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属于价值的范畴,是新增 ( )。
A.成本的组成部分 B.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
C.利润的组成部分 D.费用的组成部分2.就所有会计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累计发生额而言,( )。
A.费用等于成本 B.费用小于成本C.费用大于成本 D.费用与成本没有关系3.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 )。
A.制造费用 B.直接人工费C.折旧费用 D.直接材料费4.下列内容不属于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的是 ( )。
A.材料的买价 B.外地运杂费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采购机构经费5.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中不包括 (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 D.生产费用6.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地划分 ( )。
A.生产经营费用与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B.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C.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D.不同产品费用的界限7.决定商品价格,同时也影响商品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是 ( )。
A.商品的外观 B.商品的数量C.商品的成本 D.商品的生产周期8.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可以直接确定某种费用是为某项经营活动产生时,我们称这种费用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 ( )。
A.生产费用 B.直接费用C.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9.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是()。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B.生产工人的工资C.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D.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10.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可以直接确定某种费用是为了某项经营活动产生时,将这种费用称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
A.生产费用 B.直接费用C.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内容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有 ( )。
A.材料的买价 B.采购费用C.增值税进项税额 D.采购机构经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2.可以用来作为分配材料采购费用标准的有 ( )。
A.材料的买价 B.材料的重量C.材料的种类 D.材料的体积 E.以上各项均可以3.影响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因素有 ( )。
A.月初在产品成本 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C.本月已销产品成本 D.月末在产品成本E.月末在产品数量4.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包括 ( )。
A.直接费用 B.直接材料费C.直接人工费 D.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5.成本计算的主要程序包括( )。
A.确定成本计算期 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C.确定成本项目 D.归集和分配有关费用E.设置并登记有关账簿6.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下列内容应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核算的有()。
A.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B.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薪酬C.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D.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E.生产车间一般性消耗的材料费三、判断题1.产品生产成本也就是产品的制造成本。
( )2.制造业企业发生的工资费用不一定都是生产费用。
( )3.企业购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
( )4.费用和成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费用与特定的计算对象相联系,而成本则与特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
( )5.成本是计量经营耗费和确定补偿尺度的重要工具。
( )6.成本计算期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 )7.产品销售成本=生产成本+增值税销项税额。
()8.费用对象化就是该对象的成本。
()四、简答题1.简述成本计算的意义?2.简述成本的概念?成本与费用有何区别?3.简述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4.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5.如何确定成本计算期?6.如何确定成本项目?7.如何正确地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8.如何正确进行产品成本计算?五、业务题1.目的:练习材料采购成本业务的处理、材料采购成本表的编制。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购料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增值税率为17%。
200×年8月公司发生下列材料物资采购业务:(1)购入下列材料:甲材料 100千克单价26元乙材料 500千克单价12元丙材料 1000千克单价 8元款项全部通过银行支付。
(2)用现金3 200元支付上述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3)购入丙材料4 000千克,单价9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入库。
另用银行存款4 000元支付丙材料外地运杂费。
(4)赊购下列材料:甲材料 500千克单价28元乙材料 900千克单价12元(5)用银行存款1 400元支付上述甲、乙材料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6)用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400千克,单价28元,运杂费400元,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2)编制甲、乙、丙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
2.目的:练习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某公司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0×年10月公司有关材料采购业务如下:(1)公司赊购甲材料3 000千克,总价款9 600元,增值税16 320元。
该批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0元。
材料入库,结转成本及差异额。
(2)公司签发并承兑一张商业汇票,购买乙、丙材料,其中乙材料总价款35000元,丙材料总价款150 000元,增值税率17%。
(3)用银行存款40 000元支付上述乙、丙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按买价分配。
乙、丙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及差异额。
其中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70 000元,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 000元。
(4)用银行存款购入丁材料5 000千克,发票注明价款20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元。
该批材料在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0千克,经查属于定额内损耗。
丁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8元,结转丁材料的采购成本及差异额。
六、案例题案例资料:利得股份公司的张红,在出纳、材料会计等岗位上经过几年的磨练之后,又接了会计稽核工作。
在近半年的稽核工作实践中,张红由自视颇高到虚心学习,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张红在对利得公司2002年12月份的有关凭单审核中,发现如下的一些记录:(1)利得公司在新产品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款新研制的产品,该产品将在三个月以后投产,在会上收到了两项客户订单及客户预交的订货款500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银行存款 500 000应收账款 8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2)财务外新购进两台电脑,总价168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管理费用 16 800贷:银行存款 16 800(3)公司新安装一台设备,发生工人工资费用25 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生产成本 25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5 000(4)利得公司新购进生产设备一套,购进价格为350 000元,增值税为59 500元,安装费(工人工资)为12 000元,有关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在建工程 36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0贷:银行存款 409500应付职工薪酬 12000借:固定资产 362000贷:在建工程 362000张红认为,上述记录的执行人员在损益确认的观念上存在问题,在会计主管人员的支持下,张红和相关业务处理人员进行了座谈。
在座谈会上,相关人员对上述财务处理的理由陈述如下:对于业务(1),相关人员认为,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二,一是这500000元终究是由于销售产品而引起的,作为销售收入来处理并无太大的不当之处;二是这样处理有利于国家税收。
对于业务(2),相关人员认为,电脑使用率很高,同时也是高淘汰率产品,他自己在三年前购买了一台台式电脑,由于信处电压问题,买回的第二天即被击毁。
无奈之下,双重新购买了一台,但当时价格不菲的配置,今天已成原始武器,电脑的贬值非常之大,因此作为当期费用处理是可以的。
对于业务(3),相关人员认为,由于是本企业的生产工人进行的设备安装,将这些工人的工资按惯例计入生产成本无可厚非。
对于业务(4)相关人员认为,固定资产购入时确实支付了增值税,这同购入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应当抵扣是一样的。
张红在听了相关人员对上述财务处理的陈述后,根据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全面的阐述,相关人员在听了张红的论述后,心悦诚服,感到收获很大,认为张红不愧是大学毕业生,他们愉快地接受了张红的意见,并做了相应的错账纠正。
案例要求:你知道张红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吗?假如你是张红,请你指出同事们财务处理的错误之处及改正方法。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D 5.D 6.C 7.C 8.B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D 3.ABD 4.BCE 5.ABCDE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10.×四、简答题1.简述成本计算的意义?(一)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取得企业实际成本资料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取得企业实际成本资料,并据以确定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的差异,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二)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改善经营管理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反映和监督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揭露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管理。
(三)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预测和规划参考数据进行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进行下一期成本指标的预测和规划,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总之,正确地运用成本计算方法,对于不断地改进成本管理工作,争取以尽可能少的资金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2.简述成本的概念?成本与费用有何区别?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有关前两部分的资金耗费称之为费用。
费用按一定计算对象归集,即构成该对象的成本。
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供应过程中支付的材料买价和采购费用,按各种材料分别归集,即构成各该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包括材料采购成本),按各种产品进行归集,即构成各该种产品的生活成本(亦称制造成本)。
在销售过程中,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按各种已售产品进行归集,即构成各种产品的销售成本。
3.简述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成本开支范围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的不同性质,依据成本的内容和加强成本核算的要求,由国家统一制定。
所谓成本开支范围,是指哪些费用允许列入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成本的规定。
成本开支范围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支出,都应当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
就工业企业来说,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构成企业成本、费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