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虫害防治、农药知识(全)

病虫害防治、农药知识(全)

第一章植物病害分类及识别防治第二章园林树木全年病虫害预测第三章园林绿化常用农药使用方法第四章农药混配注意事项及原则第五章农药混配如何计算剂量第一章植物病害分类及识别防治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

(2)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病症: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脓状物。

病状变色:花叶,褪色,黄化,斑驳,条纹、条斑、条点,白化苗。

坏死: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叶枯,叶烧,猝倒、立枯,溃疡。

腐烂:干腐,湿腐,软腐。

萎蔫:枯萎,黄萎,青枯。

畸形:a增生型(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b增大型(根结,徒长恶苗)c减生型(矮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d变态(变形):叶片扭曲等病症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1.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

有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黑霉等颜色。

2.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

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

3.小黑点:真菌病害常见特征。

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闭囊壳、子囊壳等。

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

较大、深色、越冬结构。

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

菌脓失水干燥后变成菌痂。

常见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真菌性病害1)白粉类(白粉病)月季,黄栌,紫薇,芍药,凤仙花,丁香,杨树,扁竹蓼等白粉病防治:a、农业防治(1)选择抗病品种(2)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

(3)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

(4)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5)轮作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至3年,以减少病源。

彻底清洁苗圃,扫除枯枝落叶,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

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

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

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

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6)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

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

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b、药剂防治:(1)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

注意,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

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灭越冬菌源。

(2)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连施2至5次。

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至2次。

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至8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

内吸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

(3)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

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

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4)种植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内的花木,除了喷上述各种药剂外,还可施熏烟剂和粉尘剂。

种植前或结束后要进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匀混合,分成10堆,用烧红的煤球或木炭点燃,不能用明火燃烧,关棚一昼夜。

在熏蒸过程中要严防火灾。

花木生长期熏烟易发生药害,应慎用。

植物生长期在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

2)叶锈病类(叶锈病、秆锈病、冠锈病、条锈病)海棠,苹果,黎树,圆柏,玫瑰,菊花,蔷薇,贴梗海棠,芍药,柳树,松树,草坪等锈病防治:a选抗病品种b常用的强效药剂有浩瀚高科螯合复配制剂20%氟硅唑·咪鲜胺、嘧菌·百菌清、3)炭疽病类(炭疽病)兰花,牡丹,芍药,山茶等炭疽病防治:a加强经营管理措施,促使园林树木生长健壮。

b清除树冠下的病落叶及病枝和其他感病材料,以减少侵染来源。

c利用和培育抗病树种和品种。

d化学防治:在侵染初期,可喷70%的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1:0.4:100的波尔多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喷药次数可根据病情发展情况而定。

4)叶斑及叶枯病类(黑斑病、褐斑病等)月季,芍药,樱花,,菊花,鸡冠花,鱼尾葵,君子兰等叶斑病防治:a及时除去病组织,集中烧毁。

b轮作(温室内可换土)。

c不宜对植株喷浇。

d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

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预防方案方案一:20%硅唑·咪鲜胺20ml或41%聚砹·嘧霉胺25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方案二:41%聚砹·嘧霉胺20ml+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5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治疗方案5)叶部畸形病(缩叶病、叶肿病)桃缩叶病,杜鹃、梅花、梨树、月季、枸杞、山茶等叶肿病(也叫饼病)防治:a初现病状而在病部未形成白色粉状物时,立即摘除感病组织,集中烧毁。

不要将带病苗木引入无病区。

b发芽前喷2-5波美度石硫合剂。

c发病前,尤其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0.5-1%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

发病时喷洒65%的代森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5次。

6)灰霉病类(灰霉病主要表现为花腐、叶斑、果实腐烂)仙客来,秋海棠,天竺葵,一品红,瓜叶菊,芍药,月季,四季秋海棠等灰霉病防治:a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使用《奥力克—霉止》或41%聚砹·嘧霉胺,按800-10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使用41%聚砹·嘧霉胺按10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b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具体参考上述方案二,摘除病残体后,对设施进行熏棚,次日使用《霉止》50ml与内吸性强的化学药物复配,如40%嘧霉胺悬浮剂或碧秀丹或丙环唑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兑水15公斤,5天用药1次,复配时需用中药杀菌剂为母液。

