而拍数不同的单拍子组合在一小节内,叫作混合拍子。

例如5/4是由24+134或3/4+24组合而成,78是218+28+3/8或3/8+2/8+2/8组合而成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称节拍为板眼,在我国戏曲音乐中运用较多。

其种类有一板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等,一板或一眼都是一拍。

一般而言,板、眼的位置与上述强拍、弱拍位置相当,但并不意味符合强、弱拍循环的规律。

切分音,是一个相同音高的音符同时出现并结合在强拍或次强拍和弱拍上,使得乐曲进行中强拍和弱拍易位,强拍变成xxxx弱拍,或弱拍变成强拍,叫作切分音。

这一被切分的音听上去是重音,因为它较周围的音演奏得声音更大,或更持久。

休止符也可以导致切分的效果。

切分音其形成的格式如下:(1)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2)体止强拍位置;(3)弱拍音改为强拍。

速度,是指在聆听音乐时我们可以感受旋律进行快与傻。

在音乐理论中,速度tepo)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元素,它会影响作品的情感与演奏难度。

快速与能量大、驱动力强、兴奋、激情相联系;慢速常与庄严、抒情、平静相联系。

基本速度标记:Presto-急板(168~200bpm)、Allegro-快板(120~168pm)、Moderato-中板(90~11bpm)、Andante-行板(76-108bomdago一柔板/慢板(66~76bpm)⊙第一单元自乐欧赏温知识112.旋律对人们来说,音乐意味着旋律(曲调)。

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学校、超市或溶室,我们常会呼唱着一首乐曲的旋律。

无须歌词和乐队,熟悉的旋律就可以唤起我们对往事的情感和经历的回忆。

旋律是进行中出现的高低音通过节奏的变换形成的一种线条性的音乐形态,也称曲调。

旋律可以是单声部音乐的整体,也可以是多声部音乐的主要声部,在音乐作品中旋律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有多少种情感,就有多少种旋律去表现它。

旋律的形态与音乐的内容、情绪表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旋律中的音高上下起伏的律动会传达出紧张和释放、期待和抵达。

旋律线的起伏及波状大小,具体表现在旋律中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大小。

旋律进行可分为同音反复、级进、跳进三种形态,结合旋律进行的方向,又可分为平行、上行、下行,以此构成不同形态的旋律线。

(1)同音反复(平行)是指旋律各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作相同音高的连续进行,也称平行。

同音反复常表现感情凝聚、蓄势待发,号召性的意味。

如郑律成作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音反复还可以加强语气,表现一种难以割舍和深情厚谊。

如《绿叶对根的情(王健词,谷建芬曲)。

同音反复再加上明快、短促、活跃的节奏,被用来表现欢快的情绪和气。

如(我向党来唱支歌)(少白词、乐华曲)同音反复结合附点节奏,常用来表现意志和力量,强调了斩钉截铁的决心。

这种形式也常在口语化的旋律中出现。

如《烈士墓前》(袁鹰词,赵行道曲)。

(2)级进级进是指旋律中的两个音之间,按音阶的音级顺序作二度音程(相邻两个音)的上行或下行。

级进是构成旋律线起伏的最原始、最单纯的形式,又是使旋律流畅性的基础,给人以情绪上较平稳和从容的感觉。

上行级进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常使旋律趋于渐强,情绪逐步高涨。

如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罗杰其曲)作者在歌曲结東前,巧妙地安排了三组上行级进,在旋律进行新强的同时、情绪也随之高涨。

下行级进较为平和,常使旋律趋于渐弱,情绪逐渐缓和。

如《我的中国心)(黄沾词,王福龄曲)在歌曲结束前几小节运用了下行级进,使音乐的情绪趋于平缓。

连续下行级进还能表现出低沉、忧伤的情怀。

如《小白菜》(河北民歌)。

这首歌曲的旋律以下行级进为主,配上缓慢的节奏,感情纯真而又带有几分凄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