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

《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适用层次专升本适应专业环境工程使用学期2008秋自学学时128 面授学时32 实验学时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废水处理工程 (第二版) 编者唐受印等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排水工程(下)第四版,课程简介《水处理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内容涉及水的各种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

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结构跨度大,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结构。

各种处理方法中应用到大量处理构筑物,需要结合大量工程实际图片才能介绍清楚,有些内容只有通过动画的形式才能更好说明。

所以本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电教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水处理工程的任务,掌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计算,控制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独立的进行一般水处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转管理工作,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习建议本课程要求学生修完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环境工程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课程后进行。

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条件的同学应该多去参观各类水处理工艺,在提高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利于加深对相关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各章节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了解废水的特性是选择废水处理方法的关键;废水处理反应器及动力学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废水来源及特性,常见废水处理指标;2、水处理方法基本分类,常见废水处理流程的基本组成;【掌握】1、水质标准的选用,工业企业中重要污染物的控制控制节点;【重点掌握】1、废水处理反应器及动力学基础,掌握几类反应器容积确定的方法,注意其区别及内在联系,三、思考与练习1、废水分类的目的是什么?2、废水的特性与处理工艺选择的关系?3、水质特性指标如何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4、废水处理关心的标准有哪些?5、废水处理方法如何分类?6、废水处理反应器类型:间歇反应器,连续搅拌反应器,推流式反应器相同点不同点?各反应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工程实践?上交作业课后习题5备注第二章预处理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调节池容量的确定,格栅设备选型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酸碱污水中和的方法选择;【掌握】1、格栅机及筛滤设备尺寸计算机设备选型【重点掌握】1、水质水量调节池容量确定,调节池位置的安排;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3备注第三章混凝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混凝机理,常用混凝剂种类及使用条件,影响混凝的因素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混凝剂投加设备;【掌握】1、提高混凝效果的关键控制影响因素;【重点掌握】1、混凝机理;2、常用混凝剂种类及使用条件,使用两种以上混凝剂时的投加顺序;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6备注第四章沉淀与气浮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沉淀理论及沉淀效率的计算,影响沉淀池沉淀效率的主要控制参数,气浮过程原理及提高气浮效果的工程措施。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沉淀类型;2、沉淀池类型,各类沉淀池设计参数,运行控制方式;3、隔油池去除目标物,气浮处理流程,气浮处理目标物【掌握】1、沉淀原理,沉淀效率计算公式两部分的含义;2、斜管沉淀池提高沉淀效率的原理所在;3气浮过程原理,常用气浮处理流程基本组成【重点掌握】1、沉淀曲线绘制及沉淀效率计算;2、Stokes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其对提高处理效率的理论指导意义;3气浮过程原理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7、12备注第五章深层过滤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普通快滤池的基本构造,影响滤池处理效果的核心部分,滤池设计关键控制参数的选择依据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过滤基本理论;2、常用各类滤池的功能及使用条件;【掌握】1、普通快滤池基本构造;2、滤池滤料级配曲线的绘制及不均匀系数的求取;3、滤池配水系统设计原则;4、滤池系统的设计要点【重点掌握】1、滤池滤料级配的选定;2、如何使实际滤池更接近理想快滤池;3反冲洗周期确定依据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6备注第六章化学氧化与还原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常用氧化剂的性质,常用氧化还原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电解法处理废水的方法;2、还原法处理废水的方法;3、氧化法的发展方向【掌握】1、氧化还原剂的选用原则;2、臭氧氧化处理法;3、氯氧化处理法;4、空气氧化处理法【重点掌握】1、臭氧性质及其使用中注意事项;2、折点加氯方法;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注第七章吸附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吸附的种类,吸附平衡及吸附等温式,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吸附工艺设计计算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吸附剂及其再生;2、吸附法的应用;【掌握】1、吸附的基本理论;2、吸附工艺及设计;3、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重点掌握】1、吸附平衡及吸附等温式;2、吸附工艺及设计计算;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5备注第八章离子交换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离子交换剂分类、组成及结构;离子交换剂的选择系数的定义及交换容量;离子交换平衡与选择性系数的关系;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的交换过程;离子交换设备计算机选型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离子交换剂分类、组成及结构;2、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的交换过程;【掌握】1、离子交换剂的选择系数的计算,根据应用交换容量选择交换容量;2、离子交换工艺设计计算;【重点掌握】1、离子交换树脂选型;2、离子交换平衡与选择性系数的计算;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6备注第九章膜分离技术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膜分离法的特点;电渗析原理及过程,电渗析器组成;反渗透原理及装置组成;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