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压强浮力培优综合题

2018年中考压强浮力培优综合题

压强浮力综合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甲密度小于乙的密度,且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体积,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m乙,截去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A.△m甲一定小于△m乙B.△V甲可能小于△V乙C.△m甲可能等于△m乙D.△V甲一定大于△V乙2.(2016•大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A. hB. hC. hD. h3.下图是两边管子粗细相同、足够高的连通器,其水平细管足够长,中间有一个可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刚开始活塞固定不动,两管液面相平,左管液体是酒精(ρ酒精=0.8×103 kg/m3),右管液体是水(ρ水=1.0×103kg/m3).现松开活塞,重新稳定后()A. 右边液面下降1cmB. 右边液面下降2cmC. 右边液面比左边液面低1cmD. 左右液面一样高4.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A. 15gB. 12.5gC. 10gD. 8g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A和B,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在A、B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P A>△P B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F BC.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P B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量△F A>△F B6.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4N,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金属块总体积的1/4露出水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若p1、p2之差为50Pa,g取10N/kg,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金属块的体积V金是2×10-4m3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是3.9NC. 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D. 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6.8N7.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A、B、C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S A<S B<S c),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r甲>r乙),若选择其中一个物体放入某个容器中,物体浸没且液体没有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最小的是:()A. 甲放入A中B. 甲放入B中C. 甲放入C中D. 乙放入B中8.如图所示,光滑带槽的长木条AB(质量不计)可以绕支点O转动,木条的A端用竖直细线连接在地板上,OA=0.6m,OB=0.4m。

在木条的B端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长方体木块C,C的密度为0.8×103kg/m3,B端正下方放一盛满水的溢水杯。

现将木块C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当木块浸入水中一半时,从溢水口处溢出0.5N的水,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然后让质量为300g的小球从B点沿槽向A端匀速运动,经4s的时间系在A 端细绳的拉力恰好等于0,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忽略细线的重力,g取10N/kg)()A.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B. 木块C受到细线的拉力为0.3NC. 小球刚放在B端时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2.2ND. 小球的运动速度为0.2m/s9.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A、B、C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①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F浮C②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③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A=F′B=F′C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③④正确D. 只有①③正确10.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A、B两种液体,某实心金属小球浸没在A中,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 . 若将小球从A中拿出并浸没在B中(液体不溢出),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放入B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B. 放入B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C.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Δp A>Δp BD.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Δp A=Δp B1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当两容器盛液体的高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如果这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二、多选题(共3题;共9分)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质量为m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T,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水的密度为ρ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球的密度为ρ0B.木球的密度为ρ0C.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TD.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T14.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B.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C. 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D.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15.如图所示,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重力为G1的液体,现将重力为G B的物体B放入容器后,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上升了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物体B的压力为F B.已知容器重力为G2,底面积为S,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为F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F B大小为ρghSB. G1、G2、G B之和与F3大小相等C. G1、G B之和与F1大小相等D. F2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三、填空题(共4题;共13分)1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台浮力电子秤,其结构由浮力秤和电路两部分组成,小筒底面积为10cm2,大筒底面积为50cm2,装有适量水,金属滑片P固定在托盘下面并随托盘一起自由滑动(滑片质量和滑片受到导线的拉力均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8Ω,AB是一根长为20cm的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6V.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P位于A端,小筒浸入水中5cm(称量过程中大筒水未溢出),则:R0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托盘和小筒的总质量为________g,当开关S闭合且在托盘中放入质量为100g的物体时,R0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W。

17.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密封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将容器倒置过来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_,压力________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 ,压强________ 均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18.如图所示,桌子上有一个底面积为内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则A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的密度,若A的密度为,体积为则A的质量为________ kg.现用力压A,使其缓慢向下,直到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大了180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 m3。

19.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当把一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200g的物体A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p1,桌面上还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2、内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

容器中液体深为10cm,当用外力将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A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液体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p2,已知△p1:△p2=5:4,物体A的密度为0.5×103kg/m3.则物体A的体积为________m3,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若在物体A上放一重物,使得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止,则此时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10N/kg)四、计算题(共2题;共30分)20.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m。

已知A的体积为1.0×10﹣3m3,所受重力为8N;B的体积为0.5×10﹣3m3,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求:(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2)B所受重力大小;(3)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

21.质量为60kg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图装置匀速打捞浸没在长方形水池中的物体,水池底面积为15m2,物体重2000N、体积为0.1m3,物体未露出水面前,此装置机械效率为80%.(不考虑水对物体的阻力、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g取10N/kg求:(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动滑轮的重力;(3)若工人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当他对地面的压强为2×103Pa时,池底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量。

五、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2.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高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水位到达高H时,水恰好顶起塞子A从出水孔流出,水位下降后,塞子A又把出水孔堵住,塞子A底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半球恰好塞入出水孔中.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球表面面积公式是S球=4πr2,圆面积公式是S圆=πr2,水的密度为ρ,为满足水位高度自动控制的要求,塞子的质量应为多少?2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置有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