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基础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逸兴遄飞遄:迅速。

B.今兹捧袂袂:衣袖。

C.鹤汀凫渚凫:游水。

D.访风景于崇阿崇阿:高大的山陵。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②精益求精B•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C•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既克,公问其故D .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吾妻之美我者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俊采星驰B.星分翼轸C.目吴会于云间D •屈贾谊于长沙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逢迎B.俨骖于上路C.孟学士之词宗D •时运不齐5.找出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6.写诗立意要有切入点,你认为这首诗的切入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切入点来描写风的?7.宋朝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请你分析此诗的“余味”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

六岁善辞章。

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

未及冠,授朝散郎。

沛王召署府修撰。

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

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觐,途过南昌。

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

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

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

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七。

勃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然不甚精思。

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

尝言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方,勃尽得其术。

又以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僚吏疾之。

有集三十卷及《舟中纂序》五卷,今行于世。

( 《唐才子传?王勃》)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岁善辞章善:擅长。

B.勃往省觐省:探望、问候。

C.勃至入谒谒:拜见。

D.僚吏疾之疾:妒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王通之诸孙也②慨然思诸葛之功B•①刘祥道表其材②勃尽得其术C•①以夸盛事②又以虢州多药草D•①心织而衣②顷刻而就10.与“事觉当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客有吹洞箫者.童子何知C.怀帝阍而不见D•俨骖于上路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②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

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

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③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

②荫(y i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

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

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达:显达。

B.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放:纵情。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掇:选取。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乃入见,问:“何以战?”D.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说明梅圣俞“穷”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②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③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④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⑤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⑥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A.①③④ B .②④⑥C.②⑤⑥ D .①③⑤1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不是写诗造成诗人困窘,而是陷入困境的人往往更能把诗写好。

B.“穷而后工”这一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说明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这与韩愈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异曲同工。

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认为二百年之后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杰作。

梅圣俞诗歌之工可从此话中体味出来。

D.全文并不是主要论述梅圣俞的诗歌艺术,而是借了诗序表达了对梅圣俞未能脱穷得达“得施于世”的命运的悲叹。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2)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1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①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②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

③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

④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⑤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

⑥游人的思绪如倔强的秋风,执著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

18.江西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经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比当年风景如何下联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能力提升1.C 解析:C 项“凫”应解释为“野鸭” 。

2.A解析:A项,两个“益”都是“更加”的意思。

B项前者当“属于,是”讲;后者通“嘱”,嘱咐。

C项前者当“旧”讲;后者当“原因”讲。

D项前者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俊杰;后者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B解析:A项,“星”是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C项,“目”是名词作动词,看,望;D项,“屈”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4.D解析:A 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B项,“上路”古义为高高的路;今义为动身走上旅程。

C 项,“学士”古义为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5.B解析:B项与例句均是动宾结构。

A项与C项均是由两个主谓式短语构成的;D项是并列结构。

6.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切入点在“有情”二字。

开篇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结尾复由“有情” 赞其“为君起松声” 。

作者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善解人意”。

解析:本题实际是问运用什么方法来写风的形象的,风本是无情的,但因为在作者的眼中“有情”,所以风便有了人情味,“加我林壑清” 。

7.参考答案: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

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在这首诗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

这就是此诗的“余味” 。

解析:这道题具有探究性,答案仅供参考,不是唯一的。

余味的体会,因人而异,但要结合本诗谈,要言之有理。

风的意象含义,可以允许多元解读,既可以理解为高尚品格的勤奋精神,也可以理解成使人冷静清醒的谆谆教导。

8. D 解析:疾:厌恶。

9. A 解析:A项为结构助词,的。

B项①代词,他的,即王勃的;②代词,他的,即曹元的。

C项①连词,来;②连词,因为。

D项①连词,来;②连词,表修饰,不译。

10.C解析:本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11.先磨好几升墨,然后痛快饮酒,躺下拉过被子蒙面大睡,醒来后,提笔就写成,一个字也不需改动,人们称之为“腹稿” 。

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的孙儿。

王勃六岁时就擅长辞章。

麟德初年,刘祥道上表称赞他的才干,以高名次对策及第。

还没到二十岁,就授为朝散郎。

沛王又把他招入府中做修撰。

当时诸王斗鸡,王勃开玩笑写了篇檄文给英王的鸡。

高宗知道了很生气,将他赶出沛王府。

王勃罢官以后,客居剑南,登山望远,很感慨地想起诸葛亮的功业,写诗表达情思。

又曾经隐藏了一个犯了死罪的官奴,怕事情败露,就把这个官奴杀了。

事情被发觉该处死,正赶上大赦就只除名。

父亲王福畤因为受牵连被贬为交趾县令。

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

当时都督阎公新修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准备让他的女婿写篇记,来夸耀这一盛事。

王勃到此拜见阎公,阎公知道他的才华,就请他来作记。

王勃欣然对客提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还不加修改,满座宾客大为惊奇。

酒酣辞别,阎公赠送他一百匹缣,他就扬帆离去。

到了炎方,船没入大海,王勃被淹死,当时是二十七岁。

王勃诗文华丽,请他作文的人很多,家里堆满了帛。

靠心织来穿衣,靠笔耕来饮食,但也不用苦心思索。

先磨好几升墨,然后痛快饮酒,躺下拉过被子蒙面大睡,醒来后,提笔就写成,一个字也不需改动,人们称之为“腹稿” 。

相关主题