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弱电工程需求书

弱电工程需求书

广州明美电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弱电工程需求书二○○六年六月说明1、本需求书中加下划线或加“★”的部分的部分,在进行设计时必须100%满足。

2、设计方案中各个子系统主要设备必须有设备制造商或代理商按本标书规定格式出具授权函及技术证明文件。

如有缺少,其投标将被认定为无效投标。

3、本需求书及设计图纸所涉及的设计方案、组织计划、材料设备、验收测试、培训服务等内容不能视为完整或完全的。

投标人应详细研究与本工程有关的资料,根据成功的工程经验提出更加优化和更加详实的方案。

投标人如对本需求书及设计图纸所涉及的任何内容有不同设计或考虑,请在技术偏离表中注明。

4、所有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广州当地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变形、电压波动、静电、地质沉降、腐蚀、虫鼠危害等众多不利影响。

5、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针对本工程实际需要进行总体优化设计,以实现信息畅通、安全舒适、高效节能、方便管理等目标,提高建筑物的综合使用功能和物业管理效率,系统配置应适度超前,适应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目录一综合布线系统 (8)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13)三电话语音通信系统 (19)四安全防范系统 (24)五智能一卡通系统 (29)六公共广播系统 (40)七计算机机房防雷防静电工程 (56)广州明美电子有限公司弱电工程概述广州明美电子有限公司弱电工程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电话语音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和计算机机房防雷防静电工程8部分组成。

新厂区一期主建筑为D栋厂房(三层16802平方米建筑面积)。

1、项目设计原则明美电子弱电工程以综合布线为基础支持整个弱电工程的数据传输,并预留与其他弱电工程有关部分的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实现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CN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智能一卡通系统、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等的集成,实现综合信息处理、协调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1)开放性采用国际现行标准通信协议、操作系统和网管软件,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和部件,保证整个系统具有开放特点,增强与异机种、异构网的联网能力。

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通讯网络为主要通讯和控制手段,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网络接口、协议接口及各种应用接口,解决不同系统和产品之间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以便各个系统和产品之间达到互通和互操作性。

2)模块化系统按模块化结构设计与实施,以满足通用性、可替换性。

3)互连性系统必须能和各种传输媒体网络互连,包括综合布线、以太网、令牌环网、光缆接口、网关、路由器以及各类机电设备、影音/视频设备和各类控制设备等。

4)可管理系统设计、设备选型都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的可管理性。

支持多种网络管理协议及管理方式,通过管理软件即可实现动态配置、监控运行,优化性能等。

并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可行的管理措施。

5)先进性采用与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并适当超前的产品,保证前期工程与后期投资的可延续性。

6)高效性系统必须能够达到协助用户高效率工作和管理的目的(包括优秀的实时响应和控制能力、良好的传输速率和通讯带宽等)。

7)安全可靠系统应采取保密措施,严格防止侵入和信息泄露,数据和资料记录应是实时的,永久性的。

采取多种措施和高质量的设备,建造高可靠性和高容错性的系统平台,能不间断并有足够的延时和冗余处理突发事件。

8)经济性系统开发从实际需要出发,为决策、经营和生产服务。

适当平衡性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在保证系统性能最优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

系统要求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管理接口,采用诸如菜单、按钮等直观的操作手段和面向目标的管理技术;系统要求具备模式化形式控制,系统具备高智能化的联动控制,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提供方便性和灵活性,为整个系统打造更人性化,更快捷简易的操作界面。

系统要求具备良好的备份控制解决方式,相关设备均有的售后服务,相关的易耗品厂家均有常规供应渠道。

2 项目设计标准与规范本技术设计方案的设计依据是综合布线设计、安装、施工、工艺、测试等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在综合布线中所使用的规范标准如有不一致之处,其使用的优先顺序如下:(1) 国际标准及技术规范;(2) 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3) 部委标准及技术规范;(4) 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5) 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6) 制造商使用的标准及技术规范。