超滤和纳滤;2、液膜的组成及分类应用;【掌握】1、渗析和渗透的区别;2、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膜作用机理的异同;3反渗透装置组成【重点掌握】1、电渗析原理过程;2、反渗透原理过程;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注第十章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酶及酶反应,重点理解米门方程建立的条件及含义;微生物生长规律及微生物增长曲线的各阶段及其特点,Monod方程建立的条件,微生物生长与底物利用速度数学表达式各参数的含义;废水可生化性的概念及意义,可生化性评价的方法,B/C值的含义,重点了解耗氧速率法;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废水生化处理方法总论;2、回顾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内容;【掌握】1、米门方程建立的条件及各项参数的含义;2、微生物生长规律及微生物增长曲线的各阶段及其特点,Monod方程建立的条件,微生物生长与底物利用速度数学表达式各参数的含义;3、废水可生化性的概念及意义,可生化性评价的方法,B/C值的含义,耗氧速率法;【重点掌握】1、微生物生长规律及微生物增长曲线的各阶段及其特点,微生物生长与底物利用速度数学表达式各参数的含义;2、废水可生化性的概念及意义,可生化性评价的方法中B/C值法和耗氧速率法;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3备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二章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第十一章活性污泥法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三个主要过程:吸附、微生物代谢、凝聚及沉淀;活性污泥法最基本流程组成;衡量活性污泥性能的主要指标含义:SV、SVI、污泥浓度(MLSS、MLVSS)、生物相指示;活性污泥工艺设计运行控制参数的含义:污泥负荷、污泥龄;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的动力学描述方程及其应用;曝气传质原理,不同曝气形式对空气需要量的计算过程;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步骤;曝气池的运行方式及特点;曝气池运行管理,异常现象类型及基本控制措施1.基本原理与分类2.活性污泥法参数3.曝气原理、方法及曝气池构造4.活性污泥的运行管理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曝气池的运行方式及特点;2、曝气池运行管理,异常现象类型及基本控制措施;【掌握】1、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三个主要过程:吸附、微生物代谢、凝聚及沉淀;2、活性污泥法最基本流程组成;3、衡量活性污泥性能的主要指标含义:SV、SVI、污泥浓度(MLSS、MLVSS)、生物相指示;4、活性污泥工艺设计运行控制参数的含义:污泥负荷、污泥龄;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的动力学描述方程及其应用;5、曝气传质原理,不同曝气形式对空气需要量的计算过程;6、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步骤;【重点掌握】1、活性污泥法最基本流程组成;2、衡量活性污泥性能的主要指标含义:SV、SVI、污泥浓度(MLSS、MLVSS)、生物相指示;3、活性污泥工艺设计运行控制参数的含义:污泥负荷、污泥龄;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的动力学描述方程及其应用(劳伦斯-麦卡蒂模式);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7、8、10备注本章是生物处理法学习的重点,参照《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有关内容,便于理解课程内容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三章活性污泥法第十二章生物膜法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注意和活性污泥法的不同点;生物膜的形成及特点;生物滤池处理原理及各类型的不同点;生物转盘的构造及原理;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其他形式的生物膜法处理设备:生物流化床;2、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掌握】1、生物滤池处理原理,基本组成,常用类型;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原理;【重点掌握】1、生物滤池构造及负荷确定;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课后习题8备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四章生物膜法第十三章厌氧生化法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厌氧处理三阶段理论,各阶段产物类型及反应特点;厌氧处理法主要影响因素,BOD:N:P控制比例;厌氧处理常用工艺设备:UASB结构组成;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厌氧反应器的设计;2、厌氧设备的运行管理;【掌握】1、厌氧处理三阶段理论,各阶段产物类型及反应特点;2、厌氧处理法主要影响因素,BOD:N:P控制比例;3、厌氧处理常用工艺设备:UASB结构组成;4、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吸附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1、厌氧处理三阶段理论,各阶段产物类型及反应特点;2、厌氧处理法主要影响因素,BOD:N:P控制比例;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五章厌氧生化法第十四章生物脱氮除磷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氨化反应,氨氧化反应,亚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聚磷菌的生物特性;A/O工艺组成及单元的功能;A/A/O工艺组成及单元的功能;硝化反应过程对BOD含量进行控制的原因;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生物脱氮新理念;2、脱氮除磷工艺设计计算;【掌握】1、氨化反应,氨氧化反应,亚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2、聚磷菌的生物特性;3、A/O工艺组成及单元的功能;4、A/A/O工艺组成及单元的功能;5、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因素【重点掌握】1、氨化反应,氨氧化反应,亚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2、A/O工艺组成及单元的功能;3、A/A/O工艺组成及单元的功能;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六章生物脱氮除磷第十五章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稳定塘的种类;各类稳定塘中微生物转化污染物的过程机理;各种塘的适用条件;典型工艺流程组合;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净化机理及基本工艺组成;【掌握】1、稳定塘的种类;2、各类稳定塘中微生物转化污染物的过程机理;3、各种塘的适用条件;4、典型工艺流程组合;【重点掌握】1、稳定塘的种类;2、各类稳定塘中微生物转化污染物的过程机理;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七章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第十六章污泥处理与处置学时要求主要内容一、核心知识点污泥的来源及特性;污泥浓缩;污泥稳定;污泥脱水;污泥综合利用;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污泥的来源;2、污泥的综合利用;【掌握】1、污泥的来源及特性;2、污泥浓缩方法;3、污泥稳定方法;4、污泥脱水方法及设备;【重点掌握】1、污泥含水率计算;2、污泥的脱水性能;三、思考与练习课后思考题及习题上交作业无备注本章内容对应课本第十九章污泥处理与处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