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2)
一、选择题
1.()具有强度高、构件断面小、自重轻、延性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A.钢筋混凝土结构B.钢结构
C.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D.砌体结构
2.()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大、强度高、整体性好,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抗震性能较强。
其局限性在于平面布置不灵活,自重也比较大。
目前我国10∼30层的高层住宅大多采用这种结构体系。
A.框架结构体系B.剪力墙结构体系
C.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D.筒体结构体系
3.剪力墙结构不适用于()建筑。
A.高层住宅B.高层旅馆
C.高层公寓D.高层大空间工业厂房
4.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产生的内力越来越大,会直接影响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成为控制荷载。
A.结构自重和楼(屋)盖上的均布荷载B.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C.结构自重和地震作用D.结构自重和风荷载
5.我国颁布的建筑抗震规范(GBH11-89)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A.三水准两阶段B.三水准三阶段
C.两水准三阶段D.单水准单阶段
6.结构计算中如采用刚性楼盖假定,相应地在设计中不应采用()。
A.装配式楼板B.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C.装配整体式楼板D.楼板局部加厚、设置边梁、加大楼板配筋等措施
7.高层多跨框架在水平集中力作用下的弯矩图()。
A.各杆均为直线B.柱为直线,梁为曲线
C.柱为曲线,梁为直线D.各杆均为曲线
8.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总侧移,可近似地看作( )。
A .梁柱弯曲变形
B .柱的轴向变形
C .梁柱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的叠加
9.剪力墙设计时应首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种类型,当满足( )时,按小开口整体墙计算。
I .10≥α
II .ξ≤J J n /
III .洞口面积与剪力墙立面总面积之比不大于0.15 IV .洞口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的长边尺寸 A .I+II B .I C .II
D .III+IV
10.无洞口的剪力墙或剪力墙上开有一定数量的洞口,但洞口的面积不超过墙体面积的( ),且洞口至墙边的净距及洞口之间的净距大于洞孔长边尺寸时,可以忽略洞口对墙体的影响,这种墙体称为整体剪力墙
A .5%
B .10%
C . 15%
D .25%
11.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的变形曲线称为弯剪型曲线。
A .框架
B .剪力墙
C .框架——剪力墙
D .筒体
1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分布的特点之一是,框架剪力与剪力墙剪力的分配比例随截面所在位置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其中( )。
A . 剪力墙在下部受力较大,而框架在上部受力较大
B . 剪力墙在下部受力较大,而框架在中部受力较大
C . 剪力墙在下部受力较小,而框架在中部受力较大
D . 剪力墙在下部受力较小,而框架在上部受力较大
13.框架中允许梁端出现塑性铰,对于现浇框架,支座弯矩的调幅系数采用( )。
A . 0.6—0.7
B . 0.7—0.8
C . 0.8—0.9
14.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三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 )。
A . 1.10倍
B . 1.15倍
C . 1.20倍
D . 1.40倍
15.剪力墙墙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时,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A .b ξξ>
B .b ξξ<
C .b ξξ≥
D .b ξξ≤
二、判断题
1.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做成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室、餐厅、车间、营业室、教室等。
( )
2.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变形曲线一般呈弯剪型。
( ) 3.“三水准,二阶段”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不修,大震不倒。
( )
4.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震中的强烈程度。
( ) 5.目前国内设计规范,仍沿用弹性方法计算结构内力,按弹塑性极限状态进行截面设计。
( ) 6.实际上,建筑物主要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构件的变形能力,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防止建筑物倒塌。
( ) 7.分层法中,除底层柱外,各柱的刚度均应乘以折减系数0.9,弯矩传递系数为1/3。
( )
8.在反弯点法中,在同一楼层内,各柱按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楼层剪力。
( ) 9.D 值法相对于反弯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修正:修正同一楼层各柱剪力的分配和调整反弯点高度。
( ) 10.下图所示的框架支座形式,可分别简化为铰支座和固定支座。
( )
11.反弯点处的剪力为零,弯矩不为零。
( ) 12.整体剪力墙就是剪力墙上没有洞口的剪力墙。
( ) 13.在框架结构中,层剪力按各柱的抗侧刚度在各柱间分配;在剪力墙结构中,层剪力按各片墙的等效抗弯刚度在各片墙间分配。
( )
14.框架—剪力墙所以能协同工作是由于楼屋盖自身平面刚度很大,因而协调变形。
( ) 15.框架横梁在采用塑性调幅法时,支座弯矩降低后,必须相应加大梁跨中弯矩。
( ) 三、简答题
1.地震作用与一般静载荷有何不同? 答:
2.平面结构的空间协同计算分哪两步进行? 答:
3.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哪几种?剪力墙的受力特性与变形状态主要取决于什么?
答:
4.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分为哪两步? 答:
5.为什么“规范规定,在框架梁端、柱端塑性铰区,箍筋必须加密”? 答: 四、计算题
1.已知: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如图2.1a ),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 1=G 2=1200kN (图4.1b ),H 1=4m ,H 2=8m 。
自振周期s T 028.1=;s T 393.02=。
主振型,618.1,000.12111==x x 618.0,000.12212-==x x 。
相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1T 的地震影响系数:033.01=α;第一振型参与系数724.01=γ。
相应于第二振型自振周期2T 的地震影响系数08.02=α,第二振型参与系数276.02=γ。
第一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用公式i i i G x F 1111γα=; 第二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采用公式i i i G x F 2222γα=。
求: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确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多遇水平地震作用j i F 。
(10分)
图4.1
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B 5.A 6.A 7.A 8.C 9.A 10.C 11.C 12.B
13.C
14.A
15.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简答题
1.地震作用与一般静载荷有何不同?
答:地震作用与一般静载荷不同,它不仅取决于地震烈度大小,而且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结构的自振周期、阻尼)有密切关系,而一般静荷载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无关,可以独立地确定。
例如,屋面的雪载只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楼面的使用荷载只取决于房间的用途等等。
2.平面结构的空间协同计算分哪两步进行? 答:平面结构的空间协同计算分两步进行:
(1)按位移协调条件,将水平力(风力或地震作用)分配到各片壁式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得到每片壁式框架的各层作用的水平力;
(2)逐片壁式框架进行单片平面框架分析,计算杆件内力。
3.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哪几种?剪力墙的受力特性与变形状态主要取决于什么?
答: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主要可分为整体剪力墙、小开口整体剪力墙、双肢墙(多肢墙)和壁式框架等几种类型。
剪力墙的受力特性与变形状态主要取决于剪力墙上的开洞情况。
4.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分为哪两步?
答: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分两步:首先求出水平力在各榀框架和剪力墙之间的分配;然后再分别计算各榀框架或剪力墙的内力。
5.为什么“规范规定,在框架梁端、柱端塑性铰区,箍筋必须加密”?
答:在塑性铰区配置足够的箍筋,可约束核心混凝土,显著提高塑性铰区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提高抗压强度,防止斜裂缝的开展,从而可充分发挥塑性铰的变形和耗能能力,提高梁、柱的延性;而且钢箍作为纵向钢筋的侧向支承,阻止纵筋压屈,使纵筋充分发挥抗压强度。
所以规范规定,在框架梁端、柱端塑性铰区,箍筋必须加密。
四、计算题
1. 解:
相应于第一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
kN F 67.281200000.1724.0033.011=⨯⨯⨯= kN F 39.461200618.1724.0033.021=⨯⨯⨯=
相应于第二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
kN F 97.251200000.1276.008.012=⨯⨯⨯= kN F 05.161200)618.0(276.00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