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时间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目录1总则 (1)1.1一般规定 (1)1.2工作范围 (1)1.3标准和规范 (2)2实时时间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4)2.1概述 (4)2.2站内系统组成 (4)2.3站间系统组成 (5)2.4技术要求 (6)2.5通用技术要求 (8)3检测 (12)3.1概述 (12)3.2工厂验收试验(FAT) (12)3.3现场验收试验(SA T) (13)4质量保证及管理 (13)5技术服务 (14)5.1售前技术服务 (14)5.2售后技术服务 (14)6资质与电力业绩 (14)1总则1.1一般规定1.1.1本协议是为XXXXXXX采购实时时间监测系统提出技术上的规范和有关说明,内容包括设备的供货范围、功能规范、技术要求、验收试验、质量保证等要求。
1.1.2本协议提出了对实时时间监测系统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3本协议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4买方享有设备原供应商对最终用户提供各种优惠服务,包括今后软件版本升级、硬件扩充及备品备件的补充等。
1.2工作范围本协议要求的工作范围为电力行业实时时间监测系统相关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以及供货和现场技术服务。
1.2.1双方在合同期间应承担如下职责:1.2.2卖方的职责卖方的职责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为XXXXXXX提供一套符合本技术协议要求的实时时间监测系统。
●负责供货范围内设备在试验验收和保修期内的故障排除。
●负责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的包装运输。
●提供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技术文件、图纸和使用手册。
1.2.3买方的职责●提供其他设备之间连接的接口要求。
●确保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设备。
●若设备需要维修,负责返修设备的包装运输。
1.2.4文件资料和图纸为了确保实时时间监测系统的正确使用,卖方应提供设备使用说明书,常见故障处理,设备图纸等资料,并对所提供的全部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1.3标准和规范1.3.1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卖方自其他单位获得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本协议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1.3.2执行的标准1.3.3除非另作特别规定,所有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及特性都必须遵照最新版本的下列标准和规定进行。
如果这些标准内容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GB 16836—2003 度量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6107-2000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GB/T 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震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一篇:震动试验(正弦)(idt IEC60255-21-1:1988)●GB/T 14429-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术语(IEC TR3 60870-1-3:1997)●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idtIEC60255-21-2:1988)●GB/T 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GB/T 15153.2-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GB/T 15527-1995 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6435.1-1990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GB/T 17463-1998 远动设备和系统性能要求●GB/T 19391-2003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DL/T 860.5-2006/IEC 61850-5:2003 变电站通讯网络和系统第5部分:功能的通讯要求和装置模型●DL/T 860.81-2006/IEC 61850-8-1:2004 变电站通讯网络和系统第8-1部分:特定通讯服务映射(SCSM)对MMS(ISO 9506-1和ISO 9506-2)及ISO/IEC 8802-3的映射●GJB 2242-1994 时统设备通用规范●GJB 2991-1997 B时间码接口终端●GJB 2715-1996 国防计量通用术语●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IEEE 1588 -2002 Standard for