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粗集料ppt

粗集料ppt

粗集料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 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 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 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 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砾石又称卵石,它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风 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按其 产源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及山卵石等几 种,其中以河卵石应用较多。
7
▪ 粗集料最大粒径是指集料100%都能通过的 最小的标准筛筛孔尺寸;而“公称最大粒 径”则是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 量不通过(一般允许筛余不超过10%)的 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比“最大粒径” 小一个粒级
8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混凝土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 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 间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 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 且不得超过40mm。
3
4
5
6
4.1 粗集料主要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
4.1.1 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
粗集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粗集 料的粗细程度用最大粒径表示。当粗集料最大粒径增大时, 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总表面积随之减少。因此,保证一定 厚度润滑层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的数量也相应减少,从而节 约水泥,所以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条件许可下,尽量选用 较大的。由试验研究证明,最佳的最大粒径取决于混凝土的 水泥用量。当集料最大粒径小于80mm时,水泥用量随最大 粒 径 的 增 大 而 急 剧 减 少 ; 但 当 最 大 粒 径 大 于 150mm 时 , 对 节约水泥并不明显。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条件许可时, 应尽量采用较大粒径。在水利、水港等大型工程中最大粒径 常采用120mm或150mm;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由于构件尺 寸小,一般最大粒径只用到40mm或60mm。集料最大粒径 还受结构型式和配筋疏密限制,石子粒径过大,对搅拌和运 输都不方便,因此,要综合考虑集料最大粒径。
▪ 4.1.2.2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 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16
▪ 4.1.3 用水冲洗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 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 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 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 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1)。
含泥量试验步骤
15
▪ 4.1.2.1 称取试样1份(m0)装入容器内,加水,浸 泡24h,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使 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 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 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 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 免大于0.075mm的颗粒丢失。
表T0311-2 针、片状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小质量
18
针片状颗粒测定方法:规准仪法
19
试验步骤 ▪ 4.1.3.1 目测挑出接近立方体形状的规则颗粒,将
目测有可能属于针片状颗粒集料按表T0311-2所 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针状颗粒鉴 定,挑出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而 不能通过者,为针状颗粒。 ▪ 4.1.3.2 将通过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的非针状颗 粒逐粒对试样进行片状颗粒鉴定,挑出厚度小于 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能通过者,为片状颗粒。 ▪ 4.1.3.3 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颗粒料
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 压碎指标及坚固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 有害物质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碱—集料反应
14
4.1.2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是指石子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石子中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 手捏后变成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
17
4.1.3 针片状颗粒含量 凡石子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的
2.4倍的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的 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尺 寸的平均值。针片状颗粒不仅本身易折断,影响 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还会增加石子的空隙率,并 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应控制其含量。


粗集料级配按供应情况可分为连续粒级和单
粒粒级两种 。连续级配是石子粒级呈连续性,即
颗粒由小到大,每级石子占一定比例。连续级配
集料与天然集料情况比较接近,是工程上最常用
的级配。
11

用连续级配的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混合料,和易性较
好,不易发生离析现象。易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便于大
型混凝土搅拌站使用,适合泵送混凝土,但连续级配集料
不一定是级配最好的集料。

单粒粒级集料配制混凝土会加大水泥用量,对混凝土
的收缩等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但它可以通过各粒级的不同
组合,配制成各种不同要求的级配集料,以保证混凝土的
质量和施工要求,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
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
12
▪ 另外还有一种间断级配,是人为地剔除某些
中间粒级颗粒,大集料空隙由小许多的小粒径颗 粒填充,故能降低集料的空隙率,增加密实度, 节约水泥。按理论上计算,当分级增大时集料空 隙率的降低速率较连续级配大,可较好地发挥集 料的骨架作用而减少水泥用量,适用于低流动性 或干硬性混凝土。但间断级配集料配制的混凝土 拌和物往往易于离析、和易性较差,施工困难, 工程中较少采用。
9
颗粒级配与最大粒径
颗粒级配分类
单粒粒级
按供应情 况分
连续粒级
最大粒径
定义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
10
(2)颗粒级配

粗骨料的级配原理和要求与细骨料基本相同。
级配试验采用筛分法测定,即用2.36、4.75、9.5、

16.0、19.0、26.5、31.5、37.5、53.0、63.0、

75.0和9.0mm等十二种孔径的方孔筛进行筛分。
2
粗集料(Coarse aggregate)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
物理性质 (1) 表观密度 ——在规定条件(105℃±5℃烘
干至恒重)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集料矿质实体和 闭口孔隙的体积)的质量。表观密度用ρa表示
(2)毛体积密度——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 至恒重)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闭口孔隙 和开口孔隙)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