设计标准与规范《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J08-47-9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312-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16-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50057-94《大楼通信综合布线标准》YD/T926.2-2000《商用建筑通讯布线测试标准》TIA/EIA TSB-67《国际综合布线六类信道标准》ISO/IEC 11801《商业大楼通讯布线标准》ANSI/TIA/EIA-568-A (CSA T529-95)《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EMC《美国国家标准: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ANSI FDDI《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 802标准《非屏蔽双绞线UTP端到端系统功能检测》TIA/EIA-TSB-67《商用建筑通讯布线线槽及空间标准》ANSI/EIA/TIA-569《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总配线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694-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5-9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GB/T75-9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近距离识别卡-非接触集成电路卡标准》ISO/IEC1444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视听系统设备五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95《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5859-1995 3 弱电工程范围3.1 综合布线系统1)光纤、双绞线布线和配线设备等2)系统施工、调试、测试3.2 电话语音通信系统3.3 计算机网络系统1)网络交换设备2)网络管理软件系统3)网络和设备安装、调试4)总体系统集成3.4 安全防范系统1)生产车间摄像机、镜头、录像设备2)原料、半成品、成品仓库等周边监控设备3)总体系统集成3.5 智能一卡通系统1)门禁、考勤系统2)总体系统集成1)生产车间公共广播系统2)办公区公共广播系统3.10 计算机机房建设1)机房装修工程2)不间断电源3)机房设备防雷工程4)机房接地工程4 相关培训5 设计文档、技术文档、设备使用手册等资料一综合布线系统1 概述综合布线包括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网络系统和通讯网络系统组成。

范围覆盖车间、仓库、办公区等范围。

新厂房总建筑面积为16,802平方米(三层每层5,355平方米)上述各个区域均需配置信息点,信息点分布大致如下表(以设计图纸为准):网络/电话信息点统计表根据以上设计,综合布线信息点1309个网络中心设在D栋厂房二楼,从研发楼到车间、食堂和会议中心分别敷设光缆,水平选用6类及超五类双绞线。

布线系统要求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能够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传输的要求。

具有高容错性,配置灵活、维护方便、故障隔离和检测容易等优点。

2 布线系统需求综合布线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物理上覆盖整个公司办公及生活区域的交换式1000M以太主干网,100M交换到桌面的星型网络系统,实现所有部门的内部网络、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等设备的互联,进而实现安全防范、网络通信、办公自动化、网络管理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等多种应用。

综合布线是集语音和数据为一体的系统。

整个系统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电话及计算机数据传输,并可扩展。

综合布线数据线路按照采用多模光纤主干配置、水平网络六类、语音超五类的配置方案,语音主干线路按照三类非屏蔽系统设计。

连线标准全部统一采用TIA 568-A或TIA 568-B中的一种。

2.1 基本思路1)中心机房到会议中心的数据主干采用光缆系统,从中心机房(MDF)引出1根4芯室外多模光缆至会议中心配线间。

2)会议中心及研发楼内部,除中心机房外须另外每层1个配线间。

3)水平采用六类及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系统。

双绞线和光缆的性能参数及整个网络的性能参数必须至少满足和达到“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中所规定的性能参数要求。

2.2 范围整个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主要由信息插座、区域数据跳线组成。

安装时按实际环境来确定具体位置,随信息点做一标准220V电源插座点。

数据跳线均为六类配置,信道物理带宽至少达250MHz,可支持至少2.4Gbps的数据网络通讯及多媒体通信。

工作区子系统数据点采用非屏蔽六类4对8芯双绞线,跳线数量至少按数据信息点数量的1/3比率配备配置原厂工作区六类跳线2米长度数据跳线,并在跳线两端做好标示管理(配线)子系统中有关标识部分制作,以便管理。

信息点的分布参考弱电工程设计图中标示的位置配置并适当预留冗余。

信息点网络全部采用六类模块、语音全部采用超五类模块,能够满足高速数据及语音信号的传输,数据传输频率至少应达到250MHz 。

每个信息点能够灵活应用,可转换接插电话、微机、数据终端和视频设备等。

除必须符合对所有产品要求的标准外,必须符合EMC标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信息插座由带有防尘盖的英式单/双孔面板配以六类模块组成,采用模块化产品,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信息模块安装于普通信息面板时应具有任选90度(垂直)或 45度(斜角)安装方式,信息模块和标示应使用不同色标,色标应与符合国际标准。

面板采用方形面板,并有明显的语音及数据的标识系列。

所有信息点模块及面板都应满足UL的CM阻燃标准要求。

除会议室及多功能会议厅采用地面铺设信息面板的方式外,其余房间安装在离地面至少30cm高的墙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采用符合EIA/TIA568-B2等最新国际标准的六类UTP双绞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