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生物试卷 第1页(共12页) 地理·生物试卷 第2页(共12页)图2绝密★启用前2017年巴彦淖尔市初中地理、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地理·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1—12页,其中地理部分1—6页,生物部分7—12页,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要求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
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理(60分)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小题2分,共28分)读图1“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第1题。
1.当太阳直射在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B .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C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D .南极有极昼现象 春节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所以在中国有了春运奇观。
2017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
其中,高铁运输所占比重达31%。
结合材料和图2,完成第2题。
2.下列铁路干线中,春运返程期间压力较大的是 A .京广线B .京沪线C .浙赣线D .陇海线读图3“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结构图”,完成第3题。
3.据图信息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A .南北方水、耕地资源分布均匀B .水、耕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C .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D .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读图4,完成第4~5题。
4.图中A 点的坐标是A .(70°N,30°W)B .(70°S,30°E)C .(70°S,30°W)D .(70°N,30°E) 5.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什么方向 A .西南B .东北 C .东南D .西北 读图5“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第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处各有一条小河,其中水流最湍急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7.对图中各处的叙述,正确的是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座位号 考生号 姓名图3 图4图1 图5A.乙地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B.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00米C.甲戊两地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实际距离约为6千米D.丁地的地形部位是山脊读图6“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第8题。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读图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第9题。
9.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分布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平直C.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D.气温分布大致由高纬向低纬递减10.哈尔滨的冰雕与海南三亚的热带海滨能同时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好去处,这是由于我国A.地势高低起伏大B.东西跨经度广C.南北跨纬度广D.海陆位置不同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国际交往中心B.政治中心C.经济中心D.文化中心12.下列有关港、澳、台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福建省相邻B.“一国两制”的政策对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C.台湾从地缘、血缘、历史和文化渊源等方面与祖国大陆是密不可分的D.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13.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约两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热条件B.两地区均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地区C.两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均以航空运输为主D.两地区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共同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②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班加罗尔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其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粮食供应问题④澳大利亚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所以也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⑤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90%在巴西境内⑥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比南极地区小A.②④⑤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⑤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3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分)材料一:1519年9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200多名探险队员分乘5艘船,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
一路上,船员们历经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为介入当地土著人的纠纷而身亡。
船员们决定继续西航,图7甲乙丙地理·生物试卷第3页(共12页)地理·生物试卷第4页(共12页)他们艰难的横渡印度洋,再绕过好望角,最后只剩下1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材料二: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麦哲伦船队绕过________(大洲)(填字母)的南端进入太平洋后,又艰难的横渡了________(大洋)(填字母),最后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西班牙所在大洲的居民大多是________(人种),信仰________(宗教)。
(2)B大洲著名的山脉是________。
(3)当麦哲伦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16.请结合材料和图9,回答下列问题。
(3分)材料:俄罗斯人口总数从1992年的1.48亿下降到2013年的1.43亿。
(1)俄罗斯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分别是()(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A.国防兵源不足;鼓励生育B.鼓励生育;劳动力不足C.人口年轻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D.鼓励生育;人口老龄化(2)摩尔曼斯克是______洋沿岸的重要港口。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对叶尼塞河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A.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小B.有春汛和夏汛,结冰期短C.结冰期短,流速快D.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17.读图10和11,回答下列问题。
(11分)(1)黄土高原东起A________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起长城,南抵B________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从温度带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_带;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阶梯。
(5分)(2)据图11,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________。
(1分)(3)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提示:请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作答)(4分)(4)下面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是()(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分)①植树种草②陡坡修建梯田③退耕还林④修建挡土坝⑤减少灌溉⑥开垦农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⑤⑥18.请结合材料和图12,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40o N~47o N被称为世界的“黄金奶源带”。
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业国家和地区,为人类提供了高达85%以上的牛羊肉和奶制品。
图8图9图图图12地理·生物试卷第5页(共12页)地理·生物试卷第6页(共12页)地理·生物试卷 第7页(共12页) 地理·生物试卷 第8页(共12页)图13 (1)“黄金奶源带”自西向东横跨_______大陆,又越过大洋,穿过_______洲。
(1分)(2)图中A 、B 、C 三个地区分别属于我们所学过的A_______ (世界地区)、中国西北地区和C________(国家)。
(1分)(3)阅读C 地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从中可以看出,C 地区主要是受位置、________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成为该国著名的________带。
(2分) (4)请参照C 地区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A 地区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提示:请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作答)(4分)19.读图13“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分)材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的需求量减少。
材料三: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根据图13,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提示:请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作答)(2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2分)(3)借鉴鲁尔工业区治理的经验,请你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献计献策。
(回答三点即可)(3分)生物(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
下列关于黄花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没有细胞结构B .能进行呼吸作用C .不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 .属于原核生物 2.下列实验中的方法步骤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序号 实验名称 方法步骤 实验目的 ①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 胞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9%的氯化钠 溶液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②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滴加2滴碘液,摇匀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③ 观察蚯蚓 经常用湿棉球擦蚯蚓,保持体表 湿润 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④ 种子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 将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溴麝香草酚蓝(BTB )水溶液中检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A .①B .②C .③D .④3.下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 .图甲所示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B .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①和③发育来的C .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壁和⑥胚珠发育来的D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地理·生物试卷 第9页(共12页) 地理·生物试卷 第10页(共12页)4.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的“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C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DNA 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D .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5.右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E 可表示有茎、叶分化B .F 可表示有输导组织C .P 可表示有假根D .Q 可表示用孢子繁殖6.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PM2.5直接危害人的呼吸系统B .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C .PM2.5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D .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7.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蚊、苍蝇、蝗虫、蟋蟀都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 B .所有鸡卵都能孵化变成小鸡C .人的卵细胞在输卵管中受精,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D .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与性激素分泌有关 8.右图为神经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