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店管理专业调研报告

酒店管理专业调研报告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系部:经济管理系专业名称:酒店管理______________调研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笔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___ 年_______ 月________ 日、项目研究的背景(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政策,规划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服务行业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头兵。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迅速提升、经济作用逐步增强。

2010年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旅游业三大市场(旅行社、餐饮、交通)实现了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

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 ;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 ;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 ;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 ;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酒店业作为旅游业三大市场之一,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最活跃的行业之一。

目前全球旅游业的接待规模约7亿人次,据预测,到2020年将增至15亿人次。

中国是第四大旅游经济国家,可提供7200 万个旅游服务业岗位,就业数量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30 %以上,预计未来十年,旅游量将每年增长高达10 %以上,到2017年将跃居世界第二大旅游经济大国。

中国急需有行业经验的酒店管理人员,以应对以上的增长预期就南阳市的酒店业发展来看,在农运会筹备初期,南阳没有五星级酒店,南阳城区内二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仅有14 家。

为满足农运会接待及城市发展的需要,新建了23 家高档宾馆酒店,均按高档次、高标准兴建,其中三星级9 家、四星级11 家、五星级3 家,并于农运会举办前陆续开业。

主要有南阳龙鑫国际大酒店、南阳曼福特商务酒店、中泰豪生大酒店、建业森林半岛假日酒店、富唐中州国际酒店、莲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现总接待能力达1.66 万张床位,吸纳从业人员数以万计。

在此背景下,南阳市酒店业的建设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酒店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酒店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高素质酒店服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正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酒店服务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酒店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我国人才市场上,高素质、技能型、操作型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

作为旅游资源强市,在发展大旅游的背景下,河南省政府做出了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大力、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规划,这将为酒店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前景。

同时,随着2012 年农运会在南阳市的成功举办,南阳市将举行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大。

为适应多样化的市场发展变化,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很快,涉外酒店、商务/ 会议型饭店、度假型饭店和修学基地等多种类型的高档酒店也将应运而生。

这预示着南阳市酒店数量将加速增加,酒店规模将激剧扩大。

未来酒店业的发展和繁荣,必然酒店管理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

因此,我院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可以解决我市酒店行业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实际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调研的目的、意义根据本项目要求,第一阶段基础调研的目的是明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重新审视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定位和专业内涵,确定与本专业培养方向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知名企业认证资格;了解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本专业课程建设情况;提出课程改革建议。

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奠定基础。

三、调研过程(一)调研方法在调研中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上门访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查阅文献等调研方法。

针对调研任务的要求,召开行业专家访谈会3次,上门走访企业9家,并对近100名毕业生进行了上门访谈和电话访谈。

查阅文献资料50余万字。

(二)调研内容1. 了解南阳及周边地区饭店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饭店从业人员的需求状况,明确专业定位与专业内涵。

2. 明确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适合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了解岗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行为与态度,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要求。

3. 了解饭店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饭店业对资格证书的认可度。

4. 了解相关专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课程建设情况,提出课程改革建议。

(三)资料分析与数据整理通过调查问卷、上门访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查阅文献的方法开展行业、企业、毕业生、职业院校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调研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如下:1.饭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1 )本地区饭店业基本情况据南阳市旅游局2013年度星级饭店复核通报显示,现有各类注册酒店300多家,其中共有星级饭店83家,分别为五星级3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50家、二星级23家。

同时还有一些连锁酒店和经济型酒店。

在称谓上据不完全统计达19种之多,如:星级饭店、酒店、宾馆、大厦、旅馆、旅社、经济型旅馆、招待所、培训中心、交流中心、会议中心、服务中心、度假村、公寓、山庄、会馆、俱乐部等。

称谓不同,上级主管部门不同,分管部门不同,属地管理部门不同,这反映出饭店行业所属行业管理的不统倡导细微和精致的服务,形成各自特色和品牌,能够向服务对象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各类住宿业都大力(2)本地区饭店业发展的特点第一,饭店的总量与需求量比较大。

南阳市作为四圣之乡,历来以礼仪之邦文明全国,作为文化旅游城市有以下特点:①交通发达,商贸往来繁荣,是豫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

