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能有效遏制秸秆露天焚烧,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更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安排,7月上旬,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国平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到区农机局、石港镇等地开展调研,实地察看了XX 共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秸秆还田机械和还田现场,就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与镇村干部、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展开座谈交流。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XX年,我区按照“1+Ⅹ”的模式,大力推进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工作。
全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00台,梨翻旋耕一体机150台,灭茬施肥播种一体机200台,为200o台收割机免费安装秸秆抛撒装置,大力推广水田埋茬起浆机等还田配套机具,建成60个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村,完成三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万亩、水稻秸秆机械化
还田万亩。
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区成立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
用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对本辖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负总责,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长是主要负责人,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是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在全面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同时,大力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各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加大投入,增机扩容。
近年来,区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增加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具保有量,提高了农机准备水平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今年,对新增95马力及以上大型拖拉机、75马力一95马力的中型拖拉机、50马力一75马力的小型拖拉机,区财政每台套分别奖励万元、万元和1万元;对新增的与75马力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梨翻旋耕一体机、水田平整机、打浆机和灭茬施肥播种一体机,按扣除省补资金后的80%进行奖补。
同时,区财政加大了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作业补助,对使用5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进行秸秆机械化作业还田的农户,三
麦补助so元/亩,水稻补助佃元/亩,油菜补助100元/亩。
此外,对于联合收割机牌证齐全有效并进行秸秆切碎作业的机手,每年每台定额补贴1500元。
今年全年预计各项补贴总和将达XX余万元。
.加强培训,典型引路。
秸秆还田,“三夏”主推三麦机收、机还田和水稻机插秧,“三秋”主推水稻机收、机还田和三麦机播等农机化集成技术。
为此,区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全区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推进会、麦秸秆还田现场会、油菜机收和油菜秸秆还田现场会等,对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进行示范引导。
同时,充分利用络、电视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意义、补助政策,在全区营造积极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区农机学校、镇成人校等阵地,举办秸秆还田技术培训班19期,培训机手15oo多人次。
此外,还积极动员区镇两级农机技术人员在农忙期间下到田间地头,对农机手进行现场指导培训,为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督查,强化管理。
一是各镇适时对机具在位情况进行核查,严禁所有的享受过区级财政奖补政策的农业机械擅自转让。
强化秸秆还田机械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农忙前督促操作人员进行检修调试,
确保机具状态良好。
二是加强机手的监管,促进机手严格按标准作业,倮证还田质量,指导机手合理收费,维护多方利益。
三是加强作业管理。
各镇落实专人负责监督各村的秸秆切碎抛撒及还田作业,严格实施联合收
页7 共页3 第
割机不安装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不得下田作业的强
制性措施;对于上报的还田作业面积,经区级第三方核查、准确率低于80%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凡申请享受奖励奖补政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秸秆还田机具,必须在我区进行还田作业,经核查未作业的,不得享受相关奖励奖补政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区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
少数镇、村干部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真正从思想、行动上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只停留在口头、书面上,而没有从措施上真正抓好落实,因而导致了有些适合还田的地块没能还田。
更有不少群众对秸秆的还田利用价值以及就地
焚烧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一烧了之、一扔了之。
从全区层面来看,石港镇、刘桥镇、金沙街道发展势头良好,镇级不平衡性较大。
地块等客观制约因素较多。
受田块分散、面积较小、高低不平等因素的影响,加上路、桥等配套基础我区的农机化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制衡,设施的制约,
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
田地分散施展不开,大中型机械无用武之地;路狭桥窄,机械进不来;一家一户的分散承包经营方式,不仅造成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土地流转水平高的区域,农机化的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更有利于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弱。
在我区,农机作业集中在“三夏”和“三秋”两季,作业时间较为集中,机具闲置期较长;受土地因素的制约,机库建造难度较大,许多农机只能露天堆放。
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数量和农业机械的
拥有量,造成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偏弱的状况。
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机作业的效率也相对
偏低。
拿水稻来说,全区近20万亩的水稻,今年的机械化还田面积预计达万亩,仅占三分之一。
三、建议意见
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XX年全区百项攻坚克难任务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一件大事来抓,抓出成效。
统一思想认识。
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通过鲜活页7 共页5 第
的实例大力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思想认识。
要通过深入浅出的科普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户认识到秸秆还田不仅能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还能有效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重金属,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活性,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在此基础上,确定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主体思路,逐步实现多元化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生态整治、发展现代农业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制定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其他利用方式为
辅的指导方案和激励措施,明确各级各部门秸秆综合利用的目标和责任,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实现农业绿色增产的好路子,应立足我区实际,因地制宜,统筹收、还、种等各个环节,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与“三夏”、“三秋”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督查。
加快示范推广。
设立技术研发和推广资金,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对秸秆机械化还田过程中的秸秆腐烂、土壤结构和营养变化、病虫害防治、农机农艺配套技.
术等进行试验研究。
大力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示范,将农机推广机构的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障秸秆还田技术的试验示范、宣传和推广,加强对农机手的作业技能培训,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后的播种质量。
创新运营模式。
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组织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村居、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在推进秸秆还田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要把行政村居负责人、党员干部、机手、机械、区域地块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组织服务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目标任务。
要积极探索引人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的农机作业服
务和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相关方案,在机械调配、经费及资金配套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土地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集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奠定基础。
区国土、农资开发等部门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加快中底产田的改造步伐,提高田块的平整度和格化水平,以利于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有效推进,不断提高我区的农机化水平。
页7 共页7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