如41%聚砹·嘧霉胺水乳剂800倍液+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7)其他真菌性病害花木煤污病有毛白杨,华山松,柳,桦,椴,大叶锥栗,茶树,油茶,柑橘,竹类,黄杨,海桐,苏铁,樟树,紫薇,牡丹,山茶,米兰,桂花,菊花等防治:a植株种植不要过密,适当修剪,温室要通风透光良好,以降低湿度,切忌环境湿闷。

b植物休眠期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

c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昆虫关系密切,喷药防治蚜虫、介壳虫等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

适期喷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

防治介壳虫还可用10-20倍松脂合剂、石油乳剂等。

d据广东试验在喷洒杀虫剂时加入紫药水10000倍液防效较好。

e对于寄生菌引起的煤污病,可喷用代森铵500-800倍,灭菌丹400倍液。

2、细菌性病害丁香细菌性疫病防治:及时清除病叶、病枝、有病球茎等病残组织;要从无病地、无病母株上采无病繁殖材料,杜绝病源;对感病地实行轮作,温室或盆栽者可更换新土;控制种植密度,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注意温室的通风,灌水应选在白天,不使晚间湿度过高,不使土壤过湿;不过多地偏施氮肥,防治枝叶徒长;有计划地隔离种植对一些斑点病也很有效;在发病初期喷施杀菌剂。

(避免在花期喷药,以防药害)3、病毒病害郁金香碎锦病,仙客来病毒病,香石竹病毒病,一串红花叶病毒,矮牵牛花叶病,烟草花叶病等防治:加强检疫,繁殖无毒苗木;将有病种苗进行热处理;消灭传毒昆虫;选育抗病品种等。

4、线虫病害菊花线虫叶枯病、珠兰叶枯线虫病防治:A加强检疫,禁止病苗、病株从病区运出;从健康无病的植株上采条作繁殖材料;及时摘除病叶、病花及病芽,集中销毁。

b对被线虫污染的温室土壤、花盆土壤进行消毒,用氯化苦、安百亩、福尔马林等效果较好。

5、藻类病害(藻斑病)山茶、白兰花、玉兰花、桂花、柑橘等南方花木上常见防治:花木要栽植在地势开阔、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上;及时修剪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生长季节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48%~53~碱式硫酸铜的0.25%的溶液均有效,树干上涂抹也有效。

叶片上喷洒2%尿素或2%氯化钾,之后再喷0.25%铜素制剂,防治效果高达95%以上。

6、植原体病害泡桐丛枝病,枣疯病,月季绿瓣病,翠菊黄化病等防治:加强检疫,防止病苗、病株从病区运出。

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及造成的病害有:1.缺素症;2. 土壤水分失调;3. 温度不适宜;4. 有毒物质污染;5. 药害(中毒)。

第二章园林树木全年病虫害预测病虫害预测一月份1、一月份气候特点:天气干旱寒冷、少雨或无雨,多雾。

暖冬有利于病虫越冬和繁殖。

2、本月病虫害发生情况:本月受害品种主要为细叶榕蓟马、黄榕吊丝虫、蚧壳虫、大红花、白兰蚜虫、蚧壳虫。

大叶紫薇蛀心虫。

柳树溃疡病。

3、一月份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主要有蚜虫、蓟马、蚧壳虫、蛀心虫、白粉病、褐斑病等,防治方法可用氧化乐果加敌敌畏加托布津800倍液喷施。

蛀心虫可用氧化乐果加水5至10倍注入毒杀,并剪除受害枝条至安全地方烧毁。

4、栽培管理要点:冬季修剪:全面展开对落叶树木的整形修剪作业;大小乔木上的枯枝、伤残枝、病虫枝进行修剪。

本月以淋水保湿、松土清园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