a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IEEE C37.118-2005 Standard for synchrophasors for power systems●IRIG Standard 200-04 IRIG serial time code formats●RFC 1305 Network time protocol (version 3) spec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analysis●RFC 2030 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DL/T XXX.1-2008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规范上述标准和规范仅规定了最低要求,只要卖方认为有必要且经买方认可,即可超越这些标准,采用更好、更经济的设计和材料,使买方的设备持续稳定地运行。
2实时时间监测系统技术方案2.1概述电网内各站点设备的时间统一,是电网正常工作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目前国网公司在各地的输变电设备全部是接收GPS时间,国网公司的正常工作运行建立在GPS正常授时的前提条件上,最近几年,国网公司新上设备要求也能接收北斗授时。
这样在国网系统内存在2套基于卫星的时间体系,对于这种分布式的时间同步设备,究竟实际同步性能如何,彼此相差多少,工作状态怎样,监管部门一无所知。
不同厂家的GPS时钟同步系统性能功能也不尽相同,能否应对干扰和天线故障,能否过滤美国SA因素,能否具备优良的鉴别和保持性能,这些都值得有关人士关注。
目前已经发现:个别厂家的GPS时钟在正常接收条件下存在失锁的问题;输出时间信息和相位与绝对时间存在明显的偏差;时间同步信号的稳定性存在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变电站实时时间监测系统,为今后的建设及技术改造提供决策依据,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下文分两部分阐述变电站实时时间监测系统的组成。
2.2站内系统组成变电站内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时间监测单元可接收GPS(或北斗)定时信号,并可通过现有电力数据网接收PTP或eNTP精密网络时间同步信号。
具备多路1pps、DCLS、SoE测试功能。
可以测量现有变电站时钟的各种性能,包括站内不同厂家的GPS、BD接收性能,DCLS输出格式及性能,串行时间信息输出格式及性能,主备时钟、扩展单元、用户终端的同步性能等。
时间监测单元具备PTP测试功能。
可以测量数字化变电站或智能电网里的PTP时间服务器和用户接收终端的同步性能。
时间监测单元具备网络接口,通过现有的电力数据网络,将测试数据和结果通过标准的IP协议传输至上级的中心服务器。
各级监控维护终端可通过网络访问时间监测单元,设置测量参数及观察测量数据。
2.3站间系统组成实时时间监测系统站间组成如图2所示。
它由中心时间监测服务器、各级监测维护终端、各个变电站内的实时时间监测单元及现有传输网络组成。
整个测试数据及配置管理基于现有的电力数据网,实时的测试由时间监测单元在站内完成。
中心与各变电站时间监测单元的时间同步性能可通过GPS或北斗,也可通过PTP或eNTP 精密网络时间协议进行比对,多种定时手段互相验证和备份。
这种技术方案的特点有:1)充分利用现有电力数据网的资源,发挥其效能,投资小,见效快。
2)顺应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先进合理。
3)多种时间同步手段并存,互相冗余备份,摆脱对单一监测手段的依赖,监测系统稳定可靠。
4)运行管理维护不改变现有工作管理模式,不依赖于其它系统,不发生系统外的不可控费用。
5)全面掌握各变电站内的时间同步单元性能,实时监测各种时间信号。
6)技术成熟,已经过多次现网实验验证。
2.4技术要求2.4.1监测单元:2.4.1.1 监测单元是整个时间监测系统的心脏,要求自身精度应优于±100ns (相对于UTC)。
2.4.1.2 为适应国家电网有关“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监测单元的监测端口除了能监测常规变电站用到的1PPS和DCLS时间信号,还必须具备PTP(IEEE1588 v2)的监测端口。
2.4.1.3 为了适应各个等级变电站的监测需要,至少应考虑监测一个主控室和四个继电保护小室,要求监测单元的监测端口数量不得少于5路1PPS、5路DCLS和1路PTP。
2.4.1.4 如果SoE能提供串口报文输出,监测单元应能测量其精度。
2.4.1.5 监测单元测量1PPS的精度必须优于100ns。
2.4.1.6 监测单元测量DCLS的精度必须优于100ns。
2.4.1.7 监测单元测量PTP的精度必须优于100ns。
2.4.1.8 监测单元测量RS232的精度必须优于1000ns。
2.4.1.9 监测单元必须具有守时功能。
守时精度优于10μs/小时。
2.4.1.10 监测单元测量1PPS信号时分辨率应达到1ns,测量DCLS信号时分辨率应达到10ns。
测量PTP信号时分辨率应达到20ns。
2.4.1.11 监测单元应能设置对测量信号的测量采样周期。
2.4.1.12 监测单元应能设置对任一测量信号连接电缆的时延补偿。
2.4.1.13 监测单元应能对测量到的信号精度数值进行本地存储,存储空间应足够存放一个小时的数据,以备传输通道出现故障时的临时保存。
2.4.1.14 监测单元记录对某一测量信号的测量值,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变电站名、被测设备名、被测信号类型、测量精度、当前测量时间、被测信号连接电缆的时延、被测信号超限与否。
2.4.1.15 监测单元应能支持用户设置数据转发周期。
即可设置本地存储的数据多长时间往网管中心传送。
2.4.1.16 监测单元可设置精度偏差告警门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