商业、服务业发展迅速。

②文化底蕴深厚,教育发达,培养了大量酒店业人才。

基于以上特点,每年公务会议、商务洽谈、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修学旅游等,国内外宾客已超百万人次。

第二,行业协会对于不同类型酒店的监管存在一定困难。

饭店由于归属不同,产权不同,如培训中心类非市场单位也进入市场。

因此, 饭店业管理难度大。

第三,酒店业人才需求量大。

南阳市酒店业年用人量缺口达千人之多,人才需求量极大。

目前用人有三种途径:各本科院校专业毕业生、本市职教类毕业生、外地学生、社会招工。

第四,饭店对饭店从业人员的要求提高,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员工素质。

饭店业内人士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员工素质,在对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意向方面调研显示,已调研的9家企业80%同意合作办学;100%愿意接纳学生实习;65%愿意参与课程开发。

而企业对饭店员工的评价值排序依次为:高职、中职、社会招工。

2 .饭店类型及岗位设置情况(1 )饭店的类型与部门设置从行业专家座谈会与企业访谈得出结论,本地区各饭店的管理主体有国有资产管理、知名酒店集团管理,也有的隶属于酒店产权部门管理,培训中心隶属于各单位、招待所隶属于各地方政府。

在企业调研样本的选择中,各参研单位以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企业为调研对象开展调研,因此调研9家企业中,包括星级饭店、经济型酒店、度假村、培训中心、招待所等,也包括一些餐饮企业。

调研范围包括著名的酒店企业如富唐中州国际酒店、建业森林半岛假日酒店、天润梅地亚酒店、中泰豪生酒店等。

以上样本选择包括住宿单位,也包含餐饮企业,保证调研结果的合理性。

表1 调研饭店情况统计通过对家饭店的调研,我们对饭店设立的部门有了进一步了解一般饭店主要设有餐饮部、房务部、安全部(保卫部)、工程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采购部等部门。

主要提供餐饮、住宿、会议、娱乐等服务项目。

(2 )饭店各部门招收高职生的岗位以上结果显示,招收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生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餐饮部、客房部、前厅部、销售部、安全部(保卫部)。

表2 高职毕业生岗位四、调研结论:高职院校如何应对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一方面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酒店行业发展不规范、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是造成酒店业人才流失,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另一方面,酒店从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缺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也成了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原因。

事实上,我国的酒店专业职业教育本来就是随着酒店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只是如今的教育体制急需创新,校企联合办学、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已经成为共识。

(1 )结合行业需求培养人才当前酒店人才职业教育最大问题是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酒店业人才市场的供需错位。

酒店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岗位,企业用人岗位找不到合适人才,这是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据统计,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本科生的行业内就业率大约在10% —20% 左右,几年后从本行业流失至其他行业的达20% —70% 。

历史比较悠久且单一性质的旅游院校学生的行业内就业率能达60% 以上,但几年后的流失率也在20% —40% 左右。

行业人士认为这种现象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学非所用;酒店企业认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职业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行为规范不足),职业能力不够(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少,陈旧,脱离实际,缺少人本意识)。

院校则认为企业用人标准存在问题,人才培养方与需求方各执一词,难以简单判断孰是孰非。

高校应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酒店行业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适应性和创造性;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课程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为旅行社行业培养短缺人才和适用人才;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2)增强职业技能培训调查中发现,现在两类人才最为缺乏,一类是高端人才,即能够为酒店行业和酒店企业进行策划管理的高级人才、高学历人才比较缺乏,还有一类就是实际操作能力非常强的岗位技能型人才。

调查中还发现,大学期间有过相关兼职及实习经历的学生就业率很高,原因之一就是该类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初步的岗位技能。

酒店行业是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缺乏经验和悟性。

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在学习期间增强职业技能培训。

(3) 注重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目前一些学校、学生认为,学习酒店管理理论无用,只要掌握了岗位技能,至打岗位就能胜任,等工作几年经验够了就能当主管,应该讲这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倾向。

事实上,那些最终成长为酒店企业高层次的管理人员,知识积累都比较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