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皇竹草

新型皇竹草

新型皇竹草、台湾甜象草的种植与利用技术科益畜牧种养场编印二0一0年月日目录绪论 (3)一.新型皇竹草、台湾甜象草的植物学特性与概况 (3)二.新型皇竹草与台湾甜象草的栽培要点 (4)1.引进种茎 (5)2.种茎育苗 (5)3.移栽与种植管理 (7)4.病虫害防治 (10)5.新型皇竹草生长各阶段营养成份概况 (10)三新型皇竹草和台湾甜象草的几种利用形式 (13)1.青饲利用 (13)2.青贮利用 (13)3.氨化利用 (14)4.干草利用 (14)5.活力99生酵剂加粗饲料降解剂处理利用 (15)2绪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条件提高,目前广大消费者对牛、羊、兔等食草动物肉产品的消费量也增涨迅猛,食草动物肉产品的价格也节节攀升,并且稳步上涨,与猪肉产品的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形成鲜明对比。

消费需求的旺盛也拉动起食草动物养殖快速发展。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如今食草动物养殖已不再象八、九十年代千家万户散养小养,已发展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时代。

作为食草动物养殖的饲料支柱——优质高产的牧草种植就显得尤为重要。

禾本科牧草以其产量高,适口性好,粗纤维、粗蛋白质平衡,食草动物采食易消化,吸收率高,诸多优点令禾本科牧草牢牢占住了作为食草动物养殖主供草源的地位。

新型皇竹草和台湾甜象草是禾本科牧草品种中的两个特优品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资料将就这两个品种牧草的种植和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介绍。

一.新型皇竹草、台湾甜象草的植物学特性与概况皇竹草是由美洲狼尾草和珍珠粟杂交育成的禾本科牧草,多年生,形态象草,但株形较大。

新型皇竹草是皇竹草植株经多年挑选优秀植株培育出来的高产品系。

喜潮湿气候,适于长江以南地区种植。

株高1.5~4 m,茎较粗2~3 cm,节数22~25个,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和一片叶,叶片长0.6~1.3m,宽3.5~6.0 cm。

新型皇竹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根系发达,叶面较多茸毛,叶背有少量茸毛,柔软、耐干旱、耐刈割,再生能力强,生长期长,茎叶产量高。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温度越高、雨量越大,其生长速度越快。

在刈割的情况下,冬季3植株很少开花,保持青绿,耐寒性优于华南象草。

温度达到10℃时开始生长,20℃以上生长加快,生长最适温度为25~33℃,在00C以上能正常越冬,低于-4℃时,则易死亡。

台湾甜象草与新型皇竹草同是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热带草本牧草,株高与新型皇竹草相当,茎粗稍细,茎节较新型皇竹草长3~4厘米。

叶片较新型皇竹草窄约1厘米,短约20厘米。

叶面和叶背的茸毛都很少,对气温、水量条件的要求和新型皇竹草相似。

开花的等积温值比新型皇竹草低,在广西北部种植在11月中旬开花。

两个牧草的综合比较:新型皇竹草的鲜叶和茎杆产量比台湾甜象草高15%,两个品种的营养成分相近似,由于台湾甜象草茸毛较少,茎杆含糖量稍高,饲喂鲜草的适口性比新型皇竹草要好。

新型皇竹草株形紧凑,同一植株的茎杆直立向上,节结较平,叶片呈嫩绿色,宽厚易下垂。

台湾甜象草株型松散,同一植株的茎杆分散向上,茎杆较多弯曲,结节较大,叶片呈深绿色,较新型皇竹草的叶短、窄,直立向上很少下垂。

总之,两个牧草品种各有特色,两个品种搭配种植,各种一半,能更好地满足生产需要。

二新型皇竹草与台湾甜象草的栽培要点这两个牧草品种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每亩用种茎1000~1200节,种植土壤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更能高产稳产。

一般条状种植,沟深0.10~0.15 m,行距0.60~O.80 m,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2吨。

株高0.80~41.00 m时即可刈割,留茬高约5厘米,一般每隔25~45 天刈割一次,全年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可割5~10次。

新型草产量特别高,每年可产鲜草一般在20吨以上,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可达25吨,各阶段粗蛋白质平均达18%。

