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备考指南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备考指南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备考指南目录1中考改革的一些变化3备考建议中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2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注重核心素养,建构核心观念核心观念:化学物质观化学变化观化学学科观科学技术基本观念各领域广泛使用的基本观念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维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评价分析当前教学指导设计今后教学重视化学素养一是要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二是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三是以科学的眼光和视角解释生活现象。

⑴实验探究能力(反应原理或历程的探究)从已知入手,通过科学假设得到未知。

从教材中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通过改变条件丰富对物质性质的了解。

⑵信息的提取与整合能力(新物质、新工艺制备)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有那么多题目需要我们去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提取和整合题目信息,抓住重点,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我们做题。

⑶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数据呈现角度的多元化)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中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中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

中考的命题要求是什么?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中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2018年甘肃省教育厅文件总体目标改革目标2018年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2018级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通过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健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招生录取办法,到2021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实现中考合理分流,促进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共12门课程。

分为全市统一考试、学校考试和考查两类:全市统一考试科目共10科: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学校考试和考查科目共2科:信息技术、艺术(音乐、美术)。

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六个科目实行书面纸笔考试,其中外语加试听力、口试测试;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实行书面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体育与健康实行现场测试考试;艺术课程实行过程性评价与考查相结合的考试;信息技术实行无纸化上机操作考试;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一部分。

太原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命题说明初中毕业升学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命题以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课标列出的必做实验为主要内容,共命制化学实验操作试题12道。

考试时学生从12道题目中随机抽取1道题进行考试。

试题主要考查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要求,包括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以及简单的误差分析。

每题均有评分标准,便于评分标准的统一。

化学实验操作试题化学试题1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化学试题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化学试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化学试题4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化学试题5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组装化学试题6测定土壤酸碱度化学试题7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试题8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溶液化学试题9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化学试题10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化学试题11探究久置干燥剂(CaO)的成分初中毕业升学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化学仪器准备要求及说明仪器准备要求:1.每个实验应有一套备用器材2.耗费品要足量3.所有仪器应性能良好4.提前备好维修工具5.提前准备好抹布或纸巾6.所有固体药品均使用广口瓶,液体药品未特殊指明时使用细口瓶。

7.碱性药瓶使用橡胶塞。

8.废液缸需贴标签。

化学试题1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托盘天平(100g)烧杯(200mL)烧杯(盛放多余NaCl、贴标签)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量筒(100mL)空细口瓶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试管架试管刷2张称量纸(10cm×10cm或略小)空白标签氯化钠(食用盐)蒸馏水废液缸抹布抽纸化学试题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用品:烧杯2个(100mL)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大小适宜的铁圈)胶头滴管试管架试管刷药匙滤纸(数量若干、大小与漏斗配套)蒸馏水粗盐(细粉盐中混入少量沙土)废液缸抹布抽纸化学试题11 探究久置干燥剂(CaO)的成分实验用品:中号试管4支药匙试管架试管刷久置干燥剂(广口瓶)稀盐酸(1:3,滴瓶)酚酞溶液(滴瓶)蒸馏水废液缸抹布抽纸注意:准备的久置干燥剂成分为Ca(OH)2和CaCO3。

化学试题12探究燃烧与灭火的条件实验用品:烧杯2个(200mL)烧杯(盛放、清洗胶头滴管)胶头滴管酒精灯点滴板镊子坩埚钳水(滴瓶)酒精(滴瓶)棉花(脱脂棉)滤纸木炭蜡烛(高度能被烧杯罩住)废液缸(内有少量水)火柴抹布抽纸命题原则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命题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的数量,逐步渗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考查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技能;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渗透在前两方面的考查内容中。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不在繁、偏以及技巧上做文章。

试题难易度比例:基础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

考试能力要求1.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信息。

2.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3.实验能力(1)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初步处理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5)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及简单的实验装置图的能力。

4.思维能力(1)对初中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通过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作“有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有正确的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初步学会将化学信息(包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运用比较、分类、概括等方法进行加工。

5.自学能力(1)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信息的能力;(2)将试题所给的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中考化学反复考到的知识点1、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的选择和评价;2、碳与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3、化学式的书写与化合价的判断;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的计算;5、金属的冶炼;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6、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有关探究;以及碳酸钠性质和检验;7、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简单计算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8、盐酸与硫酸的性质与用途;9、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0、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的分析和判断;11、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2、物质的分类,与水及水的净化有关的知识;13、典型物质的检验、除杂以及设计方案评价;14、氯化钠中含有杂质的去除;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5、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16、营养素、微量元素、有机合成材料等;17、根据信息和框线图进行相关物质的推断指导思想注重初中与高中教育的衔接,着意考查学生继续学习的潜能。

依据课程标准(2011版课标)、兼顾现行教材。

关注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模仿或借助生产和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着重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适度难易搭配是首选。

命题基本框架立足双基突出主干全面兼顾落实能力切合实际注重发展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历年试题整体评价卷面、题型、题量和分值布局等相对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立足社会、生活、生产和学生发展,强调知识的应用价值,强调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度。

关注基础、突出主干,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信息采集加工与实验探究等综合能力。

123试题特点①落实基础,关注核心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近几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中心考查点的试题多有呈现。

以《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知识为中心,尽可能涵盖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中所有二级主题的内容。

试题借助氧气、二氧化碳、盐酸、氢氧化钠、金属等一些常见简单物质与性质,依托物质的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微粒性质、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结合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主干知识进行对课标要求的内容考查,立足基础和学生经历、面向整体。

注重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合、内涵理解和准确应用的基本能力。

试题特点②相对稳定,保持中求“变”求“新”这几年的试题结构、立意、创意和题设置量相对稳定,但内容选材、思维方式和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尝试,力求多角度体现问题的探究性、研究性,关注题目的情境化、生活化。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着意避免学生因过多的、简单的机械训练而导致的思维固化现象(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式)。

典例分析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

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没问题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看表C.Ca(OH)2、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1g(记得)D.Ca2+、NO3-、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后面的)OH-NO3-Cl-SO4-CO3-Ca2+微溶溶微不一点多用,信息融合。

试题特点③注重应用,关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近几年试题情景创设在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化学、环境与健康等方面涉猎宽泛,这是必须的。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科学的价值所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品质。

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凸显化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展现学科价值,灌输从化学走向生活,让生活回归化学的学科思想思想化学是一门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学科,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相融合产生了诸多的交叉学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