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大发明在宋代的发展

四大发明在宋代的发展


• 794年左右,巴格达出现了阿拉伯世界的第 二家纸坊。从这时起,纸张代替羊皮成为 主要书写材料。
• 之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和班毕都以产纸 闻名。986年阿拉伯人征服摩洛哥。并于 1100年在摩洛哥首府非斯城建成新的纸厂, 非斯城成为了造纸中心。造纸技术又从非 斯传入欧洲。
• 12世纪初,西班牙的萨蒂瓦出现了欧洲第 一家纸坊。当地盛产亚麻,这是造纸的好 原料。
• 当时主要用于刻印佛像、佛经、诗集、音 韵书以及历法、医药等科技书籍。
• 据明代学者邵经邦所记,中国最早的刻本 书是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左右刻印的长 孙皇后的《女则》。
• 7世纪中叶,“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 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冯贽《云仙散 录》引《僧园逸录》)。
• 1974年在西安柴油机厂出土陀罗尼经咒, 据研究是初唐即7世纪初叶印刷出来的。这 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
• 13世纪,意大利法布里亚诺有了第一家意 大利造纸厂。造纸技术又从意大利传入德 国。
• 1390年纽伦堡出现了纸坊。
• 到15世纪后期,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在使用 纸张了。
• (二) 雕版印刷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1 唐五代的雕板印刷术
• 中国的雕板印刷术的发明,是在6世纪初的 隋唐之际。
• 雕板印刷术就是把文字刻在一整块木板上, 再在这块整板上加墨印刷。
• 而在西方,竹纸最早出现在19世纪,比中 国晚了千年左右。
• 除了竹纸外,宋代人还发明了草纸的制作 方法。
• 苏易简《文房四宝·纸谱》中有这样一段关 于草纸的记载:“浙人以麦茎、稻杆纸为 之者脆薄焉,以麦槁、油藤纸为之者尤 佳。”
• 这是迄今我们发现的有关草纸制作的最早 记载,而西方也是到了19世纪代纸的主要产地有:浙江的会稽和剡溪、 安徽的徽州和池州、江西的抚州、四月川 的成都和广东的广州。
• 这时人们在大量生产普通用于书籍印刷和 日常书写用纸的同时,还生产了各特种纸, 如巨幅纸和绘画用纸,满足了人们的不同 需求。
• 宋代人还把在造纸实践中的经验不断加以 总结,写出了有关造纸的专门著作。
• 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的木板印刷品 是咸通九年(868)王玠出资刻印的《金刚般 若波罗蜜经》,可看出刻印技术已很成熟。
• 唐末成都印刷的书籍中,也有《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陀罗尼经》等佛教经典。
• 据长庆四年(825)元稹的记述,当时江浙 一带不少人把他和白居易的诗“模勒” (即刊刻),“卖于市肆之中”。
• 苏易简《文房四宝·纸谱》中有这样的记载: “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盖随手翻裂,不 复粘也。”
• 但在随后的时间里,竹纸的质量迅速得到 大幅度的提高。
• 今天我们看到的宋代人留下的书法作品, 其中有不少作品都是书写在竹纸上的,可 看出纸的质量非常好。
• 从原料上分析,竹子纤维含量丰富,因而 竹纸的品质要优于先前的麻纸、藤皮纸。 宋代竹纸渐渐取代了麻纸和藤皮纸,成为 人们大量使用的纸制品。
• 中晚唐时,竹子在南方开始成为造纸的原料。竹 子纤维硬而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所以竹纸 的出现,说明唐代造纸技术有很大进步。
• 唐代造纸中加矾、加胶、涂粉、涂蜡、洒 金、染色等加工技术也有提高。
• 纸的品种繁多,出现了全国闻名的“玉版 宣”、十色笺、五色金花绫纸、薛涛深红 小彩笺等,还出现了各种以花鸟禽兽为图 案的模底纸(即水纹纸)。
• 2 抄纸技术的大大提高
• 宋代单张纸的尺寸变得愈来愈大,这时候 已经出现了长达三至五丈的纸,这种纸的 出现说明宋代抄纸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 屠隆的《纸笔墨砚笺》上说,宋代“有匹 纸,长三至五丈,陶谷家藏数幅,长如匹 练,名鄱阳白”。
• 从苏易简《文房四宝·纸谱》的记载来看, 这种大尺寸的纸主要产于安徽南部,是在 一种长船式的水槽中进行抄纸作业的,这 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 (一) 造纸术在宋代的发展 • 1 造纸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 中国汉代发明了造纸术,蔡伦对此有重 大贡献。
• 到了唐代,造纸业有很大发展,官府设置了许多 造纸作坊。麻纸仍是主要用纸,产量相当可观。
• 唐玄宗时,每月发给集贤书院四川产的麻纸数量 就达五千番之多。藤纸是名贵的纸张,质地优良, 成为官员文书的主要用纸。
• 其中最重要的是苏易简的《文房四宝》中 的《纸谱》,《纸谱》共分四个部分,对 麻纸、藤纸、树皮纸、竹纸、草纸等的加 工和用途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这本书是 宋代人对中国造纸技术进行了较为完整的 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除了树皮纸外,宋代人主要使用的纸有竹 纸和草纸。
• 竹纸是唐朝人发明的,到宋代被普遍使用, 江苏和浙江是宋代竹纸的主要产地。但在 北宋前期,竹纸在质量上尚存在着不少的 问题。
• 宋代抄纸技术提高的另一标志是造纸添加 剂的推广,这种添加剂也就是明代人所说 的“纸药”。
• “纸药”其实是一种植物黏液,在抄纸时 加入纸浆,起到悬浮剂的作用,加入这种 添加剂的纸薄而均匀,具有较高的品质。
• 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中就有这样一段关 于“纸药”的记载:“凡撂纸,必用黄蜀 葵梗叶,新捣方可以撂,无则沾粘,不可 以揭。如无黄葵,则用杨桃藤、槿叶、野 葡萄皆可。但取其不粘也。”
• 中国的造纸技术首先传到周边国家。
• 公元3世纪时,越南已掌握了造纸技术。 • 3至4世纪时,造纸技术传到了朝鲜。 • 7世纪初,日本人通过朝鲜也掌握了造纸技
术,并自行造纸。
• 造纸技术传人阿拉伯要到8世纪。
• 唐天宝十年(751),唐将高仙芝率大军3万西 征,与阿拉伯军队战于但罗斯,唐军大败, 很多唐军士兵成了俘虏。俘虏中有造纸工 匠。他们被送到撒马尔罕,在那儿成立了 阿拉伯第一家纸坊。从此,阿拉伯市场上 有了本地生产的纸。
• 中国古代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它们是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 造纸术发明于汉代,雕版印刷和火药是唐朝人发 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是在宋代发明的。
• 经过宋代的发展,“四大发明”已经基本成形。
•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 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 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