茎秆多含糖分,脆甜多汁,是牛、羊、猪、鸡、鹅、驼鸟及兔的理想青饲料,也可用来养鱼。

目前已推广种到全国各省市种植,除刈割用作青饲料外,还用于退耕还林还草和优质纸张林。

1.引进种茎引种育苗要选择建有大型选种基地的单位引进优质种茎,发芽率及草的长势产量才能有保证。

全州科益畜牧种养场拥有国内最大的新型皇竹草、台湾甜象草专业选种育种基地,年产茎杆600多吨,每年向全国及东南亚地区销售优质种茎150万节以上。

为这两个牧草品种的种植推广面积最大的选种单位。

除5~7月高温季节外,可向全国各地邮寄或火车托运供应种茎。

2.种茎育苗种茎育苗按季节分为春秋季育苗和夏季育苗。

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即可开始育苗,种茎芽胚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3摄氏度,在这个温度区间育苗其生长萌发速度快,出苗率较高。

(1)春季育苗流程:铺设育苗床——排列种茎——覆盖细沙土、干草——淋水——覆盖保温小拱棚——出苗前湿度温度管理——出苗后湿度温度管理——移栽前催肥——移栽。

铺设育苗床:选择平整干爽下雨无积水的地块,建床面积根据种茎数量除以100~120节/平方米铺设。

将地梨耙一遍,便于吸水,粘性重的土壤在土中加入40%细沙拌匀,以降低土壤的粘性,减少移栽起苗时根须的断损率。

有条件的可加入一些腐熟有机肥(牛粪、羊粪、猪粪、鸡粪等),有机肥一定要堆沤发酵好了的,以免烧坏种茎胚芽,每平方米用量3公斤左右。

整成宽一米的垄,面上5的泥沙用锄头整平,长度可根据种茎数量和地块长度设定。

排列种茎:整条的种茎长度达2米以上,邮寄或托运包装时需切成3~4节一段,长约30~40厘米的茎段。

这样的茎段不要再分切,以免增加伤口损失种茎内的养份。

种茎按3厘米的间距并列横放在育苗床面上,种茎的端头不要露出垄边。

覆盖细沙土、干草:在排列好的种茎上撒一层细沙土,厚度以填平种茎间的空隙即可,用来吸水保湿,太厚会影响地温减缓出苗时间降低出苗率。

之后再撒一层厚2厘米左右的干草,以防淋水时冲散沙土,又可防止太阳直接爆晒床面造成泥土干燥板结。

淋水:覆盖好沙土和干草后,要用水淋湿透,让种茎在一个湿润的环境里,结节处的芽胚和根胚才会萌发生长。

覆盖小拱棚:春季育苗由于受天气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气温条件,需在育苗床上加盖60厘米高的半圆形小拱棚,棚架用竹片制做,竹片长2米宽3厘米,两头削尖,沿育苗床垄边线插入泥土里,每1米间距插一片即可。

用幅宽2米的农用塑料膜盖在拱架上,先将两边拉紧,用泥土压实,再将两头压实即可。

出苗前湿度温度管理:在种茎上的芽胚萌发出苗前,要根据天气情况每隔3~5天检查育苗床内泥土的湿度,泥土表面不能干燥,也不要一次淋太多的水造成积水浸泡,保持泥沙用手捏有点湿即可。

如果天气阴冷,塑料膜封盖严实不要打开以使棚内气温保持相对高些。

如果出现太阳较强烈的天气,要打开棚拱两头的塑料膜通风,以防棚内出现40度以上的高温对种茎芽胚发育不利。

6出苗后湿度温度管理:由于春季气温较低,芽胚生长萌动较慢,一般要20~35天才能陆续出苗,刚出来的嫩苗比较娇嫩,太阳强烈的天气里中午一定要注意开棚通风,防止棚内高温烫伤嫩苗。

注意洒水保湿。

移栽前催肥:在大部分嫩苗的高度长到30厘米高,叶片达6片以上后,可按每平方米20克尿素、10克氯化钾的用量施壮苗肥,施肥与淋水结合,将称量好的肥料溶入水时淋施。

移载:在施过壮苗肥一个星期后,种苗吸足养份生长壮实,这时即可起苗移栽。

(2)夏季育苗流程:铺设育苗床——排列种茎——覆盖干草——加盖遮阳网——淋水保湿——催肥壮苗——移栽。

夏季由于气温已很高,育苗较春季要简便一些。

先跟春季一样整理好育苗床,将种茎排列好直接盖些干草即可淋水,为减少阳光的爆晒,在育苗床上要用竹杆搭架盖上遮阳网我,高度1米左右。

夏天育苗成功重点要淋水保湿,晴天每天早晚用洒水壶洒水一次。

夏天10~15天嫩苗就会陆续长出。

在嫩苗长到20厘米时即可施将苗肥,施肥5天后开始移栽。

3.移栽与种植管理:土地准备:种植土壤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

在移栽前将地翻犁一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将泥土耙细整平。

移栽起苗:移栽最好选在阴天进行,可缩短移栽后的返青时间。

在施过壮苗肥后一星期后即可进行移栽,先将育苗床用水淋湿透,可减少拔起种茎时根须的断损率,起苗不能直接拔苗,先将土拨开一些,找到种茎后将种茎拔连苗带土7一起拔出,拔出种茎后用刀将种茎斩断,将连接在一条种茎上的苗分开。

为了装运方便可用草绳每50棵苗扎成一捆。

挖穴定植:按行距80厘米,株距60厘米挖定植穴,或用犁开定植沟。

穴宽20厘米、深20厘米左右。

定植:将种苗按穴分放好,种苗根部的老茎不要剥掉,连根一起埋入泥土里。

种苗蔸部用细泥土培土压实,定植时用绳索拉直线定行,种苗要沿线栽种,便于后期管理。

种苗栽种好后淋一次透水。

移栽追肥:移栽一星期后,每亩施复合肥15公斤,在距苗蔸部15公分处挖穴施肥,施肥后用泥土覆盖,再淋一次水,将肥料溶解便于根须吸收。

中耙培土施肥:待新型皇竹草苗长高到60公分左右,分蘖出3~4苗后,进行一次中垦除杂草培土,先在距蔸部15厘米处开一条深10厘米左右的施肥沟,按每亩20公斤的用量施复合肥或尿素15公斤、氯化钾5公斤,再按两行一垄进行培土,将开垄沟的泥土培盖到牧草蔸部。

灌水管理:新型皇竹草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水份,如连续10天无雨,需透水浇灌一次,将水引入垄沟,将泥土浸透即可,不能让水长时间积留。

收割期水肥管理:新型皇竹草株高1~1.2米时为最佳收割期,收割后要及时施肥,每亩施尿素12.5公斤、氯化钾2.5公斤。

在每一垄的中间开沟施肥,施肥覆土后要浇水淋透。

新型皇竹草的收割:收割方法分为刈割法和剥叶法。

根据牧草饲喂对向不同鲜草刈割的高度有所区别,饲喂兔、草鱼、鹅等要刈割嫩些,在新型皇竹草长致80厘米左右进行刈割,饲喂牛、羊等在长致1.2米8时刈割。

需要留下茎杆做种的,采用剥叶法收割鲜草,在新型皇竹草苗长致1米高后,可将下部的叶片剥掉。

收剥时手按住中片根部向下断叶片,不要将包在茎杆上的叶鞘剥除,以免损伤娇嫩的芽胚。

剥致顶部留5~6片叶即可。

种茎收割与越冬保种:科研部门对新型皇竹草的保种越冬进行了实验测定。

检测出新型皇竹草在自然和保温两种不同条件下的越冬能力,新型皇竹草种茎(蔸)在冬季-1摄氏度与-2摄氏度条件下的自然越冬保种率无显著性差异,保种能力均强,翌年进行无性繁殖即可。

新型皇竹草种茎(蔸)在冬季-2摄氏度条件下,自然越冬保种率与保温越冬保种率相比虽有所下降,但基于王草幼苗分蘖多,短期内可再次分株繁殖以及保温成本低等因素考虑,仍可让其在冬季-2摄氏度条件下自然越冬保种,可不采用保温措施保种。

新型皇竹草种茎(蔸)在冬季-4摄氏度条件下自然越冬时全部冻死,完全丧失繁殖能力,只有保温越冬才能保种,辅助人工措施保温越冬其保种率高达90%以上,给低温地区带来了希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